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一篇关于白族人的文章,需要写明白族人的性格和火把节的风俗,帮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3:01:23
我要写一篇关于白族人的文章,需要写明白族人的性格和火把节的风俗,帮帮.
我要写一篇关于白族人的文章,需要写明白族人的性格和火把节的风俗,帮帮.
我要写一篇关于白族人的文章,需要写明白族人的性格和火把节的风俗,帮帮.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 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船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 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 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 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品水,禁止从 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 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层围裙,并将头而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 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 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 ,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 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蔑子.若是生男陔,还要在青蔑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 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 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蓝提前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 ,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简介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口148.2万,主要居住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唐代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延续了五百多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此外,丽江地区、保山地区、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等地也分布有少量白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彩.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刷”,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风俗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燃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会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近尾声时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上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还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编辑本段白族“火把节”由来: 一、—坚贞不屈的柏洁夫人 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邓赕诏主的柏洁夫人早就看穿皮罗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夫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靠近海边的村庄,还要进行划船比赛.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二、惹底毫星烧官虫 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 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扎成火把, 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三、阿南殉夫的传说 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人们为她的贞烈所感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火把以祭奠之,相沿遂成火把节.四、火把迎诸葛亮 相传,蜀后主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众南征,五月渡泸水,六月入汉中,并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诸葛亮的恩威并重的策略颇得汉中人民的拥护.当晚入城时 , 沿途群众纷纷举火把提水酒以迎之,遂成习俗,沿袭至今.五、牛角挂火把 这一传说主要在布拖县流传.很多年前,布拖一带奴隶主残酷买卖和虐待、残杀奴隶之风盛行,广大奴隶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名叫吉地苏呻的奴隶暗中组织了一个名叫“赤黑日尔”的地下组织,揭竿起义 ,反抗奴隶主的反动统治,屡屡打败了当地奴隶主的武装.后来,反动奴隶主勾结其它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 ,进行反攻倒算.起义奴隶被团团围困,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有人想出妙计,将火把捆在牛角上点燃,受惊的牛群仓皇奔逃,冲散了敌人的阵线,起义军乘胜追击,打败了奴隶主军队,取得了胜利.那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此,每年的这天,彝族人民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以示纪念,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