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马哲论文题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急用,大概50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21:35:56
求马哲论文题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急用,大概5000字左右,
求马哲论文
题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急用,大概5000字左右,
求马哲论文题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急用,大概5000字左右,
“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83年3月,社会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永远停止了思想,英国的《泰丅晤士报》刊登了一块小讣告,《泰丅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可见在当时马克思的逝世并没有引起关注.可是,在他去世之后的世纪中,他获得了很少有人所具有的世界声誉和影响.就在本世纪初的2000年,BBC的一档节目发起对二十位世界著名思想家的评选,收到了三万名听众的投票,其中,马克思名列第一.
恩格斯比马克思多活13年,他保留着马克思的档案,编辑了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手稿.作为一名天才的通俗化者,恩格斯通过系统整理和澄清他已故朋友密集的、有时是含混的文本,给马克思主义打上了自己的印记.然而,随着这种通俗化以及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群众运动,这个学说本身不得不通俗化和庸俗化,以适应其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对马克思手稿的零星的、往往带有政治动机的出版,也进一步阻碍了马克思的思想遗产.所以后来在1932年和50年代之后陆续发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时候,我们对马克思的看法有了重新认识.
随着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胜利,马克思的政治足球很大程度上为苏联所有.实际上,列宁为马克思主义补充了先锋队政党和帝国主义学说,实际上,当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时,他们在马克思那里找不到现成的指导,列宁和他的伙伴不得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创造.这种创造伴随着1989年底的政治事丅件宣告破产而画上了句号.
历史给了我们新的机遇,或许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才有条件去全面客观的理解马克思.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意识形态问题,是目前学界的一个热点.意识形态是近代才开始有的.因为在古代,民众基本不允许参与政治系统,政治活动局限于一小撮统治阶级,这些人也没有必要动员民众参与政治活动.但是,近代以来,政治家觉得越来越有必要动员民众来支持自己的政见或参与某项政治活动.时至今日,每一个现代政治系统都是鼓动性的,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政丅府动员民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马克思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说,把马克思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最大思想家也不为过.意识形态这个术语被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的功劳.马克思有一句著名的话:“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为那些控制着经济生产和分配的人,也调节着观念的生产和分配.“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确定的我们说,并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意识形态,然而,那些服务于掩饰社会矛盾的观念,隐瞒了社会和经济关系的真实本性,从而服务于社会中的社会和经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作辩护的观念,是意识形态.比如,马克思对那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看法:生产关系中固有的剥削和不平等被流通领域中的自由交换的表象所掩饰,由此产生了“自由”、“平等”等典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关于意识形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但是它并不是和上层联系而是和下层联系着的,也就是说,和物质社会、和阶级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既包括意识形态,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马克思称它为“自由的精神生产”).例如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认为要正确理解历史,必须“既理解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也理解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
那么,我们关注的是,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思想的对立存在.意识形态它首先主要是一个政治术语;第二,意识形态包含了对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也就是说:它提供希望;第三,意识形态是行动导向的;第四,意识形态是群众取向的,所以通常以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简单术语来陈述.虽然马克思的思想本身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因素,但某些区别是很明显的:马克思的思想是深奥的,它试图穿透历史的表层,探究历史本身的底蕴;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则是简单的、浅薄的,是一种建立在对世界的粗俗的唯物主义解释之上的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实际上基本上是恩格斯创建的,恩格斯正是把马克思意识形态化的第一个人.第二,当你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经常会被作者尝试与读者直接进行思绪交流所打动,而意识形态则只是单调统一的宣传.第三,马克思的思想本身对意识形态进行着反思,而作为意识形态,它不会对自身进行任何思考.
(二)马克思已成经典
什么是经典:
经典是大众信仰.人类文明浩淼长河,沉淀下许多经典,这些都是经过漫长时间淘汰遗留下的遗产.这些经典经过历史的祭奠,变得神圣起来.我敢保证,一幅经典的世界名画一定不会让每个人都喜欢,一部文学经典也不可能是每个人都爱读.但它是经典.比如你不喜欢韩寒的某部最新作品,你可以斥之为一塌糊涂;但如果你不喜欢《红楼梦》,你就不能胡说了,你会说“我可能都不太懂.”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假如我们发觉周围的人都与自己意见相左,他会很不自在,哪怕他真的是对的.或许有很多人都在问:“蒙娜丽莎美在哪呢?”但在重要场合你们一定不会这样说,不是么?
经典是一种交流语言.学术经典是学者讨论问题的一种交流语言.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尼采是哲学家讨论哲学的语言;亚当·斯密、凯恩斯是经济学家讨论的语言;汤因比、斯宾格勒是历史学家讨论的语言.不懂这些语言就不能进行学术交流.
总之,柏拉图、康德、马克思、尼采都好比是人类文明万神殿里的一尊尊神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们,反对他们,甚至绕过他们,但你绝对不可能无视他们.你可以不喜欢莎士比亚,就像托尔斯泰那样,但你绝对忽视不了他,任何故意的无视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吹毛求疵只能是舍本逐末.
(三)我们需要马克思
1989年,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以及几个月后苏联国旗黯然地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似乎马克思也要随之失败了.弗朗西斯·福山乐观地宣布:未来世界将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一统全球的时代,历史的终结行将到来.可是现在我们看来,人类的苦难并没有结束.很多新的矛盾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似乎现在的世界正朝着越来越不安宁的方向发展着.失业;对无家可归的公民参与国家的民丅主生活的权利的大量剥夺;在自由市场的概念、规范和现实方面矛盾控制的无能;外债和其他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和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世界范围的黑手党与贩毒集团;国际机构的效力等等.马克思的一些理论,似乎在解释现代社会的这些问题的时候还异常深刻.一些有责任感的学者开始从马克思那里受到各方面的启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列奥塔的利比多经济学,包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分析,拉克劳和莫芙的反政治霸权的政略,赛义德的东方学和文化帝国主义批判,詹姆逊的文化政治诗学等,都从不同方面解释着我们这个问题重重的世界,这些理论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够看到马克思深远的影响.
只要这些问题存在着,那么马克思的学说就永远有着最现实的意义.
这是马哲吧吧主写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