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间工艺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9:42:45
写民间工艺品作文
写民间工艺品作文
写民间工艺品作文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