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穆好学翻译(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7:29:32
朱穆好学翻译(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
朱穆好学翻译(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
朱穆好学翻译(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
朱穆(100~163)字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桓帝时任侍御史.感时俗浇薄,作《崇厚论》、《绝交论》.永兴初,出任冀州刺史,镇压起事灾民.后触犯宦官,罚作刑徒,因千人上书为之鸣不平,赦归.居乡数年,复拜尚书.上书请除宦官未成,忧愤死.
朱穆自幼即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而著名,由于精力专注,或丢失衣冠,或跌落坑中,亦不自知;年50岁时还向同郡隐居武当山教授经传的赵康奉书称弟子,为时人所称服.朱穆为人耿直有韬略,20岁举孝廉,后拜郎中、尚书侍郎,被人称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范晔:《后汉书》卷43《朱穆传》)顺帝末,从大将军梁冀,为典兵事,甚见亲任.桓帝即位,升任侍御史,不久再迁议郎,与边韶、崔寔、曹寿等共入国史馆东观撰修《汉纪》,作《孝穆、崇二皇及顺烈皇后传》,又增补了《外戚传》及《儒林传》.桓帝崇尚敦厚,朱穆遂作《崇厚论》,呼吁重德教;又著《绝交论》,倡导交往以公.永兴元年(153年),冀州发生严重的水灾饥荒,社会秩序混乱,朱穆奉命出任冀州刺史,因慑于朱穆威名,贪官污吏闻风而逃,冀州百县中仅解印外逃的县官即达四十余人,他一到任,就严惩为非作歹的贪官豪强,终因触怒朝廷宦官权贵,被捕还京师,罚作刑徒.后得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申诉,为朱穆鸣不平,方获释归居乡里.居家数载,复为尚书,仍刚直不阿,屡次上书或面谏罢除宦官,桓帝不从,遂遭排挤诋毁,终日愤懑抑郁,于延熹六年(163年)发疽而死.朱穆死后,诏赠益州太守,谥“文忠先生”.善文辞,为蔡邕所重,诗仅存《与刘伯宗绝交诗》一首.
隐隐约约有
原文
朱穆①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②饮食,差②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之几足。穆愈更精笃。
【注释】
①朱穆(100—163):东汉大臣,字公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曾任刺史、尚书等职。②差:同“瘥”,病愈。
【译文】
朱穆年五岁时就颇有孝顺的名声,父母生病,他就不吃不喝直到...
全部展开
原文
朱穆①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②饮食,差②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之几足。穆愈更精笃。
【注释】
①朱穆(100—163):东汉大臣,字公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曾任刺史、尚书等职。②差:同“瘥”,病愈。
【译文】
朱穆年五岁时就颇有孝顺的名声,父母生病,他就不吃不喝直到他们病愈为止。长大后刻苦学习,一心读书。有时思想灵感来了,自己的衣帽丢了也不知道,甚至坠落坑边。他父亲曾经认为他很愚笨,几乎搞不清马有几条腿,而朱穆在学业上则更加专心致志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