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6:06:48
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

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
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

分析对比儒家和佛教对人生价值观念各有什么样的理解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佛教对人生价值
佛教特别重视人的价值.首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成佛的,虽然他教化的对象很广,但是以人为本位,只有人最适宜于探求真理,彻证真理.因为佛教认为宇宙间有较好享受的高级生命,他们不存在脱离苦恼的需要;低级生命如牛马畜生之类,智能低劣,又被人们所奴役,也没有追求真理的可能.只有人是‘万物之灵’,又处在苦乐相等状态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为追求真理去奋斗.人们在各种苦恼交迫的情况下,又都有解脱的要求.所以佛陀教导弟子们要以‘八苦’为师.‘苦’当然是人们所厌恶,但如果因受苦而奋发图强,便可变压力为动力.正像孟子所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逆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要想达到清净圆满的佛陀境界,还要以人身作为基础.所以佛教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提醒人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辜负这宝贵的人身.

另外,我们知道在自然科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关于物质运动最重要的普遍定律之一.它说明能量的形态,虽然可以发生转换,但能量的总和是保持不变的.佛教的轮回学说也可藉此来作比喻说明.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也可转换为另一个形式——低级生命和高级生命的互相转换,其中佛教心理学上所说最深层次的能量——第八识,始终在起主导作用.它含藏的一切染净种子,遇缘便起活动,无始以来,相续不断,推动生命长河的向前奔流.而人正是通过努力向高级生命发展的重要基石.换句话说,要成佛就要从人做起,先要做个好人,贯彻人类应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完成了人格的修养,学佛的基础也就奠定了.

佛教的道德结构可概括为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人们认真实行‘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不偷盗(不偷窃属于别人的东西)、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说假话)、不饮酒(不酗酒闹事).这些戒条十分重要,也十分合理,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杀人、偷盗、乱搞男女关系,国家也要绳之以法.一个信口开河、言而无信的人,或者酗酒闹事的人,都是不受人们欢迎的人.

‘十善’是‘五戒’的开展,从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恶,做到十善:行为上,不杀生而保护生命;不偷盗而勤俭节约;不邪淫而纯洁清白.言语上,不妄语而说老实话;不两舌而说团结话;不绮语而说朴质话;不恶口而说和善话.思想上,不悭吝而广行布施;不嗔怒而难忍能忍;不愚痴而勤修智慧.

但‘五戒、十善’还是个人的道德准则,对一个修菩萨行的大乘学者,佛陀更要求深入世间,无私奉献,‘恒顺众生’、‘庄严国土’,进一步实行‘六度、四摄’等广大法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大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从而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

‘六度’:就是1.以‘布施’度悭贪,不但不贪分外之财,还要以钱财和学问、知识来帮助别人;2.以‘持戒’度放逸,促使人们去恶从善,遵纪守法,造成严谨的生活;3.以‘忍辱’度嗔怒,忍受别人对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并能安忍众苦,与艰苦的环境作斗争,不被种种烦恼所动摇;4.以‘精进’度懈怠,就是大勇无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5.以‘禅定’度散乱,排除杂念,使思维能力统一集中,制心一处;6.以‘智慧’度愚痴,用高度的判断、觉察力量,善巧方便地开展工作,研究学问,把握时代的脉络,学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此外‘四摄’就是从四个方面摄取众生:1.‘布施摄’就是以物质、才能等来帮助别人,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作贡献;2.‘爱语摄’就是和颜悦色对待别人,使别人生欢喜心而受感化;3.‘利行摄’就是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处处代别人著想,热心服务社会,维护社会公德;4.‘同事摄’就是与大家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从以上‘六度、四摄’的道德内容中,反映出大乘佛教立足人间、无私奉献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把这些内容与‘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连结在一起,推动人们心灵、气质的不断升华,有利于形成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真、善、美的和平、幸福境地.它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协调和补充,对社会的安定、繁荣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超越世间而又不离世间的人间佛教思想,充分发挥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佛教学者通过努力实践超越二元对立的绝对真理,追求自我完善,积极开发自性潜在的无尽宝藏,无限扩展新的生命力,掌握自己,利济他人,把小我融化为宇宙全体,共同奔赴光辉的未来,圆满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