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8 10:15:41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一、消息的写法
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是大众传播媒体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
(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
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要想将消息写得短小精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善于抓问题和分析问题,写稿时主题一定要集中,材料要精选,结构要紧凑,语言要精确、简练.写好后要精心修改,至少要阅读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做到精益求精.另外新闻要“一事一报”,这是使新闻短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事一报”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新闻报道一件事.
2、语言生动简洁
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人读.如1998年3月30日《中国小记者报》以《人大代表议国事,小记者采访展风采》为题在一版上刊登了一组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的文章和照片,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短小精练,语言生动、感人,很受广大小读者的欢迎.
3、“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因此人们接触到一篇新闻稿时,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读报时主要是想了解当天或新近国内外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牵涉到什么人,结果又是怎样等等.如果不把这些主要内容开门见山地写在新闻的开头,就不大容易促使读者读完这篇新闻.
写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资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它是消息写作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大家知道,任何精彩的文章,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消息当然也不例外.消息的开头部分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新闻学上称之为“导语”.
新闻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而有的短消息不分段,其导语便是开头的第一句话.有的消息开头部分的段落很简短,则导语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是复合导语.这时,它的第一段称为导语,第二段或第二段以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有人认为写好导语,是写好新闻的一半.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导语的写作方法.
1、叙述方式导语的写作 为了使导语精彩醒目,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稿件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写法.多数情况下,新闻导语采取的是叙述即陈述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叙述方式导语写法比较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方便,所以,它就成为导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了.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 写导语除了用叙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描写的方式.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这种导语所描写的形象是客观事实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见闻式导语”.这种导语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
比起叙述的方式的导语来,描写式导语运用时受到的限制要多一些,运用范围不如叙述式导语那样广泛,所以,要想写好描写式导语,就得花一番功夫,要抓往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描写要切合新闻写作的要求.会议新闻报道很少采用这种写法,在现场目击式报道中,导语里进行描写的情况比较为多见.所以,要以简洁的描写唤起读者的现场实感.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 新闻报道以客观叙事为主,但也不排除在叙事过程中画龙点睛式的说理.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议论式导语有三种形式:
(1)评论式 评论式导语往往在导语中直接点评或评价新闻事实.评论要少而精,最好是一句话.
(2)引语式 引用要人、权威或群众的话来开篇.采用引语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所引的话,本身就是重要新闻;二是借他人之口,来评价、引带新闻事实.在使用引语式导语时应做到:所引的话应精彩、生动、富有新意,能牢牢抓住读者;所引的话要精练,要真实,符合原意,应和报道题目紧密相关.
(3)设问式 设问式导语是以设置疑问开头的导语,吸引读者的注意.
总之,写导语要注意简练,段落要短,导语不能长于四行,愈短愈有力量;导语要能点出文章的主题和思路;要讲求修辞.千万记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没必要写第二句话了.所以修辞极为重要;要灵活掌握导语,不断出新;写好导语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写进新闻稿件的却往往不光是事实,是新近变动的情况,同时也包括某些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什么是新闻背景材料?简单来说,有关新闻事件历史和环境的材料就是新闻背景材料.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可以用来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给人们知识和趣味.所以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会使新闻内容丰富、充实、饱满,增加新闻的情趣,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增强可读性.在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 新闻报道中交代背景,这是在一般情况下的写作要求.至于是否每条新闻都要写上背景,那倒不一定了.具体到一篇稿件中是否需要交代背景,要因事而论,因稿而定.有的新闻报道简单明了,就不必再交代背景材料;有的新闻事实较为复杂,就需要交代背景材料.
2、交代背景要紧扣主题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应该是与新闻事实直接有联系的,不能离开新闻事实.背景的叙述要为表达新闻事实服务,要突出新闻主题.如果起不到这个作用,那便是多余了.另外,有些背景材料虽然与主题有关,但却是人人尽知的,这样的背景材料尽量不用.
3、交代背景不宜多 背景材料终究是新闻报道的从属部分,而不是主要内容.因此,新闻背景通常不宜写得太多,在份量上不宜超过新闻事实,以免主次颠倒,喧宾夺主,转移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4、背景材料要写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背景材料要力求写得生动活泼,做到把背景交代与现场活动联系起来.增加新闻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另外,背景材料可以写在导语中,可以写在正文中,也可以写在结尾部分.
二、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 通讯的种类
在谈通讯写作时,首先要知道通讯的种类.按照习惯,人们把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四种.此外还有速写、侧写、见闻、采访札记、记者来信等.大多可归并到以上相应的四种通讯类型中去.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新闻的一个品种,同消息一样都是向广大读者报道事实.
通讯有以下特点:1、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 通讯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情况时,一般要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对一些重要的环节和情景,要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比起消息报道来,通讯报道比较详细、深入、具体.2、通讯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文体. 通讯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几种.这几种表现方法可根据通讯的具体内容,灵活动用.形象化地写人记事,以情动人,是通讯表达方式的一个特点.3、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通讯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往往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通讯显得灵活、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另外,通讯和消息一样,必须具备各种基本要素.然而,通讯又不同于消息.在传播时间上,它有着比消息宽松的要求;在内容上,具有消息所难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那种简单新闻消息中所没有的背景材料.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它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历史,若干年后,人们重读这些通讯,可以重温当年的历史片断.
(三)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这类通讯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特别是一些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为内容的通讯,常常占有报刊的主要篇幅.人物通讯所报道的人物具有特定性,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既可以是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但以正面人物为主.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 人物通讯不同于人物传记,人物通讯有新闻性,它报道的人物,要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面貌.因此,在写作中,一方面,要努力挖掘人物身上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典型、报道典型,使通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写人物通讯的关键是写人,如何把人物写活是人物通讯的重要任务.要把人物写活,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一般来说,人物的特点越鲜明,人物的形象就越生动.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要精选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没有典型的材料,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人写活.
3、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 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是人物通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4、人物通讯有两种写法 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这样的人物通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间跨度大,所用的材料比较多,一般情况下篇幅也比较长.还有一种写法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对人物的精神、特点,作一些侧面的报道.这类通讯又被称为“速写”或“侧记”.
(四)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顾名思义,它是以重大的或不同寻常的事件为报道内容的通讯类型.
事件通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因此,事件通讯主要是报道事件,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往往有头有尾、有情节、有细节.即使篇幅短小,也要把事件说清楚,使读者读后对事件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事件通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叙事文体.叙事,是它的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事件通讯的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不是为叙事而叙事.
2、叙事要清晰
(1)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 事件通讯是报道真实的事件.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叙事要清晰,首先是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如果交代得不明白,叙事丢三落四,或是该说清楚的地方,说得含含糊糊,读者看后心里尽是些问号,那么就收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了.
(2)叙事线索要清晰 向读者叙述一个事件,要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由于各个事件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点,因此先记叙什么,后记叙什么,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来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动笔之前必须周密考虑好的.如果叙事线索不清,叙述颠三倒四,人们读了就会迷惑不解.一般说来,一篇事件通讯总要有一条主要的清晰的叙事线索.这样,即使事件错综复杂,曲折多变,但有线索在手,仍会排列有序,衔接有方,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个完整的印象.
3、叙事要生动 首先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写事件通讯,要注意避免记流水帐,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如果从头到尾总是一个劲儿,就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次要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事件通讯,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内容丰富多彩.所以要把事件写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发生的境地,并像亲眼看到似的,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4、在叙事中写好人物 不论是记叙大事还是小事,事件通讯一般都要写到人,因为事与人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事带人,即将事件的发展作为主线,用主线串连起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细节三方面刻画人物,烘托事件,以确保事件通讯见事观人.一要选好人物.要选择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来写.二写人物要注意精练.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富有特征意义的事迹,作简单的描述,不能像写人物通讯那样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对人物进行精雕细刻.三写人物要生动形象.事件通讯中把一些人物写活了,也就有助于把事件写活了,因此描述要具体形象.
(五)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
1、通讯的语言应朴实无华 通讯再现所报道的事情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渲染和夸张.这就要求记者抓住能反映通讯主题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它们生动地描述出来.
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 要使通讯的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通讯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读者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通讯所表达的意思.
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 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既能使通讯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通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
4、浓郁的感情色彩 一般说来,通讯的语言比新闻的语言带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排比句,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议论加抒情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能表达出作者的鲜明的爱憎感情.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真实)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时效)性上不及消息,但注重( 准确)性和生动性。\x0d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r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真实)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时效)性上不及消息,但注重( 准确)性和
通讯这种题材与消息相比需要报道故事的情节细节,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尽管在(时效)性上不如消息,但注重故事性和(真实)性
《真实》,准确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全部展开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
(4)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实例〉: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姜圩路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平台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写好细节。写好细节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1.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
2.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3.单一性。单一性的特点是由针对性与时效性所决定的,即在评述社会现象时,目标比较单纯,重点尤为突出。社会评论通常是“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针对一件事、一种情况或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
4.大众性。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二)新闻评论写作要求:
一是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二是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第一,真实;第二,准确;第三,充分;第四,典型。
三是由事入理,理从事出,事理相融。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
四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三、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一)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前面我们曾分析过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具有的两个优势,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对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主要原因是练得少。
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
平凡事件中见不平凡。
三是投稿经验不足。
报刊媒体栏目设置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
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
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① 模仿着写。所在大家、名人必经的一条路。
② 虚心请教。不要怕给别人添麻烦。
③ 多与上级机关沟通 。
④ 关注报纸专版、专栏的变化。新专栏的开辟,通常还没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稿件采用率高,对于有一定新闻稿件写作能力的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⑤争取到上级机关短期帮助工作的机会。
⑥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
阅读(830)|评论(0)|收藏(0)|打印|举报
(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中国文学的长篇巨作是从元曲开始的,以前唐诗宋词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篇幅相对较短,且通篇精悍。元曲及明清小说的涌现,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就是“虎头、猪肚、豹尾”理论的出现。所谓的“虎头、猪肚、豹尾”理论,就是指创作者通常在开篇与结尾上下大功夫,以求得开篇吸引眼球,结尾震憾人心的效果。而中间部分则写得比较随意,不仅不是很讲究字词的斟琢,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也比较散漫。这样安排,主要是与长篇曲牌及小说的篇幅过长的原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几乎是耗尽一生精力写一篇小说,但也还有“猪肚”出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8.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9.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0.欲擒故纵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欲擒故纵”。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1.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2.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收起
准确、文学性上能够有一定的价值
通信:报道消息的文章。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我现在要说的,不过那通信里的必须指出的几点。” 徐铸成 《报海旧闻》十六:“《大公报》先后刊登农村调查通信、旅行通信、旅行写生以及由 长江同志 主持的战地通信。
新闻的分类
1.消息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消息又有报刊文...
全部展开
通信:报道消息的文章。 鲁迅 《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我现在要说的,不过那通信里的必须指出的几点。” 徐铸成 《报海旧闻》十六:“《大公报》先后刊登农村调查通信、旅行通信、旅行写生以及由 长江同志 主持的战地通信。
新闻的分类
1.消息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消息又有报刊文字消息、广播消息(口播和录音新闻)、电视消息(口播和声像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分,消息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2.通讯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它和消息均是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是记者的常规武器。通讯也分报刊文字通讯,广播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等。从表现形式和内容来看,通讯也可分成多种类型。
3.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断、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新闻特写有报刊文字特写、广播特写和电视特写。
4.深度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一般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各种新闻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的溶合往往更适合于作深度报道。
收起
通讯,新闻的一种形式,需要报道( 真实)的情节、细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 时效)性上不及消息,但注重( 准确)性和生动性。
蜡烛 通讯分什么和什么,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什么,还要较多的采用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