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寓言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2:02:29
简单的寓言故事
简单的寓言故事
简单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 求千里马 · 曾子杀猪 · 棘刺刻猴
· 黔驴技穷 · 按图索骥 · 南辕北辙
· 兰子献技 · 夫妻妒影 · 郑人买履
· 好谀亡国
求千里马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官东奔西走,用了3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得到的.我花了3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金买下死马的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如果这一消息传扬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
这则寓言通过价值500金的马头使国君众望所归,招至卖马人纷至沓来的故事,说明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
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以善于相马出名的人物,著有《相马经》.
《相马经》上记载:良马的样子是高额映日、四蹄圆实.他的儿子就手拿《相马经》,出去寻找良马.
他儿子一出门,看见了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良马,和《相马经》上说的大体相同,只是蹄子不圆实.”
伯乐了解儿子很蠢笨,只得转怒为笑说:“你找的这匹马喜欢跳,只是不能架车.”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http://www.huaxia.com/wh/jdgs/yygs.html
痛苦的价值
一只蝉虫儿正痛苦地躬着背颤动着,极力要突破蝉壳。一个小孩见此情景,便生出恻隐之心,帮助蝉儿扒下蝉壳。
蝉儿很是感激小孩的帮助,以为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可是,它不知道因此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小孩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他不知道因此而毁掉了蝉儿飞翔的梦想。<...
全部展开
痛苦的价值
一只蝉虫儿正痛苦地躬着背颤动着,极力要突破蝉壳。一个小孩见此情景,便生出恻隐之心,帮助蝉儿扒下蝉壳。
蝉儿很是感激小孩的帮助,以为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可是,它不知道因此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小孩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他不知道因此而毁掉了蝉儿飞翔的梦想。
原来,在成长的过程中,痛苦是必须经历的,绕过了痛苦,也就绕过了成功。
收起
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
全部展开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