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人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路线从A地向B地出发,已知A地到B地的路程为S,已知甲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乙前一半时间以v1的速度走,后一半的时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1:35:40
甲、乙两个人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路线从A地向B地出发,已知A地到B地的路程为S,已知甲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乙前一半时间以v1的速度走,后一半的时间
甲、乙两个人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路线从A地向B地出发,已知A地到B地的路程为S,已知甲以v1的速度走完
前一半路程,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乙前一半时间以v1的速度走,后一半的时间以v2的速度走完全程.1.求甲用去的时间X,乙用去的时间Y.2.判断甲和乙谁先到达B地.
甲、乙两个人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路线从A地向B地出发,已知A地到B地的路程为S,已知甲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乙前一半时间以v1的速度走,后一半的时间
a=v1,b=v2
设总路程为S,
(1)甲用的时间:X= (s/2)/a+(s/2)/b
已用的时间:
根据(Y/2)*a+(Y/2)*b=S
解之得 Y=2s/(a+b)
(2)甲的平均速度是:S/((S/2)/a+(S/2)/b)=2ab/(a+b)
乙的平均速度为(a+b)/2
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
=2ab/(a+b)- (a+b)/2
=4ab-(a+b)^2/(2a+2b)
=-(a-b)^2/(2a+2b)
物理题目?
a=v1,b=v2
设总路程为S,
则甲的平均速度是:S/((S/2)/a+(S/2)/b)=2ab/(a+b)
乙的平均速度为(a+b)/2
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
=2ab/(a+b)- (a+b)/2
=4ab-(a+b)^2/(2a+2b)
=-(a-b)^2/(2a+2b)<=0
所以 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0
全部展开
a=v1,b=v2
设总路程为S,
则甲的平均速度是:S/((S/2)/a+(S/2)/b)=2ab/(a+b)
乙的平均速度为(a+b)/2
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
=2ab/(a+b)- (a+b)/2
=4ab-(a+b)^2/(2a+2b)
=-(a-b)^2/(2a+2b)<=0
所以 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0
所以甲平均速度<=乙平均速度
只有当a=b时,两人同时到达;如果a不等于b,则乙先到达。求采纳
收起
guan关键是你 V2 跟V1到底哪个块点呢
甲用时间(S/2)/V1+(S/2)/V2
乙用时间2S/(V1+V2)
2S/4V1 + 2S/4V2 比较 2S/(V1+V2)
如果V1=V2则相等 如果相差乙比甲先到,且越相差大 乙比甲就越快到。
本题已知条件很多,所以第一问不难;至于第二问,可以用代数法、几何法或物理法来解决。
代数法:就像楼上几位所说,根据物理公式列方程求解;
几何法:画出甲、乙二人的 s-t 图像;可以发现:当 v1 ≠ v2 时,图中必然出现一个 “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必然至少有 3 个顶点位于 “横线” s = S 之下——这条横线就代表目的地:B 地;通过分析第 4 个顶点与直线 ...
全部展开
本题已知条件很多,所以第一问不难;至于第二问,可以用代数法、几何法或物理法来解决。
代数法:就像楼上几位所说,根据物理公式列方程求解;
几何法:画出甲、乙二人的 s-t 图像;可以发现:当 v1 ≠ v2 时,图中必然出现一个 “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必然至少有 3 个顶点位于 “横线” s = S 之下——这条横线就代表目的地:B 地;通过分析第 4 个顶点与直线 s = S 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甲、乙二者谁先到达。
物理法:就像楼上几位所说,因为二者路程相同,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平均速度。因为平均速度是 “总路程” 与 “总时间” 之比,所以可以根据 “瞬时速度” 在 “时间” 或者在 “路程” 上的分布,来定性地分析平均速度。可以直观地认为:
平均速度,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所有 “时刻” 上的 “瞬时速度” 的平均数——可理解为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之和除以全部的 “时刻” 个数;或者是:所有 “位置” 上的 “瞬时速度” 的平均数——可理解为每个位置的瞬时速度之和除以全部的 “位置” 个数。——因为时刻和位置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按时刻分析和按位置分析,都可以。
因为是所有 “时刻”(或 “位置”)的平均数,所以最终结果和 “时刻”(或 “位置”)的总个数,即总时间(或总路程),无关。简单来说:
“较大的瞬时速度” 所占据的 “时刻” 越多,其平均速度就越大;“较大的瞬时速度” 所占据的 “位置” 越多,其平均速度也会越大。
对于本题,v1 = v2 时很简单,所以这里只分析速度不等时的情况:
【按时间分析】
(1)甲:大、小速度各占一半的 “路程”。路程相同时,“大速度” 所用的 “时间” 必然 “小于” “小速度” 所用的 “时间”,所以:甲必然有 “不到一半” 的 “时间” 是采用 “大速度” 运动的;
(2)乙:恰好有 “一半” 的 “时间” 是采用 “大速度” 运动的。
显然:
不到一半的时间 < 一半的时间; ①
所以,乙的平均速度要比甲大。
【按路程分析】
(1)甲:恰好有 “一半” 的 “路程” 以 “大速度” 运动;
(2)乙:大、小速度各占一半的 “时间”。那么 “大速度” 所经过的 “路程” 必然大于 “小速度” 所经过的 “路程”,所以:乙必然有 “超过一半” 的 “路程” 是采用 “大速度” 运动的。
显然:
一半的路程 < 超过一半的路程; ②
所以,还是乙的平均速度较大。
本题的结论说明一个道理:总路程相同时,按 “时间” 平分,比按 “路程” 平分所得的平均速度大。其实:
不管总路程和总时间是否相同,按 “时间” 平分,总是比按 “路程” 平分所得的平均速度要大。——上面的分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考虑到总时间和总路程不相等的情况,所以,上面 ①、② 两不等式并不是对实际的时间和路程进行比较;而只是比较 “大、小两种速度” 在相应过程中所占的 “(时间或路程)比例”(不到一半即小于50%;超过一半即大于50%)。这已经足够了——影响 “平均数” 的不是数据的总个数;而是不同数据所占的比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