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何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0:43:49
应如何分?应如何分?应如何分?四种纪年法  《中国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诸如“共和元年”、“贞观元年”.“辛亥革命”、“公元××年”等等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这些称谓是怎样来的呢?  1、帝王纪年法.是我

应如何分?
应如何分?

应如何分?
四种纪年法
  《中国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诸如“共和元年”、“贞观元年”.“辛亥革命”、“公元××年”等等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这些称谓是怎样来的呢?
  1、帝王纪年法.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方法,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则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以后,每一个帝王都有确切的纪年,如周平王元年为公元前770年;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特殊,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东周帝王纪年.在列国中,则以诸侯纪年,如周平王三十一年和楚武王元年都是指公元前740年(见“中国历史纪年表·十二诸侯”,“周·春秋纪年表”).
  2、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的继续,自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以后我国历代帝王就都用年号纪年了.例如,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就用“贞观”纪年,贞观年间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从西汉的汉武帝到清朝的宣统皇帝,我国历史上共有600多个年号.有的皇帝有好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乐”年号.因此,明清两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例如“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在历史书籍中通常用“双时法”,即将公元纪年附在后面,如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帝王纪年法也是如此.
  3、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使用的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组成的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组成了天干;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年轮回一次,称一甲子,周而复始.该种方法始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记事用的纪年标准,与年号纪年法并用.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里,该纪年法多用于近代史方面.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干支纪年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凡是甲字开头的,公元年代的末位数必然是4,乙字开头的是5,丙为6……辛为1……依次类推.例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发生于甲子年,即184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年是1894年.又如《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辛亥革命则发生在1911年,其尾数皆相同.
  4、公元纪年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是开始纪年的标志,相传这一年是传说中耶稣的诞生年.由公元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之为公元前X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可以省略“公元”二字).从推算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今越远;公元后的年代则正好相反,数字越大,则距今越近.这种纪年方法在欧洲6世纪时开始使用,全世界普遍使用则是在公元1400年前后.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使用公历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上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9月27日,我国政府决定,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