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 要求非COPY形势可以是政治 金融 教育 就业 行业 形势 选1 内容不限 字数2000 不要照着百度 原件抄 可以拼接文章内容 最好能是或者 接近 09年的 加急!好的追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8:27:43
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要求非COPY形势可以是政治金融教育就业行业形势选1内容不限字数2000不要照着百度原件抄可以拼接文章内容最好能是或者接近09年的加急!好的追加分...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要求非COP

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 要求非COPY形势可以是政治 金融 教育 就业 行业 形势 选1 内容不限 字数2000 不要照着百度 原件抄 可以拼接文章内容 最好能是或者 接近 09年的 加急!好的追加分...
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 要求非COPY
形势可以是政治 金融 教育 就业 行业 形势 选1 内容不限 字数2000 不要照着百度 原件抄 可以拼接
文章内容 最好能是或者 接近 09年的 加急!好的追加分...

关于形势政策的论文 要求非COPY形势可以是政治 金融 教育 就业 行业 形势 选1 内容不限 字数2000 不要照着百度 原件抄 可以拼接文章内容 最好能是或者 接近 09年的 加急!好的追加分...
给你三篇新的~~~~~~~~~~~~~
  浅谈形势政策----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中美关系出现了好转迹象,江泽民与布什通了电话,表明中国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的立场,美国表示布什将如期出席APEC,双方还进行了反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
  客观地说,九一一不幸事件成为中美改善关系的契机,它将使美国重新考虑国际安全的威胁因素,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对华政策.但是,如果双方不进一步努力,中美关系的改善将会是非常有限的,也很难比克林顿时代有更大进步.
  在美国解决了当前的反恐怖主义战役后,中美关系中潜在的问题会重新突显出来.如果双方特别是中国,不找到全面改善关系的应循之道,对中美关系前景过分乐观就缺乏根据.
  在中美关系中,美国处强势,中国处劣势.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推进现代化计划,除需要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在经济领域也仰赖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中美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更加主动的对美政策,力争使中美关系有所突破,建立起能抵御干扰的全面的合作关系.
  要有所突破,中国对美政策似应作较大调整:
  一、承认并尊重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真正把美国当作友好合作伙伴.中国对美国所表现出的所谓“霸权主义”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批评,并努力通过联合国的机制给予一定的制约,但不要走得太远.
  美国现有的国际地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中国的国力和地位,对这样的国家,尤其在经济等领域颇受其惠的国家,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尊重.政策制订者应该清楚,在历史上,美国在西方列强中是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在中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血债(朝鲜战争没有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美国曾是制约日本和前苏联的最主要力量,而后两者曾是威胁中国的最大敌人;美国在抗日战争中给予中国诸多无私的援助.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美的经济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
  中国人还应该看到,美国在行使通常所指的“霸权主义”时,也还往往遵循人类共同的良心和价值观,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与当年的日本和苏联不可同日而语.必须真诚地把美国看作合作伙伴,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基于这样的立场,中国应该对美国在全球政策中的有关事物,如打击恐怖主义等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向准盟友关系靠拢.在两国关系中,还要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防止类似侦察机事件那样的事发生,或即使发生,能在机制内迅速得到妥善解决,不演化为双方的对抗与冲突.
  二、调整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诚然,中国的统一问题,本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务,但是,外交政策必须基于现实主义.无论承认与否,台湾问题受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国.朝鲜南北双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南北最高领导人的会谈,但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情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仅靠这样的努力显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这方面,美国可望扮演积极的角色.美国政府至今仍遵循一个中国政策,真诚邀请美国扮演积极角色,推动两岸最高领导人会谈,对于中国实现和平统一,抑制“台独势力”,有积极意义.
  虽然美国未必乐意见到大陆与台湾很快统一,但海峡两岸改善关系,并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符合美国利益.中国一方面要继续不断调整对台政策,缓和两岸紧张关系,特别是加入WTO后,利用经济力量逐步拉近双方距离和民间亲和力.
  另一方面,需要与美国就台湾问题进行认真务实的探讨,在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时,不仅考虑台湾的利益,又尊重和照顾美国的利益.中国可以承诺,如果实现和平统一,整个台湾可以成为自由港,并允许美国在台湾租借军事基地,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台湾民众的恐惧心理,又让美国得到了较大利益,而最大的获益者仍将是中国.
  三、节制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引导中国人以健康的心态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和繁荣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近代百年受尽屈辱,中国民众的心理承受着很大的打击,在许多方面又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中国民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这是每个国家公民所具有的正常情感.但如果任凭这种情绪无节制、非理性地膨胀,则易生成民族主义.
  在大使馆事件、侦察机事件中,既看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也不容违避,看到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此次九一一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时,部分中国网民就曾流露出这种情绪.
  但外交只承认现实,不承认历史,中国应该从历史的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家地位的提高,应该以更健全的心态,更加自信地展现在国际舞台,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更应与国际社会融为一体.
  中国政府应该对民众进行这方面的引导,让中美两国关系建立在人类共同良心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情绪的裂痕与冲突.江泽民具有重要意义的七一讲话,已经展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
  中国国内不少民众认为,美国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美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有理由相信,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冲突将会逐渐减少,此时,应同时引导民众,节制民族主义情绪,建立中美友好的情感基础.
  美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将忙于打击恐怖主义及处理阿富汗战争后的棘手事务,不希望与中国对抗,并会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这给了中国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
  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抓住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推进中美关系,相信会使中国的发展势头得到更强有力的动力,植根于更坚实的基础.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 在美国 金融危机蔓延、全球 经济 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出口 企业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抵御风险,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 了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企业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出口企业 影响 对策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 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降低它们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 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 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由于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凸显.
  1. 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首先,国内就业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缓.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金融、房地产、大宗能源、原材料行业.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2008年10月,城镇新增就业增速为8%,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续增长后的增速下降.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证实了就业增长放缓的事实.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
  第二,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工提早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失.此外,民营的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被监测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新增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在经济下行时期,这些失去岗位的劳动者很难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第三,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萎缩,一些已经失业和面临失业的海外劳动力转而回国寻找就业岗位;一些国际劳务承包工程也受到影响,以及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力就业机会而限制国外劳动力就业的政策,都导致海外就业的劳动力回流不断增加,加重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2. 就业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况增多.随着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困难,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一是企业关门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增多;二是因企业无力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而发生争议.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以其他裁员方式规避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社会贫困问题逐步加重.迄今为止,受影响的主要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他们主要是农民工、城镇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他们就业时很多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金融危机后,他们更难找到工作,又失不起业,会因此而陷入长期贫困和就业缺乏保障的状况.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2009年的就业形势
  1. 总体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20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较难有根本性的转变;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处于放长假等隐性失业状态的职工,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转为公开失业,2009年失业率会有所增长;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2009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如下:
  从供给来看,新增非农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二是失业人员.2009年各级各类学校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人数近1800万,绝大多数需要进入非农领域就业;按目前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30万人.按照目前5.3%的调查失业率推算,则失业人数达1600多万.新增非农就需求总量合计约2600-3400万人.即使假定约700万的农村劳动力不向城镇转移就业,也有大约2000-2700万的城镇劳动力供给.
  从需求看,按目前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社会新增就业0.107个百分点(或85万人左右)估算,假设2009年GDP增长7%—9%,则带动新增就业800—1000万人.城镇劳动力供过于求,缺口在1200万-1900万人.失业率将可能攀升到6.3%.
  2. 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2009年,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大学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学生将达到700万,压力巨大.二是农民工.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已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大多想在外继续寻找就业机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稳定下来的.这一群体如果外出不能找到工作,将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三是城镇低学历青年.这一群体中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600-800万.受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双向夹挤,他们在中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都不是很受欢迎,导致这部分劳动力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多,就业极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不足、就业不稳定等特点,这类青年也将是受到冲击很大的群体.
  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定就业的措施
  针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实施一系列积极政策和举措.除了财政、货币等政策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外,在就业方面出台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措施,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通过保企业来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
  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调整的灵活性,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减少裁员.
  1.在2009年之内,可以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2.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以在2009年之内、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3. 调控和预警失业,鼓励国有企业减少裁员.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5.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
  1.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200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确保2009年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3.困难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5. 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对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发挥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局势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进一步维护就业稳定的对策建议
  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业压力可能是历史上最巨大的,必须要有最困难的准备.要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把增加就业岗位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维护社会稳定
  1.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提高保障水平.
  2.着力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
  (二)促进就业
  1.将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登记失业人员范围,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2.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3.落实好技能提升特别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就业压力,并以此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三)扩大就业
  核心就是“小三多,密非外”,即“小企业、第三产业、多种就业形式、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正在考虑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 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
  2. 全面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3. 扩大积极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操作办法,重点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实现四化,即教育模式灵活化,专业自由挑选;教育体制弹性化,更宽进、更严出;内容应用化,将大学分为职业性、专业性和理论性三类;教育层级职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现在的高校职业教育.
  (五)做好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
  应进一步完善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现行的调查失业制度,并尽早向社会公布并使用调查失业率.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登记失业制度.应该把那些肯定要回来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如果我们推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失业登记制度,无论是城镇失业人员还是农民工都可以登记,但如果登记之后,不能享受任何扶持政策,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那谁会来登记呢?如果失业人员不来登记,我们又怎能知道有多少人、哪些人需要补助呢?因此,问题的关键,还是政府需要给予农民工就业更大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