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4:11:10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德国法西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集团挑起的.制造这场人类巨大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德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鬼子哪个更野蛮
德国法西斯
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集团挑起的.制造这场人类巨大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德国法西斯,是希特勒.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能够挑起这场战争呢?这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原因.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简略分析.

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膨胀是德国
法西斯发动战争的基础

希特勒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组国民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建立战争经济体系,为进行侵略战争建立经济基础.希特勒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中主要是投资军事工业以及与此有关的工业部门.这使军事工业恶性膨胀,而人民日常所需要的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大为缩减.1933—1939年的六年半备战时期,纳粹德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了2.倍,军工生产增加了11.5倍,而消费资料的生产只增加43%.这一期间,德国的总支出为1,502亿马克,其中工业投资为164亿马克,军事支出为900多亿马克.
由于希特勒政府把国民经济转上军事化轨道,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美、英、法等国.在1937—1938年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经济危机到来时,美英法的工业生产都下降了,德国的工业生产仍然在上升.1933—1938年德国与美英法三国的工业增长幅度如下:


1937年,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德国工业产值占13.4%,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把英法抛在后面.
到战争全面爆发时,德国许多最重要的合成产品的生产,如氮、燃料、橡胶和人造纤维等,都遥遥领先,居世界第一位.
1936年希特勒要求德国经济必须在四年内达到能够应付战争需要的水平.为此,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战争经济动员和组织军工生产.纳粹德国发展军事工业除政府投资外,还鼓励垄断资本家私人投资.军火大王克虏伯1935年的全部投资还不到900万马克,1937年6月以后,投入建设最大的坦克工厂的资金达11,690万马克,投入建设合成汽油工厂的资金为2,300万马克,投入建设第二大坦克工厂的资金为14,100万马克.
由于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军事工业,军工生产增长迅速.德国在1933年生产飞机368架,几乎增长了22倍.汽车和坦克的生产,也增长迅速.至1939年6月1日,纳粹德国(包括占领的奥地利在内)已拥有汽车200万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约拥有坦克3,000辆.1939年,德国的军火产量已是美、英两国总和的两倍以上.军用产品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也成倍、甚至几倍地增长,1936年为8%,1939年增长到23%.1936年和1939年几个重要工业部门中军用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如下:
军用产品生产迅速增长,是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必然的结果,也是纳粹德国战备经济的重要特点.

希特勒不仅加紧生产军火武器,而且大力扩充军事人员.通过各种军事性组织和各种文化体育运动组织,训练后备兵员.到1935年,就已训练后备人员700万人.军队的技术装备有了重大改进,到1938年陆军已实现机械化,改进了火炮、坦克、高射炮和战斗飞机.从整个实力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前夕,纳粹德国的陆军和空军,比任何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强大;海军虽弱于英、法,但它的同盟国日本和意大利拥有强大的海上威力.因此,希特勒认为德国的军事力量能够在欧洲建立霸权.
纳粹德国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后,希特勒便公开提出重新分割殖民地的问题.1937年1月30日希特勒在议会声称,从此德国已不再承担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加在它身上的责任,单方面废除凡尔赛条约,并公开宣布“我们的国家被迫重新提出殖民地要求”.同年9月7日,希特勒在纳粹党的代表大会上再次露骨地说,“没有殖民地的补充,德国的生存空间过于小了.”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对他的将军们说,德国的“经济问题必须解决,不抢劫别的国家,不掠夺外国的财产,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与此同时,纳粹德国对英国在欧洲、中近东和非洲等地的传统势力范围加强了经济扩张和政治渗透,为其武力夺取开辟道路.德国法西斯加强干预南欧和巴尔干半岛国家,企图破坏英法在这里组成的联盟体系.1934—1938年间,德国同这个地区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匈牙利、希腊、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六国的贸易额迅速增加.1934年德国对这六国的贸易总额仅为53,700万马克,1938年猛增至165,600万马克,增长了两倍多.在这期间,为了加强经济渗透,德国增加了对埃及、伊朗等国的贸易.大战开始时,德国在埃及的对外贸易中占据第二位,在伊朗的对外贸易中跃居第一位,极力排挤英国在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势力.
伴随经济渗透而来的是政治潜入.希特勒在这些国家培植法西斯势力,寻找政治上的代理人.1939年纳粹德国同意大利法西斯在埃及建立了一个约有15,000人的宗教民族党,作为它向埃及扩张的政治支柱.德国的军事和技术顾问控制了伊朗的50多个官方机构.在阿富汗,德国法西斯军官领导这个国家的总参谋部,对阿富汗军队的指挥人员进行训练,并于1938年向阿富汗政府提供800万马克资金用以购买德国的武器和弹药.
上述事实表明,德国势力渗透到这些国家,排挤英法势力,激化了它们之间的矛盾.“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市场上的竞争,不是商业战争和倾销政策了.这些斗争手段早已认为是不够的了.现在的问题是要用军事行动不重新分割世界、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德国法西斯的内外政策不可避免地造成战争

希特勒执政后,在对外进行扩张的同时,对内实行血腥镇压,废除资产阶级民主,建立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希特勒的恐怖统治,首先把矛头指向工人阶级和其他民主力量,把消灭德国共产党作为主要目标.希特勒采取许多措施禁止共产党活动,搜查共产党中央办公大楼,查封共产党的宣传机关并没收其财产.10多万共产党员被投入监狱和集中营.战争爆发前,国内设有集中营28所,有85,000人被监禁.
希特勒对犹太人特别仇视,利用政府力量大规模地进行排犹活动.在其执政六年中,德国境内51%的犹太人被驱逐出境.犹太人的财产被掠夺,仅1938年11月一次,被掠夺的犹太居民的财产就达10亿金马克.此外,据统计,被德国军事康采恩侵吞的犹太人财产价值约为50亿金马克.1938年11月9日到10日夜间,纳粹分子制造了一起残酷迫害犹太人的事件,史称“帝国玻璃粉末之夜”.与此同时,希特勒先后公布了党和国家统一法(1933年12月1日)、国家新体制法(1934年l月3日)、国家元首法(1934年8月2日)等法令,一方面鼓吹“领袖原则”,独揽党、政、军一切大权;另方面,把对法西斯怀有任何反抗情绪的人从国家机关中清洗出去,而起用清一色的纳粹分子.尤其是秘密警察(盖世太保),专事密探、监视和暗杀活动,丧心病狂地对劳动人民实行血腥恐怖.希特勒这样作的目的,是为发动侵略战争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正如斯大林所说:“要准备新战争……还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去镇压帝国主义中心的群众.不巩固帝国主义的后方,帝国主义就不能作战.不镇压工人,就不能巩固帝国主义的后方.法西斯主义也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在经济方面,纳粹政权为了为战争建立巩固的经济基础,大力加强垄断资本的权力.这首先表现在法西斯政府于1934年1月20日颁布的《国民劳动秩序法》上.该法规定,工人的工资、工作时间和劳动力的解雇等均属企业主的非常权限.资本家根据这项法律强化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把劳动时间延长到10—12小时,使一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军事工厂提高25%.但是,工人的工资却下降了,1929—1935年间减少25%.
其次,为了使大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1933年7月15日成立了由12个垄断巨头和5个纳粹头目组成的“德国经济总委员会”,负责指导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经济法令,决定企业人员的安置,掌管原料的分配和财政预算等等.三是政府还强制实行卡特尔化,使一些小企业被大企业吞并.1933年7月颁布卡特尔条例后,卡特尔的数目由1925年的2,000个增加到1936年的2,500个.在卡特尔化过程中,许多局外的中小企业被大企业吞并.如烟草工业卡特尔化时,与纳粹分子有联系的“莱门色玛”康采恩,吞并了100个小企业,把香烟生产的70%集中在自己手中.那些大垄断企业利用国家政权的保护,乘机盗窃和抢劫他人财产,公开掠夺劳动者.因此,他们牟取的超额利润大大增加.以克虏伯康采恩为例,该集团1933年的利润为11,800万马克,到1939年即增加到39,500万马克.
值得指出的是,克虏伯康采恩的利润主要来自政府的军事订货,这从下表便可略见一斑.

单位:马克
在希特勒夺取政权前夕,克虏伯的年利润仅几百万马克,后来由于军事订货,到战争爆发时其利润增加到3亿多马克.由此可见,垄断资本的高额利润主要来自政府的军事订货.因此,为了使垄断资本维续攫取高额利润,法西斯政权只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纳粹政权建立后,那些盘踞要职的法西斯头目也乘机盗窃国库和吞噬他人财产,变成新的富翁.他们采取各种卑鄙手段,公开掠夺劳动者的财产,也吞并那些较弱的垄断企业的资本.1937年7月戈林建立的赫尔曼·戈林康采恩,把拥有60亿马克资本的100个以上的公司控制在自己手里.其他如戈培尔、罗森堡,甚至希特勒本人,也都成了亿万富翁,戴上了财政大王的桂冠.
随着垄断资本巨头占有的财富急剧增加,垄断组织同法西斯政权进一步融合.希特勒政府经济方面的重要职务,大都由大垄断资本家担任.经济部长一职,1939年前全被垄断巨头把持.沙赫特独揽过财政经济大权,蒂森和赖因哈特成了普鲁士的国家顾问,并管理他们的工业企业所在的地区.直属政府管辖的经济组织如德国经济总委员会的头目,也多被垄断巨头占据.他们倚仗“领袖”之势,在经济领域独揽一切,发号施令.这些人为了控制政权,劫夺国家财富,不可避免地要把德国引向战争.
在对外政策方面,希特勒政府的目的首先在于摆脱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束缚,在于恢复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失去的殖民地,扩大“生存空间”.这就直接威胁和损害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切身利益,必然遭到这些国家的拒绝与反对.因此,希特勒要想实现他的上述目的和野心,只有诉诸武力.
另外,德国法西斯在其对外政策中,极力进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和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宣传.希特勒声称,纳粹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和布尔什维主义,叫嚷要反对“共产主义灾难”.1933年6月,德国经济部长阿尔弗雷德·胡根堡在伦敦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反苏讲话,鼓动肢解苏联.希特勒的这一政策迎合了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心愿,三国很快缔结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使纳粹德国变成战争策源地.

国际财政资本的支持和纵容
助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希特勒政府的向外扩张和侵略活动得到了国际财政资本的帮助.特别是得到了美英帝国主义者的支持和纵容,这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
国际财政资本资助希特勒政府,采取了以下的形式:
给予纳粹德国大量贷款.纳粹德国为了获得贷款,派沙赫特以德国银行行长身份,作为希特勒的特使于1933年5月访问美国,并会见罗斯福.沙赫特在美国鼓吹希特勒政府是“世界上最民主的政府”,以此来换取美国提供新的贷款.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派代表同希特勒就给予德国新的贷款进行谈判.美国银行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他们还保证今后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并用此来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美国最大的银行“大通银行”、“美国银行”等,赞同德国就延期偿还贷款问题举行谈判.这样,就使希特勒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款项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1934年12月,英国银行给予德国银行75万英镑借款,以便德国政府购买战略原料之用.到1935年5月,德国银行欠英国银行债款达10亿马克.
向德国直接投资兴办各种企业.美英垄断组织源源不断地把资本输出到德国,建立自己的企业或者参与德国企业.到1938年,美国在德国投入87家工业企业的资本计15,148万美元,投入30家商业公司的资本合计20,393,000美元,投入11家石油公司的资本计49,993,000美元,投入23家其他各种企业的资本计为5,951,000美元,总数为227,817,000美元.到1940年底,美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总数达34,000万美元,其中投入石油工业企业的资金为9,000万美元.当时同德国有密切联系的最大的美国资本集团有:摩根集团、洛克菲勒集团、福特康采恩集团、杜邦公司等等.英国的垄断组织也大量投资德国.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掌握了“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股票150万英镑.“柯图尔德人造丝公司”参加汉堡“北德意志精炼股份公司”,并通过该公司同“金属股份公司”和“德国金银精炼公司”发生关系,还在科隆高有女儿公司“柯图尔德人造丝股份有限公司”不难看出,美、英垄断资本的向德国企业直接投资对纳粹战争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接提供军火武器和投资军事工业.希特勒上台不久,美国杜邦公司决定向德国输出大批军火.1933年2月1日希特勒的代理人,化名吉拉,实际是有名的国际间谍布伦纳尔,同费立克士·杜邦签订协定,规定大量火药、炸弹、大炮等取道荷兰运到德国.1934年的八个月中,美国的“飞机公司”对德国出口的飞机数量,比1933年增加了5.4倍.希特勒发动战争前两年,美孚石油公司帮助希特勒建立的一座飞机汽油制造厂,对希特勒发展空军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摩根财团控制的电话和电报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贝恩上校从纽约前往柏林谒见希特勒后,该公司开始在柏林和德国其他城市的工厂参与德国的扩军工作,并且拨款资助费立克—乌尔夫式飞机的生产.1938年,罗仑斯公司购买了注册为800万马克资本的“不来梅费立克——乌尔夫飞机制造股份公司”的30%股票.1933—1939年,在德国领土上有60家美国企业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英国一些著名的垄断组织向德国提供了军火工业最需要的战略原料加铜、铝、镍等.1934年12月,英国石油托拉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向德国提供了可供其一年使用的石油产品.此外,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和维克斯公司向德国军火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和战略物资.
提供新的技术和转让专利权.1934年4月,阿姆斯特郎·希得雷公司把英国工程师花了16年才研制成功的飞机发动机出售给德国.5月,纳粹德国政府在英国各地分别订购了这家公司出产的80台高功率飞机发动机.同时,英国的“罗尔斯—劳埃斯公司”把一批战斗机用的新式发动机转交给纳粹德国政府.在给德国提供新技术和转让专利权方面,美国垄断组织并不落后.1936年和1939年,美国杜邦公司把制造人造橡胶(氯丁橡胶)以及用尼龙和赛璐珞制造人造丝的新的军事生产秘密提供给法本化学工业公司.1936年,法本化学工业公司为了建立生产飞机防爆剂工厂,在英国壳牌公司分公司以及与美孚石油公司、杜邦公司有联系的美国“埃提尔汽油公司”的参与下,设立了一个“埃提尔公司”.美国的“埃提尔汽油公司”把制造防爆剂的专利权和技术情报,都转让给了“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美国的“普拉特—怀特奈飞机公司”同德国一家发动机厂签订合同,把空气冷却飞机发动机的专利权转让给德国.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把制造新飞机的专利权出卖给德国.美国海军部长费立克·诺克斯1940年承认:“美国在1934年和1935年向希特勒提供了几百台第一流的飞机发动机.”德国坦克、飞机和轮船所用润滑油的生产技术,也是从美孚石油公司获得的.
英美垄断资本除在经济上资助德国法西斯外,对希特勒的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活动采取了纵容和支持的态度,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纳粹德国政府多次要求取消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把德国的常备军扩充到50万人,恢复各种武器生产,派兵进驻非武装的莱茵区.英美法列强听之任之,实际上予以默许,而且英国军界还同希特勒国防军司令部建立密切联系.1935年3月16日,古德里安应邀同英国驻柏林武官会谈.3月24—26日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同希特勒在柏林进行会谈,会谈中希特勒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公开要求重新武装,在军备上同邻国有同等地位.他说:“我们不会让别人对下令征兵一事说三道四,但打算就军队实力问题行谈判.我们的唯一条件是要和拥有最强大武装的邻国,在陆军和空军方面拥有同等的地位.”在海军方面,希特勒要求德国的海军力量应为英国舰队的35%.在整个会谈中,对希特勒的这些要求英方没有表示反对.同年5月17日,戈林同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举行会谈,讨论的主题是希特勒同西蒙谈判的缩本.赖伐尔对戈林提出的军备等问题未置可否,相信戈林所玩弄的辞藻.4月12日,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虽然在斯特雷扎的一次会议上对德国的扩军备战活动进行了谴责,但这种“非难只是口头上的,不到几周,这种非难的道义力量就为非难者之一所消除”.
希特勒的扩军活动没有遭到实际的制裁,他便得寸进尺,在1936年3月派德国军队公然进驻莱茵非军事区.事件发生后,英、法政府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进行反击,却认为“希特勒只不过是走进自己的后院.”纳粹德国军队占领莱茵区,彻底破坏了凡尔赛条约.从此,希特勒走上了公开向外侵略的道路.
不仅西方列强的军界和政界支持和纵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经济界也为希特勒的侵略政策极力鼓吹.1935年由英国大托拉斯和大垄断寡头组成的“英德兄弟会”,在英国积极宣传希特勒的主张,争取伦敦中心区支持法西斯的泛德意志主义.一些纳粹头目和该会成员进行互访,该会成员亲访希特勒接受指示,有的还被邀请出席纳粹党纽伦堡代表大会.这些成员回到英国后积极提倡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
英美法列强为什么要扶植、纵容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和向外侵略呢?这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形势发展的新格局和国际阶级力量对比的不断调整分不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和巩固,使资本主义体系大大削弱,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妄图夺取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后方.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孕育着新的战争的体系,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仍然尖锐地存在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帝国主义国家,无论是战胜国列强,还是战败国德国,都把反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镇压世界革命运动和国内人民群众的斗争,当作第一位的任务.英国大工业家、贝尔福钢铁厂董事长阿瑟·贝尔福1933年10月承认:“德国人又将进行战争吗?我对此是毫不怀疑的,而奇怪的是:我几乎相信今后我们将必须让德国人武装起来,或者说我们将必须武装他们……德国在欧洲中部不武装就始终将是等待俄国来取得一笔大财产.而这,如果德国人自己不能防御的话,是我们所必须防御的.”西方列强认为德国法西斯是防御“俄国共产主义赤化”全世界的重要力量,是镇压世界革命运动的突击队.虽然法西斯德国同英美法战胜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英美法列强仍然推行武装德国、祸水东引的政策,这是他们互相勾结的基础.
德国法西斯正是在国际财政资本的扶植和纵容下,全新武装起来.然而,等它的羽毛丰满之后,它的侵略矛头并没有立即指向苏联,而是同英法美等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霸权的斗争,最终采取战争手段来夺取对方的霸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打了起来.

日本

德国叫狂热
日本才是野蛮

当然是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带有很浓的中世纪色彩,是传统暴行。
而德国法西斯懂得与时俱进,将暴行理论化(如提出要将某些民族全部杀光,日本人没有类似理论)、产业化(德国建立了大量的集中营,都配套有毒气室、焚尸炉,从开张起直到德国战败就一天不停的进行流水线杀人作业,日本人没有类似设备),从屠杀的绝对数量,德国也比日本高得多。...

全部展开

当然是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带有很浓的中世纪色彩,是传统暴行。
而德国法西斯懂得与时俱进,将暴行理论化(如提出要将某些民族全部杀光,日本人没有类似理论)、产业化(德国建立了大量的集中营,都配套有毒气室、焚尸炉,从开张起直到德国战败就一天不停的进行流水线杀人作业,日本人没有类似设备),从屠杀的绝对数量,德国也比日本高得多。

收起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按屠杀来说,德国使用毒气,日本花样百出,且极其残忍。德国法西斯是吃人魔鬼,日本鬼子是疯狂毁灭一切的魔王。

日本呀,吃人,老布什当年差点就被吃了

只要是被叫法西斯的,都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