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外观的句子(一定要比喻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6:24:54
菊花外观的句子(一定要比喻句)
菊花外观的句子
(一定要比喻句)
菊花外观的句子(一定要比喻句)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花瓣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花瓣儿上短下长而弯的“海底捞月”,有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小晶”,这花朵小而白,透明得像水晶一样.“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绿得像碧玉.“一品黄”的一片片花瓣,颜色金黄,肥得讨人喜欢.“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垂下来,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还有“紫气东来”“霞光夕照”“玉芝初放”等名菊,使人爱得不想离开.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活象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无拘无束,仿佛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焉.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有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唯有风尾菊才有这样的奇特的境界.
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
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
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
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
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
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是生活,不要让世俗
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
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
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
.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
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
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
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
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
,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
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
、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
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
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菊颂
正值秋深霜浓、菊花盛开的时节,我怀着浓厚的赏菊兴致,来到了中山公园.
一进公园大门,我便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里:喷水池前,两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数百朵小菊花环绕簇拥,争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东边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黄如金,阳光之下,黄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喷池沿上,开满了闲雅洒脱、多姿华丽的悬崖菊.株株枝条悬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它们肩并着肩,膀挨着膀,神态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开屏,或如银河落地,或若蛟龙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横生.
随着人流,我步入菊展室.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吐蕊,有的似刚出浴,有的尽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丛丛、一堆堆,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一时间,五光十色,满堂生辉.恍惚间,我宛如进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绿牡丹”,花瓣丰腴,色如翡翠,鲜艳欲滴,惹人喜爱;出人头地的“帅旗”,蕊黄叶阔,外金内朱,如初升的朝阳,可称得上菊“军”之帅.与“帅旗”相映生辉的是娇柔妩媚的“静女”,它花瓣如丝,垂发低首,不似“帅旗”风风火火,却娴静优雅,妩媚多情,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耐人寻味的“三乔”,花朵半紫半黄,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看着想着,遐思无尽,流连不舍.色泽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洁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为画家们一再光顾的对象;对颜色奇特而闻名的“墨菊”,“墨荷”,红中带紫,紫中透黑,不断受到摄影者的包围;更逗人喜爱的要数那花色可变的“木兰换装”,初开时呈青莲色,晚间变粉,刚中带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儿气,颇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尔后又悄然还其裙衩的花木兰……
菊花如此多娇!自古以来,人们颂菊、赞菊,有多少诗人、作家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有多少骚人墨客给人留下了关于菊的佳作名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诗词写出了花与人的关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伟大的革命家陈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光辉诗篇,深切表达了革命者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豁达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吟诵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啊!多少年来,菊,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奋进.中国人民养菊、赏菊,更爱菊,不正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执著追求的情怀吗?
看着,走着,想着,渐渐地,从我心底升腾起从未有过的一种感情……
菊颂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天高气爽,一叶知秋.在百花折尽百草竭的秋天,惟有那丛丛秀菊,披着晶莹的露珠,顶着飒飒的秋风,昂首怒放.它绚丽多姿:牙白、嫩黄、朱红,举不胜举;它花姿万千:有的端庄典雅,有的雍容华贵,有的狂舞豪放,有的摇摇欲坠.为此,它得天独厚地受到了历史文人骚客的偏爱.
对于菊,我和它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小时候,经常到农村去玩,那里有一池清亮的水.在池塘边,有一堆烂石.一天我惊奇地发现,在烂石中,居然冒出点点星绿,奇崛而清新.哇!那不正是秋天的使者——“菊”吗?那醉人的绿呀!它不染尘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我曾见过杨柳的新叶,脱不了鹅黄,似乎太淡了;我曾见过“绿壁”,似乎太浓了.而这绿,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在嫩绿的包围中,有点点金黄,如一个高贵的妇人,昂首挺胸.那纤细的根牢牢地抓住土地,一捧贫瘠的土地铸就了它的百折不挠.当天晚上,滂沱大雨由天而降.雷声、闪电声、雨声汇成了一曲强烈的交响.然而,在我的脑里,时时刻刻都浮现出那株小小的菊.那小小的生灵能经受得住这暴风疾雨吗?雨后天晴,我奔了过去.然而,我沮丧了,我失望了.那株小小的菊,耷拉着脑袋,无力地趴在石头上,啊!它来得如此匆匆,去得也如此匆匆.
几天后的一天,我诧异了,它又一次站了起来,顶着那参差不齐的花瓣的花盘,那次的挫折,并没有打消它的信心,反而增加了它战胜困难的勇气.望着这株小小的菊花我思绪万千,我们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遇到挫折,努力拼搏,刻苦奋斗,胜利的曙光终会向你微笑的.如果,从此沧落,那么,生活就好比落入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要以菊花的精神为榜样,勇于挑战挫折,活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来
一枝菊花分外香,花瓣儿张扬的美艳宛如少女的纤纤玉手,纤细而优雅。
我的回答,希望你满意:
1
“我重点观察了‘白呼啸’, ‘白呼啸’洁白如雪,那一朵朵、一株株的‘白呼啸’连在一起,仿佛是一片白云,又似一层层浪峰。我仿佛坐在一只轻舟之中,凌驾浩荡的秋风,拨动双桨,溅起雪白的浪花,耳边呼啸着万顷海浪……”
“红菊花围成一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置身其中,轻轻抚摸,细细观赏。那些红菊花的茎,呈墨绿色,微微弯曲,似乎很神气。当然,最引人注目...
全部展开
我的回答,希望你满意:
1
“我重点观察了‘白呼啸’, ‘白呼啸’洁白如雪,那一朵朵、一株株的‘白呼啸’连在一起,仿佛是一片白云,又似一层层浪峰。我仿佛坐在一只轻舟之中,凌驾浩荡的秋风,拨动双桨,溅起雪白的浪花,耳边呼啸着万顷海浪……”
“红菊花围成一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置身其中,轻轻抚摸,细细观赏。那些红菊花的茎,呈墨绿色,微微弯曲,似乎很神气。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数它的花瓣了,在几片手掌形绿叶的衬托下,一丝一丝,弯弯曲曲,美丽极了。那花盘微微低垂的,更像一个害羞的姑娘,低垂着脑袋,泛红了小脸,默默不语。”
“我发现了一棵深红色的无名菊,它在姿态各异的菊花中是那样矮小,那么不起眼。它没有“绿朝云”那样迷人的华贵姿态,但它美得自然、朴实,也在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最逗人喜爱的要算那‘黄龙戏珠渡金楼’了,它是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巧手将一簇簇黄菊扎成。只见两条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正在争夺一颗龙珠,龙身上的朵朵黄菊,恰似片片龙鳞。龙身后,那人工镶成的袅袅的白云、雾霭,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边走边看,在一股股浓郁的菊花香气迎面扑来之时,我们已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这时,我第一次感到目不暇接,只好摸一摸这一簇,闻一闻那一朵。啊,这里的菊花颜色真多,金黄的、雪白的、粉红的、玫瑰紫的……我流连在似锦的菊花中,诵读着它们的名字,欣赏着它们的风姿。雍容华贵的‘白呼啸’,亭亭玉立的‘绿朝云’,五彩缤纷的‘五彩凤凰’……它们那妩媚的笑脸,婆娑的舞姿,都充满着诗情花意。我完全陶醉在这花香馥郁的花海中。”
2
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及茎、叶都可入药,花朵泡茶饮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热。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制作成工艺花束。并且,它一直是餐桌上人们喜爱的菜肴,屈原就曾经“夕餐秋菊之落英”。初春的菊花芽是和香椿芽、花椒芽齐名的鲜品,菊花菜系、菊花火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功用,较之那些徒有娇艳经不得风雨的娇贵花儿,相去不知多远了。菊花,除有一身傲骨以外,奉献精神也是难得可贵的。人们赏菊爱菊,情所难免。
牡丹雍容华贵,莲荷出淤泥不染,幽兰空谷吐芳,杜鹃高寒绽蕊,各有独自的韵致,倾倒无数爱花人。傲世也因同气味,喜欢什么,还要看爱花人的主观性情,看自身的气质禀赋,看个人的理想品位。天下惜花爱花者甚众,不过我想,喜爱菊花的人应该不算少吧。
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最使人欣赏不够的是它那盛开着的鲜花。爬上山坡,走进公园,迈进庭院,那盛开于凋谢的百花丛中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置身于菊的海洋中,有谁的心不能被陶醉呢?你看它,五彩缤纷,落落大方,争芳奇艳。白的、红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片片弯曲的花瓣,团结紧密,显得高雅纯洁。万紫千红的菊花啊,你羞羞哒哒地低着头,显示出你特有的文静庄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坚强不屈……
菊花,你给九月带来鲜艳,菊花,你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美感。
3
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等,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视为国粹,自古受人爱重。
“春兰兮秋菊,传葩兮代苞……”(屈原《九歌.礼魂》)春兰高洁清雅,秋菊隽美多姿,是上古人民祭祀迎神的圣洁之花。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之品性见美于人。屈原汲汲于修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秋菊之落英”为人格修养之佐餐。餐菊落英还曾引来诗坛一场有趣的公案。宋代王安石《残菊》诗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句,欧阳修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向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反唇相讥曰:“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中国菊花品种之多,难倒了博学的欧阳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于是,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
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真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东篱,成为菊花圃的代称。“昔陶渊明种菊于东流县治,后因而县亦名菊。”(《花镜.菊花》)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里美的意象。
陶菊在历代文人诗词中都被人格化,或赞其品貌,或美其风神,或借以言志:朱淑真“宁可抱香株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黄花》);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寒菊》)她“不与百卉同其盛衰”(宋史正志《菊谱前序》),“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冷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一身傲骨,特别是“晚艳出荒篱”、“伴蛩石缝里”(唐王建《野菊》)的野菊花,生命力更为旺盛。
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所以有“节花”之名。“九”与“久”、“酒”谐音,所以,重阳除了赏菊、登高外,必饮菊花酒,以求延年益寿。宋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日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填了一阕《醉花阴》词函寄明诚,其中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清丽高雅,文雅优美,透出脱俗的人格襟怀。
重阳赏菊自唐宋以来成为风俗,苏州亦很盛。清顾禄《清嘉录.菊花山》记载苏州赏菊之俗:“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千盎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抬……或于广庭大厦,堆叠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明唐寅《赏菊图》,画面上二株长松,前后遥接,间以点点红枫,写出一片秋意。长亭坡间石上,二翁并坐,一人扬手欲语,一人穆坐似聆听然。右侧有石桌,罗列杯盘,一童生火,二童正料理品茗,另一童则捧瓶灌溉。数丛秋菊散植岸边,以朱黄二色点出满园金黄。塘边巨岩用大斧劈,墨色上重下轻,墨气蕴藉,以苔点攒簇石罅暗处,更显苍劲。远处化去,仅在松颠微露峰头,和色点出青峰三四,隐没云际。诗云:“满地风霜菊锭金,醉来还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然趣,千载无人会此心。”
菊花在园林中不仅地栽、盆植,而且大量出现在建筑小品和雕刻图案上。菊花与兰花、梅花和竹通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画家不倦的创作母题。宅园大厅里陈设的清式太师椅靠背上,往往是四把椅子一套,其中就有靠背上分别雕刻着“梅、兰、竹、菊”图案,象征着四君子,以映衬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常常成为组合图案中的吉祥符号,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就成为“益寿延年”的象征等,园林漏窗也不乏菊花图案。
菊花华丽、闲寂的风度十分投合日本皇室贵族和文人墨客的情趣,长期成为日本皇室的象征,平安朝的宫廷贵族、文人墨客仿效中国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赋诗探韵,酒为菊酒,杯为菊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抒发出的归隐情趣,也引起不少古代日本人的共鸣,他们在园林中广植菊花,以营造野趣。在江户初期画家菱川师宣所画的《余景作庭图》中,有一园画满菊花,并注明:“此名为菊水之庭……池之周围结菊篱以植菊,以陶渊明之诗心而作。”
菊花能却老延龄。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南阳郦县有甘谷,谷水甘美。其山有大菊,水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复穿井,悉饮此水,上寿百二、三十,中百余,下七八十者,名之大天。菊花轻身益气,令人坚强故也。”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百草经》列菊花为百草上品,名医陶弘景说菊花主治“风眩,能令头发不白”。中医把菊花看作为一种神经强壮药和清凉解热药,认为它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对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四肢麻木,以及感冒、喉咙疼痛等缓解效果明显。《澄怀录》载:“秋采甘菊花,贮以布囊,作枕用,能清头目,去邪秽。”菊花还是空气“卫士”呢!
文人爱菊、种菊蔚为风气,历史上艺菊专书近40种,宋刘蒙、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范村菊谱》,明黄省曾《艺菊书》、陈继儒的《种菊法》,清陆廷灿的《艺菊志》等。
我很喜欢花,尤其是菊花。
夏姐姐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离开了,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用一支美丽的画笔,把枫树染红了,把小草染黄了;她又施展她那神奇的法力,使菊花在秋风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
平原公园每年的秋季都要举办菊花展览,展览期间俨然就是花的海洋。
瞧!那一朵粉红色的菊花昂首挺胸,豆芽似的花瓣紧紧簇拥在一起,远远望去,既像一个小绒球,又像一个大家族围坐在一起商议什么事情。再瞧那儿,一簇簇菊花堆在一起,在听秋风老师为她们讲故事呢!看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坐得端端正正的,大概都想得到秋风老师的表扬吧!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陈毅爷爷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收起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
全部展开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2. 古今吟菊的诗词歌赋,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有的吟其色,有的赞其姿,有的歌以咏志,有的借景抒怀,美不胜收。在众多的吟菊诗人中,陶渊明自然独占鳌头。
据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悬挂枝头,挺然不落,依旧含香吐芳。陶渊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家位于庐山下的栗里村。每到秋来时节,南山坡上,到处绽开野菊,竞艳争芳。他十分欣赏这“秋菊有佳色”,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常一个人自斟自饮。“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尽自己自由舒适的生活情态。那其中《和郭主簿》一首中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菊迷陶渊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在重阳节穷得没有酒喝,只好在园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来吃,这时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来了,这故事就叫“白衣送酒 ”。陶渊明每日每夜都劳作于山间野地,他用斧头斩去杂草,斩去心中万般苦闷,这才惊觉,自己原本是南山的儿子,菊花的朋友。他耳不闻是非,于是省气;口不评是非,于是省心。这才有了《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3.《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吟菊》诗: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凌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4.黄巢的《题菊花》,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5.宋代重阳咏菊花词也是汗牛充栋,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老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还有其他一些,上面是比较著名的。
回答:2005-10-27 08:39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10条评论...其它回答 共1条回答评论 ┆ 举报
超级大豆
[圣人]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诸如
屈滋兰九畹,陶令采菊东篱,谛仙醉卧花荫,老杜对花溅泪,林逋子
鹤妻梅……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
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
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
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在遭谗被逐后,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
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表明了屈原洁身自好、永远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东晋大诗人
陶渊明向往大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归故园,慨然赋《归去
来辞》:“三径犹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一出,便被后人誉为“黄花风神”。“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
那菊枝摇曳的篱笆小院,几乎成了文人雅士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孤高
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如唐人元稹诗云:“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
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极妙地道出了诗人
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让人感悟到了那种特殊的爱菊之情以及
对菊花历尽寒霜而后凋的高洁气质的赞美。
菊花,那种经风霜而不凋的坚贞品格尤为诗人钟爱,“宁可枝头
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晚节留香,为人称道。唐太宗李世民在
他的《赋得残菊》诗中还以新颖的构思,对“香浓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园花飞碎黄”的即将凋谢之菊,发出了“还将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的感慨,既赞扬了残菊风姿不减,余香犹在的顽强生命
力,又对来年复荣充满了信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自汉初起,人们还每逢九九重阳,
同亲朋好友或家人一起食菊糖,饮菊酒,将菊花插于鬓角之上,以祈
长寿如意,兼以谈诗论文或漫话家常,别是一番情趣。魏人钟会《菊
花赋》中道:“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露。于是季秋初月,九日
数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百卉雕瘁,芳菊始荣,纷葩晔晔,或黄
或青。”极生动地描绘出了秋菊的争奇斗艳以及九九重阳的喜庆气氛。
郑谷诗云:“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丛丛秀菊,带着晶莹的晨
露,散发出缕缕清新淡雅的幽香,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而欧阳修却认
为饮酒赏菊乃是人生一快事:“霜林落后山净山,野菊开时酒正浓”、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咏尽秋日佳趣。
同是咏菊,我们却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里体味到了另一
种意境和艺术风格。他深深为菊花“蕊寒香冷蝶难来”而惋惜、而不
平,由此发出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感慨。而另
一首咏菊诗则更加激越、豪壮:“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位古代英雄的心中眼里,
满城凌寒傲霜的菊花,就是千千万万身披盔甲的农民起义军战士,散
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豪迈粗犷,占尽秋光,展示了农民起义军
攻占长安、扭转乾坤的胜利景象。这两首诗将赏菊与推翻封建王朝的
远大抱负连在一起,感情豪迈,想象新奇,意境瑰丽,可谓前无古人。
为抗金南征北战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戎马倥偬之际不忘赏菊,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秋夜,策马去池州翠微事赏菊,写下《池州翠微享》
动人诗篇。以后,人们把岳飞观赏过的大贡菊命名为‘帅旗”,至今
在菊花品种中独树一帜,号称“菊中之王”。
而借菊寄情的诗歌,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醉花荫》
词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将缠绵相思怨别之情,通过赏菊咏出,令人回味再三。
“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秋意渐浓,当你在路旁
篱下、田野山崖,看到那在寒风中摇曳吐艳的枝枝黄花,你是否也会
被自然界中那弱小而顽强的生命所震撼、感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