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观察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14:26:59
如何培养观察力
如何培养观察力
如何培养观察力
能力是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的本领.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能力的表现,实施和能动地的发挥,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能力培养任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好化学的保证.
一、观察能力培养的本质属性
观察能力是对事物的有意感知,高于单纯知觉表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属性的本质.
(一)目的性和取向性
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一般是先提出实验目的,然后做一些相关的交待,再进行具体操作的.比如,进行氢气的验纯实验时,应先明确:氢气不纯净,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那么,点燃氢气之前怎样检验纯度呢?然后交待:用试管以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来进行实验,之后再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通过对该实验的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氢气的检验方法.如不强调观察的目的性,可能学生只是单纯地听到实验中两种不同的声响,而没注意观察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无目的、无取向的观察.
从观察的意义和观察能力的价值来看,观察能力施展的目的是捕捉进行思维的信息,引发思维,从而获得概念,认识规律,掌握技能.如氢气的验纯实验本身,就明确和深化了“纯净氢气在点燃时可安静燃烧;不纯净时,因混有氧气在遇明火时可发生爆炸.”认识到进行有关可燃性气体实验时,必须建立的安全意识.这样就强化了实验操作过程乃至各个细节要求,避免忽略“刚刚检验过纯度的试管,如果立刻用它去收集氢气,要用姆指堵一会儿试管口”;“验纯时,酒精灯要远离氢气制取的仪器装置”等.
(二)整体性和系统性
观察能力的表现,并不仅仅是视觉器官的单一活动,而是眼、耳、鼻、舌和皮肤多种感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活动,得到对感知对象的整体反映.比如燃烧时的发光、放热,有时还伴有一定颜色的火焰,生成物的特定气味,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有相应的响声等,这些形成某物质燃烧时的特征.这样,由多种感官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局部构成的整体知觉,体现了观察的能力.观察能力高低,可通过能否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而表现出来,这也?鄄炷芰Φ恼媸敌云分省?/FONT>
二、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讲求方法,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在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培养观察能力的意义,是学生自觉地投入观察训练的前提.学生明确了行为意义,就会避免盲从和被动,增强观察能力的培养效果.如:在银镜反应的实验中,要指出“不注意观察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最后就生不成美丽的银镜”.而当学生的银镜反应实验失败时,也可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强调观察能力的重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还要注意激发观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观察能力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持久性.比如进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验时,一般选用湿的红布条,但要选择颜色鲜艳的花瓣更易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又如: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几何形状,若能将该晶体的形状用投影仪映在屏幕上,经放大几百倍之后,学生观察兴趣就更浓厚.
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处理方法,使被观察的事物和现象鲜明、清晰、突出、强化、是增强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不断改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高观察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对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观察不成功时,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进行引导,不可挫伤培养观察能力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重视演示,准确示范
演示实验本身除了服务于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的目的之外,还是一种示范性的行为.正确的演示实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这样的演示实验也才具有正面的观察价值,并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果教师做实验时几乎是一言不发,只管操作;或者是对待实验漫不经心,自己都不多看一眼.那么,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重要的示范机会,缺乏有利的引导,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提倡边讲边演示,把能力培养纳入演示实验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双基”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包括观察能力的能力培养任务.
(三)具体指导,确定模式
在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要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其中除了课堂教学时,随时提示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之外,还应使学生建立通常进行观察时的一般行为模式.譬如:在对某实验进行观察时,就有如下各模块间的程序体系.
在实验之前了解的实验意图,可决定观察的意图、重点、并确定相应的观察计划.按实验的意图,可分为:概念和原理建立的实验;性质实验;制法实验;鉴定、鉴别实验;分离、纯化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和实验设计等,对上述各类实验进行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制法实验中,主要观察制备和收集的仪器选择和装置中仪器连接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对性质实验,侧重观察反应物、生成物的性状,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有了观察行为的一般模式,就有利于进行计划性观察,提高观察效果和观察能力.然而上述的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观察计划的制定.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应指导学生在观察前制定观察计划,其中包括:目标、取向;程序、要求;方式、方法;反馈、处理.
(四)设问质疑,引导思维
培养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都要求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的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说明观察是一种以有明确意识的思维作为指导的活动,在一定的思维启示和要求下进行的.建立这一活动过程,不应靠平铺直叙的讲述,而应根据思维内容的层次设问质疑,引发观察前的思考和观察的取向及重点.如在学习“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制硫化氢气体的反应物应含什么元素?”当明确了“含有氢元素和硫元素”之后,再分别观察反应物硫化亚铁和稀盐酸时,感知效果就更深刻.还可提出“对物质的实验室制法重点要求掌握什么?”,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前就明确观察行为的取向是“物质—反应—装置”,再进行观察就能做到:准确、有序、完整、细腻,从而提高观察质量.
观察是手段,旨在发现和探索.是要将观察得到的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达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在观察时,学生往往容易被事物的性状和变化的现象所吸引,而停留在单纯的感官被动反应上.这就要求教师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如: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在观察中总要提出一系列问题:“氧化铜是什么颜色的固体?”“为什么氢气通入试管之前要验纯?”“经验纯的氢气通入试管中,为什么过一段时间才对试管中的氧化铜进行加热?”“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物质是什么?”“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还要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至室温?”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技术原理的目的.通过感性知识得到理性的认识.
(五)拓宽范围,充实提高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化学实验之外,还要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努力创设观察机会,接触多种观察现象和情境.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内容和工、农、科技发展的音像资料的选用;制作和应用多种教具、模型、图片、投影片;组织和开展化学课外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扩展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目标中,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哨,是实验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观察能力培养的本质函义和具体内容,不断掌握并探索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可以玩一些游戏如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