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6:32:29
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在δ(转)书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δ小说的第一部分《轻与重》里,昆德拉用

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
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

大家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赏析文章吗?
在δ(转)书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δ
小说的第一部分《轻与重》里,昆德拉用了相当的篇幅阐述一种哲学理念.我反复读了若干遍试图完全理解它表达的意思,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承认这有点难.
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而尼采所谓的“永劫回归”,大概是说经历过的事情无休止地重演.如果猛地想象一下,那当然是相当可怖的.然而客观地思索一下--自创世纪以来生活不正是反复的重演吗?昨天与今天,明天与今天,上一代人与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最后一章里,作家写道:“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这是句模棱两可的话,完全要看读者如何去理解它.在那个“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压迫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同时却也把我们压向大地,压向真切实在的生活层面.如果没有负担,人会轻飘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轻与重的评判似乎就需要费点踌躇了.正如昆德拉所说:“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老实说,我憎恨作家在小说中大谈形而上的东西--有那么深刻,干吗不去写学术专著?一个过于理性的小说家拿什么来打动我们的心呢?但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个奇特的文本,它一侧是理性,一侧是激情,(当然这与作家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关系,)或者说,它给我们的是在理性的手掌上跳舞的感性.于是,这本书一开篇便塞过来一块硬邦邦的“玄妙”之物,我虽然嚼不动,却默许了它的存在,并忍不住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掂量再三.
小说采取了多条线索分别进行,几乎每一章都使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情节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的不同感受与思考.“生活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既然如此,草图里的每一道线条对自身情境的理解便成为值得描绘的图画.
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在背叛:特丽莎身体甲板上灵魂的水手们召唤她逃离了自暴自弃的母亲,带着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走进托马斯的生活;托马斯有不下二百个情人,即使是婚后他依然与情人们频繁幽会;弗兰茨背着妻子维持与萨宾娜的婚外恋,在新情人身边他的心依然崇拜着萨宾娜;萨宾娜则不断地从一种状态逃向另一种状态,背离就是她的生活;……萨宾娜说过:“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那么,这些彼此交织无处不在的“背叛”的下面是什么呢?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这种互相不理解而造成的隔膜和疏离如同空气一样弥漫于各个角落.
我认为西方舆论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推重恐怕相对侧重于意识形态领域,即使他们不这样开口.最起码,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同,双手已经抬起,只等掌声雷动.恰如书中某章里那个场景:特丽莎带着俄军入侵的照片去瑞士见一家发行量极大的新闻杂志编辑,编辑夸奖了她一通,“所有的捷克人仍带着不幸的光环,好心的瑞士人为之感动.”而在另一个场景中,德国一个组织为萨宾娜举办了一次画展,在她的斗士般的小传的照片上特别添画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铁丝网.这是一种奇特的感情--一个阵营的人对另一个阵营里的人民的想当然的“理解”与同情,但谁又能说它有时不会以另一种形态--“误解”与优越感出现呢?这样的现实事例,在国际文艺领奖台上并不少见吧.萨宾娜的尴尬在于她发现她的敌人是媚俗,而不是意识形态,更大的邪恶是人们举着拳头众口一声,而不是社会制度;但她永远无法使她的西方朋友明白这一点.“隔膜”就是这样一堵无形而高大的墙,遮住人们彼此相望的眼睛.
在那次“伟大的进军”里美国人与法国人的冲突,弗兰茨临终时对妻子“无限仇恨”的目光被理解为请求原谅的注视,……喜剧化的悲凉的“不解”.
“我们从来不能确定地指出,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哪一部分是我们感情的结果--出自爱慕、厌恶、仁慈,或者怨恨--还有哪一部分是被各自生活中某种永恒的力量所预先决定.”生活充满了偶然性,至少对托马斯来说是如此.特丽莎家乡的医院碰巧发现一例复杂综合性神经病,他们所请的主治大夫碰巧坐骨神经痛,于是派托马斯代替他,托马斯碰巧被安排在特丽莎工作的旅馆里,碰巧有足够的时间闲呆在旅馆餐厅里,碰巧时逢特丽莎当班,……一系列的偶然重叠后却变成一个必然,生活是一个由无数“偶然”搭建的“必然”空间.
托马斯原本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身边美女如云的外科大夫,表面上看,他的命运因俄军入侵而彻底改变,
从根本上讲,他的人生历程还是他的性格使然.例如,他可以写一份许多人都能写的“声明”来换取留在医院的资格,他没有写;第二次类似的机会到来时,他依然放弃了;他可以待在苏黎世避祸,却又追随特丽莎回国;……就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所写的题材,我们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些名字,比如索尔仁尼琴.不过,苏联入侵后的捷克虽然是小说的特定环境,可是就人物本身来说,我感觉他们更多地都在自己内心行走.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人物都思考并寻求爱情,但他们与所爱之人的爱情往往有种种同床异梦的误读,即使是彼此渴望的也在有意无意中相互疏离.理想的状态似乎只在理想之中.当特丽莎终于看清楚托马斯的爱,他们却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这也许是悲剧,但是在活着的时候还有机会达成深深的体谅,难道不也是值得庆幸的吗?
不知不觉间居然写了这么长,这个长度令我自己惊奇.但似乎仍然意犹未尽.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感触很多,能够稍加整理记录于此的仅是其中一部分,有很多东西依然比较混沌和凌乱,未能吃透,自然不敢在此妄言,而写出来的这些,多属于感性之言,远未刺入小说的精神内核.姑妄言之,希望有同道与我切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以算一部哲理小说,就我自己的阅读感受说,我认为它是一部会激起人反复阐释的欲望却又很难阐释彻底的作品.这大概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内容简介以及赏析: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靥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像。 <...

全部展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内容简介以及赏析: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梦靥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像。
此时德国政治动乱不安,在苏黎世一位权威医生希望托马斯去那里发展的呼唤下,两人於是决定去那里生活。但是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私通,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但是命运与抉择让托马斯回去找她,此后两人没有再分离。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凉里的快乐,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负担。后来他们死於一场车祸。
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一,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於萨宾纳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於婚姻的执著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於母亲理想的投射。
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中击,在厌恶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於病榻上。
二、生命的轻与重
它是延伸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在西元前六世纪所提出的问题:
依照巴门尼德的说法,宇宙中分若干相反的对偶也就是分成正--负
就像 光明--黑暗,热--冷
但"重"和"轻"哪一个才是正,那一个是负?
巴门尼德认为轻是正,重是负,但米兰坤德拉不这样认为。
故事中,我认为萨宾娜是巴门尼德哲学下的实践者(不如说是米兰坤德拉诠释轻的实践者),选择轻盈生活但却终生沉溺在虚无的苍凉感。而托马斯是灵肉分离的信奉者,并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但对於特丽莎的爱,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原则,选择负担、与顺从自然。托马斯在生命历程中看开事业及外物的束缚,并且享受这样随遇而安的生活。托马斯是故事中一个很理想的对於「重」的生活方式与典型,在抉择时有著洒脱和觉悟,不毁恨也不留恋。
弗兰兹是理想主义者,个性有许多良善的部分,却也有著致命的浪漫与联想力。他生命中的「重」,是出於一种误解与理想投射,在他意识到非现实的虚伪而想珍惜眼前生活时,却又因一种对於理想必然的抉择而丧命。
其实在我感觉里,特丽莎是比较活生生的角色,也许因为她对於自身女体的羞耻感与束缚,让同样是女人的我感同身受。在和工程师的外遇中,她选择抵抗和跳脱,但仍然无奈的沦为一种恐怖的想像与猜忌。
是的,在我们有限的记忆里,人生的确只有存在一次,即使是24个比利,双方彼此也没有记忆。德国谚语说:只发生一次的事情等於没有发生。面对人生看似无意义的选择与存在的虚无感,让人觉得所被重视历史上的事件、人性情欲都淡薄的可笑。在直线式的时间观里,一切都预先的被原谅,一切都可笑的被允许。故事里的主角一生就是这样命定,他们的人生就是如此,主角们面对无从比较的选择,一步一步建构自己的人生。於是托马斯、特丽莎注定死於车祸、弗兰兹死於重击、萨宾娜死於自然,面对生命的轻与重,他们都付出了代价。
但米兰坤德拉给了选择重的人们,有生命充实与甜蜜负担的悲凉。给选择轻的人们,有生命轻盈快乐却终生虚无感。不试著去猜想米兰坤德拉意图定论什麼,而是主角面对自己所选择的人生,是洒脱的,面对变化是随遇而安的。我想这就是面对抉择时,所要的心理准备,每一个时刻的选择都无从比较。历史事件是没有重复的,只是近似,也意味在直线时间观里,每一个人事物也都是独特的,我们选择革命和内心始终燃起希望就是因为那份独特意义。
虽然托马斯曾经反映出人与人的相遇有许只是偶然的虚无,只是因为六个巧合,所谓得天独厚的时机只是一种雷同机率的排列,我们人生怕被注定,却又渴望命运的必然性。但我认为那份偶然却让特丽莎全心全意投入他,他仍然是得天独厚,因为在人生只有一次的条件里,在每个选择都无从比较里,他还是大获全胜。
三、媚俗
所谓的媚俗是作势讨好大众的行为,政客是极佳的代表。当然我还联想到选美小姐的得奖心得:我希望世界和平!
我想人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媚俗,说著漂亮话,抑或讨好大众,这是必然的。除了商业利益、信仰、交际、流行种种,人都渴望活在群众里,有著相同认同会感到安定、喜悦、骄傲,人只要活在世俗就很难逃脱与背弃。当然过度的媚俗是很肤浅浮滥的,媚俗也是有程度的,比媚俗又更加媚俗时,它的动机与企图、它的罪恶、它的欺瞒是让人深痛恶绝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媚俗,取悦著社会阶层的高地位的人-统治阶层,所以媚俗和政治成了紧密相随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的暧昧。媚俗讨好大众、也控制大众,告诉人们随著流行的中心走你就能安然无恙,所以面对撒宾娜的反叛与自觉,我感到同情,因为过多的脱离媚俗,会让自己遭到不幸。
而我也有这样的反叛性,反叛权威,但却又不自觉的使用媚俗的手段。於是我知道唯有离开这里(人世),才能脱离反叛找到真正宁静。
四、误解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有时候是出於一种误解,在自己想像的国度里,所有的事件都有我们诠释的意义。随著年纪与时机,弗兰兹无法参与萨宾娜过去经验,因此面对符号的象徵意义是没有共识的。於是我想到,经常有人这麼说:「虽然你的过去我没有参与,但你的未来一定有我。」这必须出自一个前提,必须极有相同的经验与诠释在能让彼此相容,否则就如同特丽莎认为的:应该用伟大的爱成就自己的爱人。但她没有做到,因为在生命的抉择中,我们必然的会这麼做,为了生活的意义,也是为了自己的情绪而活著,我们的过去是有极大意义的,因为它象徵充实又饱暖的累积。所以有著同样的过去的人们应该窃喜,因为彼此可以证明彼此的存在,所以人必须是社会性且团体性的,这是拥有思想与情绪的人们追寻存在意义的必要条件。
弗兰兹是聪明也是愚昧的,在他良善又过度罗曼蒂克的想法里,有著别於其他人的极大误解,但是他却也为这样的人生勇敢付出并努力不懈。我认为他象徵很多芸芸众生,许多有著对伟大信仰而有伟大误解的人们,他们享受人生体验,即使出自非精确的自觉与联想,也卖力的活著,也是世俗里,绝大多数的「好」人。
五、性爱二元论
我不是绝对的信仰者,对於这一部分,我仍然追寻自己的认同与情绪,也许会和人发生单指性的经验,也许有出自爱的肉欲经验,我都不排斥,但必须有很多的前提,就像那六个巧合一样,历程必须有著舒服愉悦的感觉。
讨论时,我都说我外在想奉行萨宾娜,但内在确是标准的特丽莎,这是一种矛盾,也因为这样的矛盾让我想尝试不同的形式与爱情,或许我是十分贪心的,想将好处一并占尽。
六、我的选择
其实我这二十二年人中当中,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处在一种虚无感,对我而言这是十分不幸的。但是我却不断的选择背弃与逃脱,选择离开强大的质量引力,选择让自己像是氢气一样,因为我害怕被注定。
在我思维里,历史是永劫回归的浩劫,不断的伤害,却又不断的被遗忘,每当时间淡薄每一种激情时,我都特别害怕它(事件)将卷土重来。我知道我会随著岁月与必然,慢慢的挑起重,选择无可避免的人生,我也仍然乐观期望。
七、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心得
这本书既倒叙又插叙,第三人称中又夹杂自己议论,读起来不是很好懂。要多看几次才能明了他们人物间的关系,而作者写作又擅长讽刺与夹杂严酷的真理,所以某方面是很沉重的看完这本故事。但是在与小组讨论的时候,除了逐渐厘清一些脉络,也对故事中性爱方面的露骨写法进行十分大胆的讨论。例如弗兰兹骑著萨宾娜背叛他的妻子,萨宾娜骑著弗兰兹背叛弗兰兹本身这一句话非常带有趣味与反讽,还有对於托马斯和萨宾娜大胆的情欲表现与满足,让我感到一种羡幕。
当然我对故事中历史战争背景也有很深的感受,但是不能因此有过多同情而忘记四个人物的一生抉择才是故事重点。其实我蛮欣赏作者某些对事物看法的犀利和讽刺,虽然过度定义某些角色的心情或是想法会使读者的诠释有点偏狭,以及议论式的导读故事让读者缺乏自由,不过作者本身的思想内涵和素养都极佳的状况下,我认为还是可以被允许的,甚至成为一种特色。只是看的时候真的要多浏览几次,并思索才能更精确的贴近作者欲表达意念。
这里面夹杂许多有趣的想法,例如粪便,是一种形而上的媚俗,还谈到亚当和夏娃就是因为吃了善恶果,懂得羞耻才对排泄产生肮脏感觉,或许在天堂里,没有所谓的偏见、刻板印象、意识型态,人类十分纯粹,以及真正自由。但是不管怎样想,我们活在这里、在这当下,我们必须摆脱原罪对我们的束缚,摆脱人类对人类的束缚,而不要无条件投降。
而且我想作者是不是深深痛恶笛卡尔,指责「我思,故我在」的理论贬低了动物的灵性,使人们成为自然界的权威,摆弄其他的生物自主权。还有让托马斯奉行这样的原则残害特丽莎。而偏重於尼采「悲剧可以激发力量」,背负重担可以充实人生的美学概念。总之不管怎麼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激荡出很多不同想法,真的很有趣。
八、角色分析-个人课堂分析部分
特丽莎
餐厅女招待 / 摄影师
美丽、占有欲强,看似柔弱的女子,爱情是她生命的全部,经常对不忠的丈夫感到无奈与悲伤,妒忌与不安化为她的梦餍。她也经常利用她的柔弱让托马斯产生同情来掌握他。有一天意识到伟大的爱是成就对方时,托马斯却告诉他说其实他很幸福,让特丽莎有一种悲凉的快乐。
母亲
特丽莎的母亲年轻时候是个美丽却又放荡的女人,因有了孩子嫁给了特丽莎的父亲。随著岁月老去,特丽莎的母亲变成粗俗又低劣的女人,对特丽莎充满愤恨与怪罪,认为是特丽莎的诞生造成她悲惨的结局,特丽莎因此经常想逃脱那样的环境。
邂逅
托马斯与特丽莎初识於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两入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且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裏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裏呆了十个星期。
她原本是一个布拉格酒店的侍女,在自认许多机缘下(书、六、长凳、贝多芬音乐),遇见她在等待的男人-托马斯,於是特丽莎和托马斯燃起一段激情,并且在托马斯帮助下当了摄影师,然而事业不是她的理想,托马斯才是她的全部。而托马斯与多位女性保持性友谊的关系特丽莎充满妒嫉和难受,经常有著恐怖的梦靥,梦靥就是让自己变成行尸走肉的躯体。
认识的第七年,她和托马斯离开去苏黎世生活,特丽莎不安痛苦的心情经常在忌妒情绪下不断压抑,有一天她选择离别想要摆脱这样的恐惧与不安。但她内心知道托马斯会回来找她,於是他们又共同生活。
梦靥
特丽莎对於自己的肉体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她在与母亲作战,是在期待著找到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躯体。母亲对肉体暴露的忝不知耻的行为在特丽莎心中留下巨大的阴影,所以对於托马斯外遇的行为,使她联想自己只是物化的肉体,是巨大肉体集中营的女人,她想解放的是封闭在肉体内的灵魂。
背叛
特丽莎想知道托马斯外遇的感觉,於是和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男人上了床,但是不安的猜忌让特丽莎陷於一种恐怖的想像之中,深怕会因此失去托马斯,她认为托马斯爱的是她的忠诚。
她的全部
特丽莎对托马斯说,“你的工作对你来说意昧著一切;我不在乎我干什麼,我什麼都能干。我只失去了一样东西,你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软弱
她总是对自己说,她用了自己一生的软弱来反对托马斯。我们所有的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强力是罪犯,而软弱是纯真的受害者。但现在特丽莎意识到,在她这裏真理恰恰相反。即使是她那些梦,在一个男人的感觉中仅仅是软弱而非坚强的梦,也展示了她对托马斯的伤害,迫使他退却。她的软弱是侵略性的,一直迫使他投降,直到最后完全丧失强力,变成了一只她怀中的兔子。她无法摆脱那个梦。
卡列宁
托马斯买来安慰和陪伴特丽莎的一条狗,是特丽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后来因为癌症死去。
终局
后来特丽莎说服托马斯搬到乡村过著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特丽莎过的与羊群、牛等与动物相处的生活。然而怕丈夫不忠的不安从未停止,她一直误会丈夫与情妇通信,后来误会解开后,她发现自己经常用软弱来禁锢丈夫的行为,当她以为自己使对方陷於不幸时,托马斯却说他很快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