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10:22:52
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很久以前,正体字时代,汉语是没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的,很多今天还在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古代注音里面,主要有读若法、譬况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读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读若“哭略”等.譬况法已经不用了,就是描述汉字发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读音,比如“?音居”等.反切法是应用最广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方法,“上字辨阴阳,下字辨平仄”.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为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为下字,取其韵母,切的意思是反复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汉语拼音表示就是bei,声调为“妹”的声调,即四声.影响比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标注读音的.
但是这些用汉字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门最起码要口口教授大量汉字,并且发音依靠上下字连读,不便拼读,这估计也是造成南腔北调的主要原因吧(同字不同音),并且对于简单的汉字比如“一”字,则需要用比“一”复杂的多的字来切.这些弊端造成汉字学习准入门槛比较高,文字仅被少数文人掌握,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的局面.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让中国人认识到必须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为了更简单或者说让普通人更容易学习汉字,大量的注音方法在这个时期出现,谓之切音字运动.其中一个无比牛叉的涉猎广泛的叫做章太炎的某某家(他有很多头衔,比如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家等),在切音法基础上,依据篆书创造出“记音字母”的方案受到了重视,到了一九一二年,民国教育部在章太炎记音字母的基础上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一九一八年由北洋政府正式推行,后来进行多次删补,改名“注音符号”,逐渐变得系统而科学,可以涵盖多数方言的发音.也就是今天大陆只能在字典上看到的“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等三十七个符号的切音体系,在台湾沿用至今.
但是大陆的切音体系中的注音符号在一九五八年被政治运动颠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瞿秋白等人帮助苏联,利用中国少数民族和传教士门等创造的拉丁字母切音方案,成功拉丁化远东华人(见苏联少数民族文字的拉丁字母化和斯拉夫字母化)变成俄罗斯人.四九年以后中国人接过一直是西方人主导的汉字拉丁化大旗,首先是在伟大领袖“文字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的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引下,开始了汉字的拼音化运动(简而言之即废除汉字,全部用拼音),但是具体采用汉字笔画(类似注音符号)还是拉丁字母(拉丁化)还是斯拉夫字母(斯拉夫化)争论不休,伟大领袖请示了斯大林以后,得到“可以有自己字母”的授权,而后伟大领袖认为“ㄇㄈㄅㄌㄏ”等注音符号还不够简单,或者说还不足以扫盲,或者说还不足以融入西方世界,授权郭沫若等人,根据苏联拉丁化的字母,改出了比注音符号更复杂的 “汉语拼音”,同时废除了已经广泛使用的注音符号.而后,一些人一直蠢蠢欲动想进一步搞汉语拼音化,以完成彻底的汉字拉丁化,但是因阻力过大一直没有成功.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字改革的汉语拼音化彻底失败,采用折中的简化字方案,而切音体系的汉语拼音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逐渐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