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6 08:41:56
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这里曾是人间

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
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
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

找半命题作文______永远不能忘记我明天要交,我要新颖点的!
“这里曾是人间地狱.” 2005年01月27日在纪念仪式上,波兰总统这样说到.奥斯威辛,德国纳粹二战时修建的最大集中营,数百万人被关,110万人被杀,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处坟场,是人类悲剧集体记忆的一个代名词.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打开大门看到的,除了8000多个奄奄一息的人,还看到了纳粹灭绝人寰的滔天罪行.
60年过去了.昨天,在漫天大雪和哀鸣的火车汽笛声中,二战以来最隆重的奥斯威辛纪念活动,引来世界的目光……
大雪中,烛光点点
大雪纷飞.
奥斯威辛昔日集中营的荒凉土地上,一切显得那样哀伤.
雪地里,一片黑色外套的人们,默默低头.
雪地里,两条铁轨静静延伸,尽头,是那集中营的大门.
温暖视线的,是铁轨上以及那环绕会场的一根根铁柱上,摇曳的烛光,照亮着这个60年前全球最阴冷最黑暗的坟墓.
当地时间昨天下午2点半,随着一辆当年曾满押囚犯的闷罐列车汽笛长鸣徐徐开动,纪念活动正式开始.
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代表,16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原苏联红军代表以及众多国家的代表们,万余人和全世界的目光,此刻齐聚于此:当年专门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比克瑙集中营.
广场中央,波兰文化部长致词后,一幸存者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发言,使现场更显肃穆———“大地啊,请不要掩埋我的悲伤,请不要让我的哭声长眠于此”.
之后,多国领导人齐向60年前解放奥斯威辛的苏联士兵致敬.
之后,全场默祷10分钟.
之后,在羊角号声中,幸存者代表、原苏联红军老战士代表及各国元首及代表,手捧点燃的蜡烛,将人类的关怀轻轻放在那座刚刚落成的大型纪念碑前.
烛火点点,悲伤低回的歌声响起,纪念仪式结束.
此前,中国驻波兰共和国大使馆二秘章禾告诉记者:“我们的苑桂森大使今天早晨就已前往奥斯威辛,出席下午的纪念活动.”
“只要中国的代表团到波兰,使馆接待人员一般都会建议去奥斯威辛.”章禾说:“1996年到波兰后,我每年至少去1次.那个庄严肃穆的地方,那种深深撞击心灵的震撼,很难描述.”
“你们只能从烟囱出去”!
60年了,奥斯威辛,究竟为什么这样长久地震撼我们的心灵?
自然,离不开那一幕幕的,惨绝人寰.
无论男女老幼,没有人能逃脱魔爪,即便幸存,也终日梦魇,苦痛从未在记忆中消失———
除了生命毫无防备毫无理由的瞬间消逝,除了随身财物衣服被肆意劫掠,令人发指的还有,遇难者的人皮,被纳粹剥了下来,做成手套,做成灯罩,遇难者的头发,被纳粹积了下来,做成褥垫,做成地毯,甚至,遇难者身上的脂肪,也被纳粹刮了下来,做成一块块肥皂!
这是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这里的毒气室曾创下每天毒死6000人的“纪录”,这里的焚尸炉,高高的烟囱终日浓烟滚滚,这里的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只能从烟囱出去”!
不仅仅是恐吓,不仅仅是屠杀,折磨人的,更深是在心理上.
“在奥斯威辛,纳粹所创造的精神折磨法,简直是人类历史空前绝后的特例.”华东师大心理系教授乐竟泓慨叹:当年盖世太保们所研究出来的那一套,对心灵的摧残,无出其右者.
有这么一幕场景:在被送往集中营的路上,纳粹强行命令一位母亲,在自己的一子一女两个孩子中,交出一个,送往死亡营.母亲几乎要疯了,她喊叫着,她根本不能做出选择,在“两个孩子都死”的威胁下,最后瞬间,这位母亲终于喊出:留下儿子.从此,尽其漫长的一生,这位母亲,永远活在生存的裂伤之中.
“奥斯威辛,是生存论上的苦难和耻辱记号.”乐竟泓说,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实验,叫功能核磁共振,典型地说明了人类心灵在苦难面前的相通,“我的手被割破了,我感到痛,这时通过实验能看到,在我的大脑中,会有一处发亮.奇妙的是,如果这时你在看着我,看着我的手被割破了,这时,你的手虽然没被割破,但你的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也会发亮.这就为人类的同情心找到了物质基础.如果对方是亲人,那你大脑的反应就会更强烈.”
于是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年在那集中营里,曾发生过这样的一幕:10多位难友排成一行,站在其余难友面前,正在等待被现场枪决.这时,陪刑者中,一位年轻的难友突然昏倒在地.
于是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奥斯威辛以后,“奥斯威辛以后”成为了全球哲学一大命题.
于是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60年来,人们一直难以从那样的一种心灵阴影中彻底解脱.
承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远比死于痛苦更能考验人类的神经.“奥斯威辛以后,祈祷是否也已不复存在?”
……
生命虽然脆弱,但人类从来坚强.
就在那位陪刑的年轻难友突然昏倒的现场,当时,还发生过这样震撼的一幕:纳粹刚想将那昏倒者拖入被枪决行列,这时,一位难友走出人群高昂起他的头,申请代其被枪决.
同样,60年来,人类从不曾丧失直面苦痛的勇气,从不曾放弃过这样不屈的寻求———
在用枪解放奥斯威辛之后,再用心灵的坚强,第二次“解放奥斯威辛”.
是什么导致了“奥斯威辛”?
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所有有良知的人们心中,也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类才能时刻警醒自己,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胡果文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亚洲的奥斯威辛,这两个惨剧的共同点,就是某些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对其他弱小民族的蔑视和仇恨.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少数人没有摆脱徘徊在奥斯威辛的幽灵,发生在关塔那摩和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在本质上可视为奥斯威辛的现代版.
是达尔文主义的无限扩大?华师大历史系教授郑寅达认为,奥斯威辛的产生,与20世纪前半期的思潮有关系,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应用于人类,就是希特勒鼓吹的“超人”对“群畜”人渣宣战的精英主义.在相信自己是“优等民族”的自我暗示下,在建立一个更加完美国家和世界的名义下,整个群体便走向了集体无意识,坦然投身于罪恶.
是人性中无法摆脱的“恶”?以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看,“恶”是历史进步的动力,人类走向幸福的未来,过去的罪恶是必然的代价.但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教授并不这么看.他引用萨特在1947年反思奥斯威辛的话说,人并非活在逻辑既成的历史中,而是活在当下,有限的人生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辩证法无法消解罪恶,黑格尔推崇的理性也不能挽救人类.
王教授认为,奥斯威辛悲剧的根源,既不是人性的“恶”,更不是来自于人的动物性,而是自人类文明开始,是理性的“超我”对感性的“本我”压抑造成的.被压抑的人类感性,被迫与人的社会性割裂,一旦进行反抗的时候,就会以扭曲的形式爆发出来.战争、施虐这些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暴力就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奥斯威辛这样的罪恶,它消灭犹太人的手段是感性的,但法西斯却是以理性的名义实施的.
在王教授看来,直到今天,人类也没有走出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与对立.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类尚处于真正人类历史的史前时期.前路漫漫,复旦大学历史系首席教授金重远对记者说,避免奥斯威辛的悲剧,那些曾经用战争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的国家要深刻反省,以史为鉴.在二战中犯罪的并不止一个德国,但遗憾的是,有些国家从上至下对这样的纪念活动都缺乏应有的重视.
上海,曾张开臂膀
就在当年犹太人饱受奥斯威辛折磨之时,上海,曾对他们张开接纳的臂膀.
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欧洲犹太人处境艰险:希特勒种族清洗的屠刀已经举起,可1938年法国埃维昂会议,没一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接收犹太难民.
“目光转向遥远的东方,”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告诉: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欧洲犹太难民.“1937年后的上海,满目疮痍,但上海人民却鼎力相助,体现出国际主义情怀和人类在危难中难能可贵的同情心.”
今年86岁高龄的上海摩西会堂义务讲解员王发良老人,曾亲历那段历史.“当时上海人纷纷腾出自己的住房给难民居住,上海的医院,也收治了许多犹太难民.”
在王健的记忆里,这样一个重要史实:1945年7月,美国飞机误炸虹口区犹太难民居住区,造成31名犹太难民死亡,250名难民受伤,眼见此景,周围的中国居民虽同样伤亡惨重,仍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出许多犹太难民.
……
无论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内,还是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上海,当时的人们面对打击与磨难,都曾闪现出难以磨灭的人类光亮,坚韧,不屈,勇敢面对,去迎接希望.
奥斯威辛,多少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奥斯威辛,多少代不可忘却的记忆.
不曾忘记,立在柏林市中心广场草坪上的那块写有奥斯威辛四字的指示牌,黑底黄字铭刻着———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1月27日,在波兰西南部奥斯威辛集中营原址举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正式纪念仪式上,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在纪念碑前点燃蜡烛,缅怀遇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