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我知道了.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8 08:43:04
什么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我知道了.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什么是"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我知道了.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什么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概念我知道了.它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第一种: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个定义似乎很难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么实际的内容,但是请相信,这个定义是能反映其内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义了.这一点,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学的内涵和外延,才会明白.下面详细解释这一定义.
先打个比方,一把直尺插进水里,你的眼睛看见那把直尺是弯的.但是,你关于直尺的知识与你的光学知识告诉你:直尺不是弯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见它是弯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这就是你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们可以想,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样,不是把它的本质正确地呈现给了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对它的本质一无所知或有所误解?所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回答,比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某种观念、精神,世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等等.
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还有它广义上的含义.既然说,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研究世界本质的,那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如果说有能力,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
对于前一个问题,有人回答说:“我们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质.”(可知论)有人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不可知论)对于后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
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
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而开头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定义,指的就是这个.“实在”指的是事物被现象掩盖了的本质(其实没有不被掩盖的本质,这种说法本来就欠妥,此处这么用乃是便于理解),人们通过一个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但是人类的认识是发展的,许多过去认识到的“实在”被新的科学发现证明也只是现象,因此人们必须思考,一个事物存不存在终极的实在.有认为存在终极实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论的;也有认为认识是不断发展,不存在终极实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终极实在,人类能不能掌握这个终极实在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掌握了,就等于掌握了宇宙根本规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学性.
因此,简而言之,大概可以这样认为,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的学问.它是高于物理学的,物理学研究现象及规律,而形而上学研究其存在及实质.
第二种:
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著作里,“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
先说个古老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鸡,就是先有蛋.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在这里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鸡,那么这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呢?如果先有蛋,那么这个蛋是怎么生出来的呢?
科学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鸡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鸡,蛋,也不是从来就是这样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形态的.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完成了一个“对立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那种思维方式,叫做“知性思维”,也可以叫做“形式逻辑思维”,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两难处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乱的答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个著名的二律背反(也就是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他的两个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指出这个问题.他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理性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
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
与辩证法相对的那种“知性思维”,则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学”.列宁、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个用法,所以,中国的政治课本上,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依然是第二种解释.然而,学术界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时,一般是采取第一个含义.
其实形而上学看似不相干的两个含义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如果循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研究存在本身,而不考虑其外在和暂时的表面现象,研究者很容易就会陷入孤立、片面.因为显而易见,离开了人的社会不是社会,离开了社会的人也不是人,任何人想抛开“人”去研究社会的本质,除了陷入孤立、静止、片面(即形而上学的第二种含义),还能得出什么呢?可见马克思当年使用形而上学这一“历史悠久”的定义来描述与辩证法对立的“孤立、静止、片面”是有道理的.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全部展开
形而上学可以理解为:对终极实在的研究。
形而上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就叫做“本体论”,也就是狭义上的形而上学。
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广义上说,研究超越感性经验存在的学问,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学。
收起
你好!
请参详:http://baike.baidu.com/view/7583.html?wtp=tt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形而上学即metaphysics,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physics是指物理学,而词头meta也有“源”的意思,所以亚里士多德也称之为“第一哲学”,是相对于其自然哲学而言,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一切学问的基础。后代人也通常将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概念等同起来。
上述是西方哲学的观念,按照中国哲学的观念,《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形而上”是指“道”,“道”又是指“道可...
全部展开
形而上学即metaphysics,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physics是指物理学,而词头meta也有“源”的意思,所以亚里士多德也称之为“第一哲学”,是相对于其自然哲学而言,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一切学问的基础。后代人也通常将哲学与形而上学的概念等同起来。
上述是西方哲学的观念,按照中国哲学的观念,《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即“形而上”是指“道”,“道”又是指“道可道,非常道(孟子)”,用现代话通俗地说,即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
如果你的提问是教科书上(中国马克思哲学)的问题,形而上学,即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源。它的特点是⑴科学性,⑵抽象性。它的局限性体现在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3、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