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6:21:46
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大学教育呈现“去职业化”趋势过去,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是人才,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更多的是研究生教育的预备.新京报:现在不少

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去职业化?
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去职业化?定义是什么?
大学教育呈现“去职业化”趋势
过去,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是人才,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更多的是研究生教育的预备.
新京报: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比较看重毕业实习,希望通过毕业实习期间的表现打动用人单位.
张雪梅:我曾经跟实习的大学生讲,实习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不要为了待遇去实习,更不要总是觉得,用人单位在拿自己当廉价劳动力使用;而要在实习过程中学到自己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经验,历练自己.相对于大学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而言,在实践中获得的这些知识和经验或许对一生也很有用.
新京报: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不断降低,是否意味着高等教育在市场面前反应迟缓?
程方平:大学教育的问题我概括了三点:一是出国热,二是考研热,三是去职业化.
出国热和考研热大家一看都知道,至于去职业化,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分大学生结束学业、拿到学位后,却不懂什么叫职业,什么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伦理,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只是局限于自己的薪酬待遇,抱怨这方面那方面不尽如人意;而对于其他一些职业,尤其是一般职业,则往往从心底瞧不起,而且瞧不起那些从事这些职业的劳动者.
他想坐办公室,当白领,拿高工资,但是却对职业没感觉,没有职业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这些都是大学教育本身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重知识,轻文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教育明显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存在很大欠缺,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去职业化的问题.
这三点使得大学本身的功能在退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考托福教学、考研教学.而过去,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是人才,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其实还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而是研究生教育的预备.大学有些迷失自我.
王科力:在我听到的其他求职故事和我的一些朋友的经历中,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女生、不愿招聘乙肝病毒携带者.
新京报: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对这些问题该怎么看?
张雪梅: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从我们单位这边来说,招聘员工没有特别的要求,关键是看应届毕业生是否有发展潜力,是否能够跟随企业一起迅速发展.
但确实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某些职位的时候更倾向考虑男生,例如有些职位需要经常出差,男性的人身安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女士要好一些,不能说这就是歧视女性.当然,还有一些职位更喜欢招聘女生,例如客户服务人员,女性的耐心细致和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就比男性相对好一些,这些都是与不同职业的特点有关系,不能说都是歧视.
程方平:男性女性各有自己的性别优势,就业时候有些偏向,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处理.作为用人单位,应该尽量减少这方面对求职者的刺激.前几年有些用人单位公开打出“谢绝女生”这样的招牌,就是反例.作为求职者也要改变以往的依附心态.
张雪梅:再比如说,现在还有一种普遍的心态,认为乙肝病人会给企业带来负担,所以企业歧视他们.但是,作为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来讲,首先需要考虑的,更是社会对这些人员的看法,企业员工对他们的接受程度.就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如果招聘了艾滋病、乙肝病毒携带者等人员,我们到底是要保护这些人员的隐私,还是要关注其他那些健康同事的知情权?企业不会歧视这样的一个特殊人群,而是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大学生要着眼长远发展
其实,把握好任何一个就业机会都可能意味着成功.
新京报: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张雪梅:我建议大家要珍惜就业机会.由于近年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不再像以前,优秀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因而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稀缺的状态,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是一个基本特征,就业压力普遍很大;其次,我们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导致很多毕业生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就业,也导致大城市因人才集中而无形中提高就业门槛;而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忙着投简历、参加招聘会,希望获得一个更理想的职位.其实,把握好任何一个就业机会都可能意味着成功.
程方平:我觉得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工资待遇只是一个方面,大学生还应该为自己长远的发展做更多的思考,比如说,哪些方面更适合自己价值的实现,这就和创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