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0:53:22
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长毛象.原始动物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可是,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等地,

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
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

冰河时代有什么形形色色的动物?
长毛象 .原始动物 长毛象是一种在石器时代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动物,现在已经绝种了.可是,古生物学家却在西伯利亚等地,仍能发掘到保存得很完整的长毛象尸体. 长毛象的形状和现代象差不多,但是体重,据古籍记载相等于现代的一条蓝鲸.头盖骨比较尖.长毛象最与众不同的,也就是与现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浑身长满了毛,毛的长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颈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较小,一层黄棕色的蓬乱长毛夹杂着黑色的长毛,遮住了长毛象的整个身体,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状也很奇特,呈螺旋形向内卷,两牙的尖端相对. 长毛象是象类中唯一能在北极气候下生存的,这全要仰仗它的一身长毛了.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生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冰河时期,英法和北美洲等到地区有长毛象,但英法地区气候转暖后,长毛象也随着消退的冰向北迁徙.这些地区的长毛象高可达4米,身体也异常重,所以会陷入冰冷的泥泞地里,泥土冻结时,象也就被冻在其中了. 地球在150万年前左右曾出现过几次冰河期.所谓冰河时期是地球上的气温急速下降,在地表高纬度的广大围,全年都被冰层所覆盖着. 若要举冰河时代而生存的动物为代表,可以以长毛象为例.长毛象是在冲积世中期,大约37万年出现,但在1万年前就绝种的动物. 全身长着褐色的长毛,且有着大而弯曲的牙齿.它的长毛和肥厚的皮下脂肪能保护身体,御防酷寒,而长大的牙能帮它挖起被冰雪所覆盖的草. 长毛象的化石在欧洲、西伯利亚、北美和北海道发现.从西伯利亚的永久的冻土层中发掘出骨、皮、肉、毛、完全保存着冷冻前形状的化石. 像这样冷冻的长毛象,被发现有2.5万头之多还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长毛象的骨骸至少在十五世纪就为欧洲所知,但数百年间,它们一直被视为是巨人的骨骸.在这些早期阶段,我们对于这些绝种大象的知识就开始形成.我们拥有许多保存良好的骨骸,而西伯利亚北部与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层经常可以找到结冻的尸体,它们在「大自然的冰箱」中已保存了数万年之久. 2.剑齿虎 在距今3500万年前的渐新世出现了古剑齿虎,后来的剑齿虎一直生活到距今100万年前的更新世.它是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 生活在距今300 万~1.5 万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时期, 与进化中的人类祖先共同渡过了近300 万年的时间.剑齿虎的体形大约与现代虎差不多,但是它的上犬齿却比起现代虎的犬齿大得多,甚至比野猪雄兽的獠牙还要大,如同两柄倒插的短剑一般.食肉类动物的犬齿作为捕食猎物的一种杀伤武器,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上下犬齿平均发展,在攻击时能够上下相合,就可以咬死猎物.但是剑齿虎的上犬齿演化得如此巨大,而下犬齿又相对退化,根本不成比例,所以可能是专门用来对付象类等大型的厚皮食草类动物的.如此特殊而长大的犬齿,只需一对就可戮入猎物身体的深处,并且可以尽量地扩大伤口,造成猎物的大量出血而死亡.与此相适应,剑齿虎的头骨和头部的某些肌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以便口可以张得更大,使下颌与头骨能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这对剑齿的作用.但是,这种极端特化的发展,显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大大缩小对环境和猎物的适应面,随着更新世时期各种大型厚皮食草动物的绝灭,使得不善于快速奔跑的剑齿虎也逐渐无所用其长,竞争不过那些比较灵活的并且全面发展的一般食肉类动物,也随着它的猎物走向了灭绝.代之而兴的就是后来出现的现代虎以及其他大型食肉类动物. 剑齿虎的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种(Thylacosmilus atrox)肩高约1.5米,体重相当于4个成年男子,相当于狮子的两倍,虽不够高大,但它们却拥有壮实的身体,尤其是前肢.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是头部——两颗长达18厘米的剑齿深深埋入上颌,几乎与头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下颌则向下伸出了巨大的护叶.这样的护叶虽有利于保护突出的剑齿,但同时也增加了骨折、感染的危险,而且还造成头部变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动的灵活性. 3 树懒 树懒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树懒Bradypus和二趾树懒Choloepus两个属,每属因分类体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数种,共5种.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三趾树懒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懒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懒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种最多的,而二趾树懒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由于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懒科只保留三趾树懒,而二趾树懒则和已经灭绝的大懒兽类的大地懒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懒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懒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懒总科,而大地懒科与大懒兽科组成另一个大懒兽科总科. 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树懒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头骨短而高,鼻吻显著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懒为6~7个,三趾树懒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懒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