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孔子的孙子吗?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或成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19:11:58
孔融是孔子的孙子吗?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或成绩.
孔融是孔子的孙子吗?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或成绩.
孔融是孔子的孙子吗?有什么特殊的贡献或成绩.
孔融,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年终53岁.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荐祢衡表》力荐青年才士祢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见",称赞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盛夸他"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从人情友道、宰相惜贤等方面讽谕曹操解救被孙权围困的盛孝章,义不容辞;至于讽刺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比喻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与曹公书》);嘲弄曹操远征乌桓,可以把从前"肃慎氏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对曹操禁酒,则发怪论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难曹公表制酒禁书》)等;都可见文如其人,以才气取胜.所以曹丕论其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典论·论文》).《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诗3首叙汉末董卓作乱及曹操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而语言通俗,叙史简明.此外,《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编辑本段]孔融著述 《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编辑本段]汉末大名士——孔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是旧时为学童开蒙的基础教材《三字经》中的一段话,如今的青年人对它大约是陌生的.这里所说的四岁让梨的孩童就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孔融.
孔融生值汉室之乱,历经桓、灵、少、献四朝,一生“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终因书生气太足、锋芒太露而不见容于当权者.然而孔融生性耿介,扬善嫉恶,不仅名重当时,“海内英俊皆信服之”,而且很受后人称誉:“懔懔焉,皜皜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那么,这位汉末大名士的性格和为人究竟如何呢? [编辑本段]从神童到名士 《后汉书·本传》称孔融“幼有异才”.又据《融家传》记载,孔融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岁时,每次兄弟们一起食梨,哥哥们都拿大的,他却总是拣小的.家中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为此,他受到孔氏宗族的夸赞.十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和通家都不获接见.而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偏要见见李膺,他对李府守门者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请通报.”李膺请他进来后问他道:“高明(称对方的敬词)祖、父与仆有恩旧乎?”孔融答道:“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他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慧,是个“异童”(《世说新语·言语》注引《融别传》).李膺也称赞他将来“必为伟器.”
三年后,父亲亡故,孔融居家守丧.他此时好学勤读,博涉阔览,渐为州里所重.东汉桓灵之际,党锢之祸迭起,宦官把持朝政,蔽塞言路,打击异己,在朝野大肆搜捕、诛杀正直之士.当时山阳张俭为中常侍(宦官首领)侯览所怨,被迫四处亡命.张俭因与孔融之兄孔褒有旧,逃避到孔家,恰巧孔褒外出,只有十六岁的孔融在家.张俭见他年少,起初不信任他,孔融说:“兄长虽然在外,难道我就不能为你做些什么吗?”于是把张俭藏在了家中.不料事情泄露,孔融与其兄孔褒一同被捕入狱,兄弟二人争死,郡县疑不能决,只好呈请上司处理,结果上面下诏问了孔褒之罪,孔融反倒因而声名显扬了.当时平原的陶丘洪、陈留的边让都是一时俊秀,孔融与二人齐名,成了当时的大名士.
孔融虽然是“大圣之后”,又在时事动乱的年代成了名士,也曾自许大志,表示要济危靖难,匡扶汉室,但他却缺乏政治识见与匡济大才.在任北海相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是在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至于说到用兵打仗,这位大名士可就出尽洋相了.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黄巾起义军和袁绍的人马所围困,以至于“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九州春秋》).一次他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部所困,多亏刘备派兵救援才解围而去.又一次在建安元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一连数月,城内守兵只剩下百十来人,形势危在旦夕,而孔融却“凭几安坐,读书、议论自若”(同前).结果只落得“城坏众亡”,自己仅以身免,妻子、儿女全都做了俘虏.一方面由于自视过高,议论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又因为所任非才,这样,在豪强纷争、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孔融虽然“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同前),但终究是无所建树,充其量只能做个名士而已.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属于东汉末年的人物,曾在曹操手下任职。发现了蔡文姬的父亲。最后因为参与曹操家族的权利纷争,最后被曹操杀害。
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后代,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至少比孔子晚个七八辈吧
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孙,小时候很聪明,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三国时为北海相,被称为孔北海,后来因得罪曹操被杀了
不是孙子
孔融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