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 鲁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6 06:55:37
野草鲁迅野草鲁迅野草鲁迅《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1)无归宿感:深刻的焦虑与不安,处于一种“无物之阵”.是一种找不到立足点的无归宿感.它

野草 鲁迅
野草 鲁迅

野草 鲁迅
《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1)无归宿感:深刻的焦虑与不安,处于一种“无物之阵”.是一种找不到立足点的无归宿感.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方面的原因,是对自己根本性的忧郁,站在世界“边沿”、“无地”的孤独感和身处“无物”之阵的悲剧感和绝对的无依靠感,一种被抛入世界的悲剧性体念.作者进行的是自我灵魂的严酷拷问,“过客”意识.过客意识,折射出鲁迅的虚无感和孤独感:自己成为了一个倔犟的过客,一个从虚无走入虚无的过客,揭示的是人的意义在于行动的过程,而非目的本身的哲学命题.《影的告别》“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我只能“彷徨于无地”.
(2)必死的主题:对死亡的阐释和态度构成了《野草》哲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死亡在《野草》中不是把人的生命引向顶峰.相反,死亡是进入并存在于现实的生命活动中,作者通过认识死亡来强化人对生命过程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中国人是缺乏的,没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他会成为历史盲目的追随者而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推动和改造者)人是在对死亡的认识中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进行生命的选择.体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生命的执着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作者是从生命的终点(死亡)来反观生命的价值.在《野草》中,作者超然面对了死亡的恐惧,死亡并不等于空虚,它是生命流程中的必然.《野草》是用文学的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把死亡转化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思考.
(3)荒诞的主题:无物之阵,虚无的战斗,无归宿感,对生命和虚无的体验.荒诞背后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发现.
(4)绝望的抗战:是鲁迅反抗绝望的哲学(汪辉语),是在无可挽回的结局后对现实的选择.“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绝望而非失望,是绝望地进行没有希望的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鲁迅现实战斗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