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读了最后一段的感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00:10:14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了最后一段的感想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了最后一段的感想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了最后一段的感想
我这是深刻的:
读《离太远最近的树》有感
读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第一次约略知道西藏阿里“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的红柳林.
她在那里当兵时,有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叫全体打柴去——挖红柳当柴火烧.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
司务长的成本意识还很不错的,似乎红柳不是自己身上的事,这不是强盗逻辑吗?这是阿里的事、国家的事,更是人类的事啊.你为了自己今天烧饭不要钱,阿里人、全人类子子孙孙要赔上无穷无尽的钱呐!也许期满了,你走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阿里人走得了吗?人,能走得了吗?走得出阿里,不还是宇宙中的一员.条块分割、部门保护、地区保护,总是严重制约着我们整体工作的开展.
不可否认,司务长也是为生活所迫,为大家着想,要烧饭吃.但好心也能办成坏事,不能办成坏事呀,更不能因为没有起码的常识与见识,做了坏事还自以为功.我们的司法部门在处理“长”们的类似问题的时候,显然也有好心地办坏事的时候,有意无意去迁就还要冠冕堂皇地说是“情有可原”.
司务长在军届到底什么级别,我不知道,就因为是“长”,所以可以布置任务,而且因为是“布置”的任务,所以“全体”都得去执行且完成吗?在中国,民主进程滞后,为头为长的都多少有些说话权,实际上是话语霸权、指挥权.“长官制”要是失去了民主监督,类似“红柳”的灾难就不能幸免.有多少人只注重为官一任任内的事,许多项目在当时的确很能显示某些官员的政绩,可是也不乏事后根本就是浪费的,甚至还给当地人带来了灾难深重的后遗症.
她也曾反对过司务长的做法,不过还是没有能够阻止住.是自己太孤单,还是自己也底气不足?中国缺乏振臂一呼的闯将,更缺乏应者云集的民众.不知者不为罪,在真理面前我们知者绝不能示弱,孟子说“知而不争,不可为忠;争而不得,不可为强”.人类历史的进步,少不了仁人志士“争得”“为强”来推波助澜.如果自我宽心,反正执行任务、落实工作是全体行动,挖柳的队伍“浩浩荡荡”,那么这种“不得”其实也不只是示弱,更是明知故犯的罪过呀.
她抗拒的理由是“它是活的,是生命”,无可否认生命是要尊重,就是现在还是有人做不到.史怀哲领诺贝尔奖时呼吁,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反对“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而不是生命的呢,难道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甚至伤害得问心无愧吗?
看到“司务长”,我又想到了另一位“长”——住持王圆箓.现在,我们更多的人是从余秋雨《道士塔》知道,道士王圆箓是敦煌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而毕淑敏并不曾交代司务长的真实姓名.是她怕得罪了自己当年的长官,还是出于个人感情的尊重?如果说一个知名作家在传达这样一些信息的时候,都是如此半遮半掩、感情用事,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还奢谈什么文化良知?舆论监督还奢谈什么深广度、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情理相融的散文,通过叙述砍伐高原上唯一绿色——红柳的过程及其使用的方法,表达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及对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