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的墨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8:30:28
王冕的墨梅?
王冕的墨梅?
王冕的墨梅?
(一)墨梅流派和他的风格.
墨梅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丰神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珍爱的感情,“无声之诗”的画继之而起,梅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了.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扬补之.仲仁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大诗人黄庭坚见了大加赞扬说:“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一时华光的墨梅便成了画坛上一个新的品种.赵孟頫墨梅题跋也曾说:“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
扬补之接受了华光的衣钵,在此基础上发展,把自己写的墨梅,送给宋徽宗赵佶看.赵佶说他写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称为“奉敕村梅”.他创造了两种画梅的方法:一种用水墨涂于绢上烘托出梅的点点白葩,另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花洁白芳馨的特色.金冬心(农)说:“扬补之为华光和尚入室子弟,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冬心画梅题记》)后来扬的两个外甥汤叔雅、汤叔用也擅长此道.《冬心画梅题记》:“扬补之甥汤叔雅,宋开禧间与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谓之倒晕花枝.时有茅进士汝元亦擅名当世.叔雅画梅,曾见于吾乡梁少师乡林家,不愧逃禅叟(扬补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尝睹者.”
发展到元代,据说元四家的吴镇(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画梅能手.范成大云:“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扬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盖吴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范村梅菊谱》)由此看来,王冕正是这派的嫡系.
元末蒲庵禅师有《梅花歌》:“会稽王冕高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钓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郎瑛《七修类稿·山农刺时》)
从《梅花歌》来看,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正如清朝朱方霭说的:“画梅须高人,非人梅则俗,会稽煮石农,妙笔绘寒玉.”(《画梅题记》)这种意识在王冕的题画中表现得很突出,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显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达了与统治阶级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爱国主义的热忱,有的表现出自己的不凡抱负和乐观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绘画创作的园地上.王冕爱画的梅花,据清代宜兴吴仲伦在题郑小僬(淳)梅册上说:“王元章喜写野梅,不画官梅.”(《竹波轩梅册》)何谓野梅?凡生长在山野清绝的地方,梅干劲直,尽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时也叫村梅.何谓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却天真,干多盘曲,叫做官梅,也称宫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为“疏旷平远”,以官梅比为“金碧庄严”,借以隐喻不同环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孙长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种画法,所以他题诗说:“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诗人独得梅清性,不画官梅画野梅.”(《画梅辨难》)
且看王冕墨梅(图1).一枝梅花,横斜在画幅的中间,枝干一拉数尺长,显出很有劲,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更突出了它的清高拔俗,十数朵梅花,含苞欲放地洋溢着蓬勃的生气,令人感到醒目清新.这是他抓住最典型的一枝,表达了集中凝聚的效果,从他内心的感情来渲染花枝的景色,又以花枝的景色来反映自己的胸襟.题诗曰:“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按《竹斋诗集》,“流”字作“留”)
他的“墨梅”风格,可用“神韵秀逸”四字来概括.试从构图、枝干、花等方面来分析.画梅构图以枝干为主.王冕画梅花的成功,与他构图是分不开的.构图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种.疏的如疏影横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直,照应有情,要密中见疏,疏中仍有聚散谓之得直.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开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明时陈宪章常师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继之.”(《画梅题记》)王冕这种构图就是以密取胜,同时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在枝干的构图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他能把握虚虚实实,而且层次分明,应有尽有.他在华光和尚的“多而不繁,少而不亏”,扬补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论基础上更有所发挥.在枝干的质感上,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的理论,加以具体实践,因此他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龙不容易,画时必须弯曲有力,用笔多转折,或以飞白出之.要劲也不易做到,画时笔须顿挫得直,使转有方.画梅梢贵直,但要直中仍有韵致,绝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风神绰约,美奕有致.画花,他也不是只画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态,表现出或娇艳,或清雅,或灿烂,或萧疏等等姿态;在开花的形态上,也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开谢,有落英”的理论,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花繁.总之对于行校、布干、点萼、生花都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掌握了笔墨洗练功夫,集中表现了他的新风貌.明鲁宗贤说:“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雪湖梅谱》)清赵兰舟说:“扬补之、王元章为癯仙,尽洗铅华,别开生面,华光老人又为写影传神,画梅之能事毕矣.”(《竹波轩梅册》)前人对他评价极高.
(二)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墨梅自华光和尚创造以来,经过扬补之、汤叔雅等人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它能继承下来,还是与王冕的努力分不开的.他曾作了种种水墨画的尝试.笔墨的洗练功夫,使墨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迈进了一大步.下面是几位名人对他的评语.明朝画梅高手姚淛有诗曰:“画梅用墨不用色,华光从来有笔力.纷纷作者俱不同,貌得仙葩似荆棘.补之叔雅师此老,各占花枝互有得.前元博士柯九思,爱将脂粉染梅枝.王家元章传墨法,雪月风烟种种奇.”(《雪湖梅谱》)刘基有诗曰:“会稽老王拙且痴,能画梅花称绝奇.春窗走笔生古怪,中有窈窕倾城姿.人生得闲真是好,得闲不闲惟此老.布袍阘茸发不梳,一生只被梅花恼.天生梅实可知羹,尔梅有花结不成.世间花实总尤物,不如画图终古无枯荣.”(《诚意伯文集》)
从姚淛、刘基等诗句看来,可以知道王冕水墨作画的才能和画出雪、月、风、烟种种奇绝的形态.明代吴兴沈尧龙甚至直接称王冕为“墨王”:“君身前是林处士,人间空复数墨王.”可见明代对王冕墨梅成就的敬佩.可惜他的遗作很少.我们虽然无法欣赏他那各种绝奇的精彩作品,但从后人的诗作中,可知他画过雪梅,如《南湖集》卷四:“王郎胸次亦情奇,画写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他画过月梅,如高士奇题王元章绝句云:“不分村野与溪桥,乱写横枝一二条.酒醒只疑疏影落,朦胧烟月伴寒宵.”难怪刘基说他梅花奇绝,落笔分晴曦,花如露后珠玉一般,枝如水影中龙蛇游舞一样,水墨画的效果达到呼寒呼冷、解暑解寒的程度.
王冕的笔墨洗练的功力,也值得注意.他发枝笔力遒劲,形神兼备,这是他从勤学苦练,千锤百炼中得来.执笔挺直,才能笔笔坚挺,而无蛇腹鼠尾的毛病.中锋、偏锋用得好,行枝接续,气力顿挫处才能断而复连,交接处停而勿滞.手弗偏重偏轻,故能一气呵成.这是他炼气于骨的手法.清朝何瑷王诗:“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题王元章墨梅》)
在圈花法上,他也有所发挥.扬补之以“笔分三趯攒成瓣”圈花.即花瓣要如铁线圈成,一笔三顿挫画之.王冕把这种画法稍加改变,改成为一笔二顿挫,这就是乾隆所说的“钩圈略异扬家法”.这也是他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人称之为“白花头画法”.这个创造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明代的陈宪章、盛行之、刘世儒、清代的罗两峰等人都学二笔圈花.后来到金冬心、童二树等人出,更简单地改为一笔圈花.虽然,元明以三笔二笔成瓣,但其侧瓣及小苞还是一笔.王冕圈花的画法是用笔不飘浮,严谨逼真.明魏成宪诗云:“山农作画同作书,花瓣圈来铁线如.真个匆匆不潦草,墨痕浓淡点椒除.”(《百梅集·墨梅题跋》)
另外王冕又发挥了“破蕊之法”.什么叫破蕊之法?梅花原来有花须,须上有小点叫英,他画花须不点英,看去很零乱,不像须,也不像英,这叫“破蕊之法”.扬补之也有此画法,这是野梅的画法,与官梅的画法不同.有人称“乱圈花瓣乱拈须,野梅花与官梅殊”,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画梅之难不在枝干,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万玉图”真是千蕊万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风,占满在画幅上,显示了乐观主义精神.就是后来的罗两峰、童二树也是莫及的.清代方祖诗云:“美人高士超绝处,不在搓桠枝干间.破蕊圈花真法在,两峰二树费寻攀.”难怪他要自傲地说:“冰花朵朵圆似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三)王冕墨梅的影响
王冕的墨梅对明代影响深远.特别通过徐渭、陈淳等人的发展与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
徐渭对元章的画推崇备至,他学元章的墨梅,下了相当功夫.他认为圈花最难,说:“吾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徐文长天才纵逸,睥睨一世,他认为发干元章不及他,而圈花则不及元章.从这句话里可知他对元章的佩服程度.凡是画过梅花的人都知道,画梅之难,不在干,而在花;画花则难在须与蒂.清朝懒园居士说:“青藤(即徐渭)画梅,圈不成圈,枝不成枝,一片神行,其用笔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其泼墨也如空中云雾,舒卷自然.”(《画梅辨难》)这说明徐的画风是大写意.徐、王二人风格是不相同的.从功夫上看,自然元章要比青藤深得多了.
徐渭不但学王冕画梅,且学他为人,学他画梅花换米.徐渭曾凭吊王冕墓,并对当时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予以嘲笑.其诗说:“君画梅花来换米,予今换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家.”(《徐文长集》)徐还同情王冕的艰苦生活,猜测他究竟多少斗米,换一幅梅花:“想见元章愁米日,不知几斗换冰枝.”徐看了王冕的墨梅,想临摹它,又感到无从下手,便在题王元章倒枝梅画中写道:“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代几位画梅高手,刘世儒、陈宪章、王谦、盛行之都是王冕的衣钵继承人.刘世儒少时于故乡的石壁上,看见元章的梅花,大为鼓舞,从此特别爱好,就深思力学,画起梅花来了.据说,他很喜爱王元章的雪梅,曾想尽办法,搞过试验:其中有种画法,是当他矾绢时,先剪好碎片的油纸,画就搞成,这样看去好像雪点纷纷,与花争胜,效果很好.当时画家谢时臣赞为“神品”.王冕画枝条,画得很劲秀,据说先从画竹入手,因此刘雪湖画梅也从画竹开始.徐文长题其墨梅诗说:“雪湖刘子故不俗,未画梅花先写竹.花梅筱竹两相于,直干横梢铁不如.”朱多煃题诗有“陈淳已死沈士老,晚得山阴刘世儒”句.文徵明也赞扬说:“雪湖发干遒劲,有天然之处,花亦雅称,异日当为第一流云.”(《雪湖梅谱》)其实,刘世儒的成就,比不上王冕、徐渭.徐文长题雪湖墨梅诗说:“我客金陵访画梅,画梅莫妙盛行之.刘君放逸不可羁,一刘一盛无雄雌.”(《画梅辨难》)明代画家学王冕的尚有周昊、孙从吉、王人佐、袁子初、林宏显等人.可见摹仿王冕的笔法是风靡一时的.
清代的扬州八怪,如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人都深受他的影响.如罗聘学他的圈白头花,金农、汪士慎学他的千花万蕊,李方膺学他的水墨淋漓.虽然各家风格不同,但还是从他那里蜕化出来.其他如以画梅称世的童二树也是学元章的笔法,蒋子延称童二树在洛阳所画的梅花悬之能引蜂蝶.《碧溪诗》记载:“二树生时,其母李太夫人梦一髯翁,驱一牛,负梅花而至,越日乃生.其髯翁即煮石山农王冕也,其画盖有所授也.”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可见王冕的画在人民群众中也很有影响.
对明清画家画梅的特色,清朝懒园居士说:“吾人当师王元章之秀逸,刘雪湖之苍老,徐青藤之神化,童二树雄伟有余,神化不足,金冬心则细枝坚挺,粗根庸弱.”这话确有道理.
王冕的画,对明清画坛,影响深远.他为水墨画打下了稳固基础,引导了徐文长辈从摹古的一套清规戒律中跳出来,创造了新生命.他以自己的诗文画来反抗元蒙贵族的统治,同情人民的疾苦,深刻地暴露当时的社会黑暗面,有它的积极意义.正因为此,他才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敬,被赞为“人奇志奇胸磊落,是花千古无枯荣”.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