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到清朝的经济政治简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0:25:51
春秋战国到清朝的经济政治简述
春秋战国到清朝的经济政治简述
春秋战国到清朝的经济政治简述
(1)春秋战国: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也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最后秦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土地逐渐私有化.
(2)唐朝:租庸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凋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鉴于赋役沉重,农民铤而走险的历史教训,改革赋役制度,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中的货币比重.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4)清朝:摊丁入亩:171 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人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原因.
1、秦汉时期
基本经济区在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关中平原、晋中南的汾水流域、豫中西部的黄河中游两岸地区.
秦兴起于关中泾渭流域,都咸阳,而西汉定都长安,均地处今陕西之关中平原.西汉时,关中东面的三河地区(河东、河内、河南)渐次发展,经济重心有东移之势,两汉之际,赤眉军战乱,关中残破,基本经济区遂由关中东移至三河地区,故东汉定都洛阳.
东汉时期,三个次级经济区渐形成:淮河中下游、汉水中下游、四川西部.
2、隋至唐前期
基本经济区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南、河北地区. 户口而论,隋代北方六州占全国总户数的76%,其中河南、河北地区占54%;唐天宝年间,北方占全国总户数的55%,其中河南、河北两道占37%.
3、唐后期至宋
基本经济区渐趋南移,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户口锐减,千里萧条,人口南迁,至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南方户口占全国总数的60%弱,首次超过北方,此后差距拉大,不可逆转.至南宋,南方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等诸方面,已全面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元明清时期
基本经济区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其与北方的差距更趋拉大;而政治中心则均在北方,形成二者分离的局面,联系全靠京杭大运河,漕运遂成其经济命脉.此与前代相异,值得重视.
5、基本经济区转移的原因:
资源条件的差异;
开发的早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流动;
天灾人祸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