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人教《天上的街市》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6:22:48
七上语文人教《天上的街市》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七上语文人教《天上的街市》
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七上语文人教《天上的街市》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1、思考:诗歌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何不同?
明确:
天河在民间故事中是王母娘娘用来阻隔牛郎和织女,使他们无法渡过的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在诗中,天河却是浅浅的,而且不甚宽广,很容易渡过.(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浅浅的,不很宽广.)
在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只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诗中却没有这种限制,他们不但可以自由来往,而且可以在天街闲游.
这首诗中描述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富足、自由、幸福.
“美丽”街市、“陈列”(物品的繁多)“珍奇”物品→富足;
“来往”、“闲游”(“闲游”一词能否和“来往”一词互换?——“来往”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蹬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自由;
“那朵流星”→幸福.(“朵”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牛郎织女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由现实展开想象到由想象回到现实形成照应,诗的结构更加完美.
想象(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和骑牛儿来往、在天街闲游的牛郎织女.
想象: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思考: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想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形成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用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用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出人间的污浊、贫穷;用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出人间的冷酷、痛苦.
在诗人那个时代,这样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的不满和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历史剧有《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背景: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之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学医)回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现实,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因此,1921年10月24日,诗人写下这一首《天上的街市》(收入诗集《星空》),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向往的真挚情意和坚定的信心.
3、思考:在黑暗中的人们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的向往是强烈的,从诗中的那些用词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定然在天街闲游”,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来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思考: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
明确:
联想: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相似点:星星点点,时隐时现).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美.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朗读指导:
(1)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声音不宜太大,速度不要太快,要轻松、柔和、舒缓.
(2)要注意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强调.节奏一般按语意段来划分,需要重点突出强调的地方,则读重音.
(3)朗读时要读出这诗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韵味.
远远的 / 街灯 / 明了,
好像是 / 闪着 / 无数的 / 明星(xīng).
天上的 / 明星 / 现了,
好像是 / 点着 / 无数的 / 街灯(dēng).
我想 / 那缥缈的 / 空中,
定然有 / 美丽的 / 街市(shì).
街市上 / 陈列的 / 一些 / 物品,
定然是 / 世上 / 没有的 / 珍奇(qí).
你看, / 那浅浅的 / 天河,
定然是 / 不甚 / 宽广(guǎng).
那 / 隔着河的 / 牛郎 / 织女,
定能够 / 骑着牛儿 / 来往(wǎng).
我想 / 他们 / 此刻,
定然 / 在 / 天街 / 闲游(yóu).
不信, / 请看 / 那朵流星,
是他们 / 提着灯笼 / 在走(zǒu).
(“不甚”重读,强调天河的浅,“牛郎”、“织女”、“来往” 、“闲游”、“灯笼”重读,突出他们的幸福生活,“流星”是作者想象的始发点,所以这些词语都要重读.)
小结:
本诗通过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一街市—物品—人(牛郎织女)一生活.
附:《静夜》
月光 / 淡淡,
笼罩着 / 村外的 / 松林.
白云 / 团团,
漏出了 / 几点 / 疏星.
天河 / 何处?
远远的 / 海雾 / 模糊.
怕会有 / 鲛人在岸,
对月 / 流珠?
提示: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感情基调与《天的街市》差不多,诗中也运用了想象,要注意的是诗人在1920年前后由于在日本留学,经常往返于祖国和日本之间,常有思念国家和亲人的情绪.
5、思考:哪些实写?哪些虚写?突出了夜晚怎样的特点?
明确:
实写: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虚写: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第二节写虚,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突出夜晚的“静”.
“鲛人”:不仅指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诗人自身.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流下眼泪.表达作者淡淡的哀伤、无奈、惆怅的心情,也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心.
6、思考: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象的基础,第二节的想象是对写景的提升和点睛.若没有写景,想象就显得突兀;若没有想象,第一节的景便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
7、思考:此诗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明确:
这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象和联想.(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象的.)
《天上的街市》:对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静夜》:对时代的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及淡淡的哀伤.
思考:《迢迢牵牛星》与《天上的街市》都是写牛郎织女,两者有何不同?
明确:
《迢迢牵牛星》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的悲情,写进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表达了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同情.
《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光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相似性,客观存在)
想象: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存在——不存在)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两者有相似的地方,还必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想象是由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甲事物是存在的,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附:《月迹》贾平凹
写中秋夜几个孩子在庭中喝甜酒,奶奶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呢!” 下面有这样一段:
我们都必须看看那酒杯,果真里面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地,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庭就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赏析:
月亮浮在酒中,酒喝下肚,那么月亮不是也喝下去了吗?于是月亮就在每一个人心里了,想象天真,奇特而富有情趣.
《梦天》唐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鸟.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
老兔寒蟾:指月亮.鸾佩:指仙女.黄尘清水:意为沧海桑田.齐州:指中国.
赏析: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梦中上天,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里,你来我往过着宁静的生活,而下望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诗歌寄予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了冷眼现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