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粟裕.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13:46:38
关于粟裕.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关于粟裕.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

关于粟裕.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
关于粟裕.
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

关于粟裕.粟裕1958年成为最早被打倒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1994年在华野老战士联名上书后,才以特殊的方式平反.他究竟得罪了哪些人?平反之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漫长?
以下为详细资料 希望能帮到你
  被错误批判
  1958年,刘伯承、叶剑英、粟裕、萧克等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均遭到了错误批评!. 会议强加给粟裕的罪名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主要根据:一是说粟裕“一贯反领导”,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二是说粟裕“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限”;三是说粟裕“告洋状”.对此,粟裕一边检讨,一边也尽可能地做了实事求是的说明.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说:“要把粟裕批倒批臭!”在会议上,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大将)、谭政(大将)等都猛烈批评粟裕,林彪、罗荣桓也没有能够主持公道. 当粟裕解释自己从不争权,坚持华野司令员由陈毅兼任时,彭德怀马上说:“这正说明你阴险!”聂荣臻说:“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林彪为了使彭德怀得罪所有遭批斗的同志,甚至说:“这次会议,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彭老总身边!”使得大会气氛完全被彭德怀的冲动情绪感染,粟裕错误被无限放大,几乎成了一无是处.在会议上,面对巨大的压力,粟裕被迫一次次的承认乌有的批评,一次次认错. 当然,也有的将军,尤其是一些上将,中将,很多人为粟裕辩白:“我在粟总长手下打了这么多年仗,我怎么就没看出来粟总有野心?!”也有人直接说:“军委的意见我不能理解!”甚至同遭批评的叶剑英元帅也说:“粟裕怎么会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我看最多是有些骄傲罢了.”毛泽东曾向被自己封为终身海军司令的肖劲光(大将)征询对粟裕的看法.肖不犹豫的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主席点头表示赞同. 此后,其实并不想完全整倒粟裕的毛主席讲了句公道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后来,在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军委成员的努力下,批斗粟裕最终没有成为敌我矛盾. 不过,粟裕并没有因此得到解脱.军委扩大会议虽然于7月2日结束了,仍有人继续在中央领导中施加影响,把粟裕诬为“里通外国”.这就使毛泽东对粟裕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主席后来说过:“只要不是里通外国,错误就还可以挽救.”)不久后,毛泽东甚至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把粟裕作为军内的“坏人”点了名.结果,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9月,粟裕向黄克诚交接了总长.总理会后马上找到粟裕:“我不管你干什么,任何人让你粟裕离开北京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这样,粟裕就留在了军委,没有遭到一些同志进一步的排挤,实际上后来的文革,粟裕也是被周总理保护而没有太大冲击的.此后,粟裕被派到军事科学院给叶剑英当副手. 粟裕被错误批判和撤职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等就在庐山会议上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粟裕也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时,刘少奇劝粟裕把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提出来.粟裕却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多么光明磊落的大将军呀!不知道彭老总知道后会怎么想,是不是心里会有愧意. 1960年1月,粟裕应邀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还特地转过脸来朝着粟裕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怀他们那个千人大会上搞的.”对此,粟裕十分兴奋,认为这等于毛泽东代表中央给自己平了反.然而,中共中央此后却并未就此发出任何指示和作出决定,因为有的元帅对粟裕仍旧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1965年,继粟裕和黄克诚之后,又一位总长罗瑞卿(大将)受到错误批评,政治能力已经很出众了的罗大将军跳楼重伤,“将军百战身名裂”到“将军一跳身名裂”的痛苦,证明总长实在不好当. [2]1966 年,文革开始后,周总理提名粟裕主持国防工业,但粟裕1970年就被江青等人排挤出来.后来周总理又提名粟裕主持交通,港口工作,终于使粟裕保全于文革. 1972年,周总理身边的各部领导都害怕江青等,不敢向总理汇报工作,惟独粟裕毫不顾及,每月都向总理汇报工作.总理曾经在公开场合说:“你们都应该向粟裕同志学习!”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文革期间会议,会见外宾的电影资料,都可以看到粟裕坐在总理身边. 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曾握着粟的手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粟裕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毛主席给粟裕的一点安慰.
  受命南下一语惊人
  邓小平东山再起,粟裕受命南下.回到北京,他向邓小平、叶剑英作了详细汇报. 邓小平上台以后,马上着手对部队的事情进行整顿.他和叶剑英在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之前,派粟裕下部队做调查.粟裕决定先去华东,这是很有用意的.此时,王洪文、张春桥已在军队窃取高位.而上海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很猖獗的地区. 他们先到了南京军区驻皖部队和安徽省军区.那个时候,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谓的“民兵指挥部”正是很热闹的时候.他碰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怎么样对待这个十分尖锐敏感的问题.平时谨言慎行的他,也并不是总缄口不言,到了关键的时候,他还是会说出很与众不同的话,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 会议室里,坐了不少的军政要员,他们是来参加全省地委书记会议的全体同志.他们自然想听听军委来的老将军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民兵指挥部”问题,当时就有不同的意见,不少部队的同志看到了军委的领导,就提出全国出现的“工人民兵指挥总部”和地方武装部门谁指挥谁的问题. 这个时候,粟裕开口说话了.他的声音并不很大,却很有力量.“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记得50年代.我当总参谋长时,亲耳听毛主席说过:鉴于苏联贝利亚事件的教训,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军队系统.现在既有人民武装部,又有民兵指挥部,很值得研究.” 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全场没有一点声音.这几句话真可谓振聋发聩.这是公开地否定“民兵指挥部”! 有人说粟裕是有矛又有盾———既引用了毛主席的话,谁也不好反对;又点出了贝利亚的名字,而贝利亚又是一个有野心,搞阴谋的人,这等于说,有人利用民兵问题在搞阴谋. 事后,果然有人将他的讲话密报了“上海帮”,但他们对毛主席的话也无可奈何.这时,人们才理解了粟裕的斗争艺术. 一说到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好像老同志都是反对他们的.其实不然,当时也有个别老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楚.在一次会上,一个老同志慷慨发言,批评别的老同志:“你们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态度有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粟裕听说以后,笑笑说:“没有关系,他,我认识,我和他谈一谈.” 当天晚上,他把那个老同志叫了来,和他谈了很久.事后那个老同志说,多亏了粟裕找我谈了话,要不,我非在这个问题上跌跤不可. 粟裕回到北京,已经是6月初夏了.这次外出,他知道了不少情况.他给军委写了一份比较“堂皇”的书面报告.因为军委成员中还有王洪文、张春桥呀!他独自给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作了口头汇报.所谓口头汇报,就是不能给别人听的.内容自然是针对江青一伙的. 他说,现在他们(江青一伙)插手军队,搞第二武装,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搞“飞地”(即搞所谓农场、生产基地),要警惕他们搞“东南武装割据”.他还告诉两位老帅,那些人虽然想插手军队,但军队团以下是稳定的,他们的手也不是那么容易插进来的.但是部队确也有少数投机分子,跟“四人帮”很紧,还有一些同志是思想糊涂,以为“四人帮”就是正确路线,跟着他们跑…… 粟裕告诉邓小平和叶剑英,有一些领导同志脑子不清醒,热衷拉山头搞派性,拉一些人,打一些人,搞得不好会把这一些人压到“四人帮”那边去. 在汇报过程中,邓小平和叶剑英都听得很认真,他们不时还问一些问题,而粟裕的回答令他们比较满意.在不久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两位军委领导的讲话中都引用了粟裕的一些观点和材料……
  编辑本段公正平反
  中央有关文件中开始提到粟裕受到错误批判的情况,是1987年9月11日.在这一天,由于主管编辑的宋时轮上将(曾任三野 粟裕纪念碑
  九兵团司令)的提醒,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决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物分册“粟裕”条目中加上这样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公开指出了1958 年军委扩大会议对粟裕的“批评”是“错误”的.对此,当时任军委常务副主席的杨尚昆让人向粟裕夫人楚青转达了这样的话:“这件事我已费了很大的劲,只能先办成这样了.” 给粟裕正式平反,是在他去世10年之后.这时,彭德怀,聂荣臻,黄克诚,谭政都已去世,最后阻碍昭雪的力量终于消失. 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和张震(曾任三野参谋长,55年中将,88年授为上将),联名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文章同时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刊登.文章除了对粟裕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外,特别明确指出: “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这篇文章经由南京军区和总政治部先后草拟,总政治部、中央军委、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修改审定,最后由江泽民总书记审阅发出.这个代表中央军委为粟裕正式、公开的平反,虽然来得太迟,但终于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还粟裕以清白高洁,既告慰了九泉之下的先烈英灵,也实现了许多干部群众多年的心愿.这一长达36年的历史公案,至此总算有了一个公正的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