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评价三毛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19:31:57
有木有评价三毛的文章
有木有评价三毛的文章
有木有评价三毛的文章
1.浅析三毛作品的风格
三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其作品最主要的风格当属一个字——真.
她的散文取材广泛,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她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赤诚情怀.三毛的这种真诚的情怀构成了她作品主要的风格:真性情.
首先,这种真表现在情感上.三毛用审美的人生态度、赤子情怀情怀书写着自我的人生;以博爱平等之心抒写了纵多小人物;以洒脱而淡泊的个性魅力征服了读者,让读者沉醉在一个洒脱、真性情的世界里.
三毛以她真诚的文字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示在人们面前,其中有她自己的浪漫悲怆的爱情,也有那些平凡小人物的生活.她的感情炽热而真诚,她爱自然爱得浓烈,爱祖国爱得大气,爱人爱得广博,爱生命爱得深沉,爱艺术爱得沉醉,爱文学爱得痴迷.三毛的世界,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真情博爱的世界,三毛的作品,描绘了生活的本色,展现了真性情.真——是三毛作品最主要的风格,也是其作品动人之所在.
2.三毛的散文语言极具特色,对其进行必要的探究有利于我们客观地评价其人其作.三毛将成语、古典诗词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内容信笔化入自己的散文作品,使得其散文语言的文辞雅致,谐趣横生.
3.三毛是极少数以散文名世的当代作家.尽管有好事者揭秘,认为颇有小说成份,但一种作品以什么文体被读者接受,它就对什么文体产生实质性影响.所以依然把三毛归入散文作家.这是一种“行者散文”,武侠是武行者,一如孙行者悟空,因为违法,所以取小说形式.旅行是文行者,一如取经者玄奘,由于合法,所以取散文形式.传统的行者散文是苦的,所以每每苦吟着“不如归去”,现代的行者散文是乐的,所以津津乐道着"不如离去".对于台湾女作家三毛而言,写作构成她独特的生命方式.与那种负有严肃使命感的作家不同,三毛是以自由自在的“游于艺”姿态从事写作的.她所采用的“私小说”文体,在人生经历的写真实录,自我灵魂与生命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更具有女性文体的写作意义.
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检视三毛的笔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且看三毛的自我表白. “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
4.三毛简介
三毛本名陈平,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浙江省定海县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