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 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6:22:58
水浒传读后感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水浒传读后感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水浒传读后感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宋江宋江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大家争议最多,至今褒贬不一的一个人物.众所周知,梁山好汉每个人都有一

水浒传读后感 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
水浒传读后感 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

水浒传读后感 要详细评价其中3个人物
宋江
宋江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大家争议最多,至今褒贬不一的一个人物.众所周知,梁山好汉每个人都有一个且只有一个绰号,而宋江却有很多.例如,吴用,绰号“智多星”,别号:加亮等等.宋江,表字公明,绰号有: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这些绰号分别有什么含义呢?
黑宋江:因为其面黑身矮,故以此叫唤(第十八回中,宋江刚出场时,有段介绍).
孝义黑三郎:于家大孝,即宋江对家中双亲十分孝敬,邻里皆知,故得此名.
及时雨:因宋江平时仗义疏财,待人诚恳,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犹如及时雨一般,山东河北一带闻名,故得此名.
呼保义:由于宋江对国家的忠心,故又叫呼保义.
最早评价宋江的人,是金圣叹.他对宋江的评价是“下下”,也就是最低.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外表比较平庸,才能有限.第六十八回中,宋江把自己跟卢俊义做了一番对比,其中说到三点不如卢俊义:第一,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终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出身豪杰之子,又无至恶之名,虽有些凶险,累蒙天佑,以免此祸.第三,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降.应该说宋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们评价一个人物,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看待.关于宋江,我们首先要注意他的家庭,宋江家中世代务农,靠田地来维持其生活,应该说属于中小地主之列吧.他受到的教育,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儒家书籍,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他的职业,在衙门里当任押司一职,何谓押司?就是在衙门里办理案牍,整理文书之类的工作,只是一个小吏,并不是官.《水浒传》中有句话来形容宋江的职业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所以从这些来看,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第一,因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对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难,能够解囊相助,很有忠义感;第二,由于管理文书,所以为人处世小心谨慎,能够随机应变,喜欢玩弄权术;第三,由于从事的是押司这么一个职业,所以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观念.后两点特别值得注意,“权术”这个词,仅仅是指处理问题的手段,不是人物品格的表现.法家韩非,申不容提倡用“术”来治理天下,这个“术”就是指的“权术”.比如,第三十四回,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秦明的战袍,假装秦明.到他的上级慕容知府那里,杀人放火,让人以为秦明已经投降了梁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别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杀了他的妻儿.随后秦明无奈,只好上山.为了要秦明上山,不惜害了那么多百姓的性命,甚至是他的妻儿的性命.法度的思想,如放晁盖时,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于法度上不得”,第三十六回刺配江州的途中被劫上山,梁山好汉劝他上山,他不同意.众人想要打开他身上的枷锁,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所以说宋江有时候看问题从法度上看.还有就是他喜欢玩弄权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虚伪.从这几点来看,他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的影响很大.
关于宋江上山之前和上山之后,他上山之前可以说是一个侠义英雄.特别是他上山之前做的两件事可以看出来.第一,在第十八回中放晁盖.当时他的处境是既可以汇报上级,又可以听之任之,还可以给晁盖通风报信.而他选择的是第三种做法:通风报信.这一段书中描写得很生动.在这里,是“义”压倒了“法”.因为法度在他的头脑里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当“义”与“法”相冲突的时候,“义”压倒了“法”,可见他是一个英雄.第二十一回,宋江杀了阎婆惜,是为了梁山的朋友,为了朋友杀了自己的妻子,也表现了他“义”的一面,说明他是一个英雄,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上山之后,在给他定性,他就是一个义军的首领.但是我们说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他自己也认可了这点,那他凭什么当上义军的首领?第一,他仗义疏财的品格,对众兄弟有号召力.有什么事情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就都听他的.第二,他关怀兄弟,有信人的雅量,比如第五十四回救柴进,第五十九回救鲁智深、史进,第六十六回救卢俊义、石秀等.第三,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才能.如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没有攻打下来,但是他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终于在第三次用了吴用的计策,攻下祝家庄.如果他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当梁山的领袖是站不住脚的.后来有不少的战役都是他亲自指挥的,直到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那个梁山的鼎盛时期,也一直到后来两败童贯,三败高俅.第三个时期,就是他招安以后,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效力”,当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李卓吾有一句评语说:“这是一大关键之处,读者不可草草看过.”
在招安之后,梁山共有四件大事:平辽、平四虎、平王庆、征方腊.也可以说宋江是镇压兄弟起义的刽子手.因为他在征方腊的时候损兵折将,所以他在俘虏方腊的将领的时候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劝对方归顺,而是将俘虏斩首示众,或者将其心肝挖出来祭奠梁山战死的弟兄.最后征完方腊回东京的时候,一百零八将最后只剩下二十七人,其他八十一人或战死、或病故、或离去、或出家,连老百姓也感慨万千.后来有的朝廷论功行赏,有的被贬为庶民,有的回到原来的营中,有的笑死(如戴宗),有的被官府害死,有的自杀……最后是悲剧一场.
武松
武松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清河县人.景阳冈借着酒劲打死老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杀害.武松
杀了奸夫、淫妇,报案自首,被发配孟州牢城.在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后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
害.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回鸳鸯楼杀死张团练、蒋门神,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龙山落草,后来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步军第二名
头领.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武松人物一出场的描写,武松显得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
灵台前愤斩潘金莲,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报恩义助施恩,武松知恩图报,疾恶如仇.
看透世事黑暗,武松走上反抗之路.
林冲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H气”的不满情绪.
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绝望的过程,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从以后章节里可以看到,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性格特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了宋代“乱自上作,乱自下生”的历史事实.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遭到人民的反抗.从郑屠户一类的地痞流氓到陆谦一类的恶吏,以及梁中书一类的贪官,还有蔡京、高俅这些朝中奸臣和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形成一个庞大的压迫阶级.官逼民反,各个阶层的受压迫者都揭竿而起,走向造反的道路.林冲是受压迫者中的一员,像他这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如此下场,何况一般平民?所以出现方腊、宋江、王庆等农民起义军也是自然的,乱自下生的根源是乱自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