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大儿子是怎么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13:08:55
武则天的大儿子是怎么死的
武则天的大儿子是怎么死的
武则天的大儿子是怎么死的
依据《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历史文献记载,认为李弘是被母后武则天鸩杀的.其理由是:
一,李弘深得父皇高宗的钟爱,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时高宗出幸东都,尝命李弘留京师监国.咸亨四年(673)八月,高宗因病还令李弘受诸司启事,实习朝政.这一切表明,高宗虑及自己身体不支,有禅让太子之意.而武则天眼见儿子长大成人,又很能干,有碍自己夺取王位,故派人把李弘鸩杀了.《旧唐书》卷—一六《承天皇帝倓传》曰:“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是有道理的.
二,李弘与武则天之间的确有矛盾,主要反映在两件事上:
第一件事发生在咸亨二年(671),时李弘留在长安监国,发现宫中幽闭着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义阳、宣城公主,她俩为武则天情敌萧淑妃所生,此时已是三十多岁的老姑娘了.李弘怀着恻隐之心,奏请父皇恩准她们出嫁,岂料这事违背了母后的旨意,武则天非常气愤,马上把两位公主许配给了卫士.由于太子奏请数迕旨,最终失爱于母后.
第二件事是太子选妃未能如愿.原来,太子妃初选的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望族出身,书、香门第,又有殊色.可是,就在定下婚期后,姑娘竟被武则天外甥、韩国夫人子贺兰敏之“逼而淫焉”,婚事被荒暴地破坏了.这就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加深了母子感情的裂痕.李弘对抗武氏家族,武则天当然不会容忍.
现世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杀害的,而是死于肺结核病(古代称痨瘵).其根据是:
一,有关鸩杀李弘的记载,以《唐会要》和《新唐书》最肯定,但两书晚出,所据或为后世的传说,或为间接的史料,并不能作为武则天鸩杀李弘的直接佐证.宋朝史学名家司马光称:“《实录》、《旧传》皆不言弘遇鸩.”显见“鸩杀说”值得怀疑.
二,李弘奏请出降萧淑妃之女,尽管不合母意,但这一举动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威胁武则天当政的地步.实际上,武则天闻讯只是“即以当上卫士配之”了事,根本没有结怨杀子的理由.况且,李弘奏请事在高宗咸亨二年,距离他的死期上元二年,隔四个年头,武则天不会记恨四年才想到杀子.
三,武则天自高宗显庆五年(660)就已参预百司奏事,大权在握,时称“二圣”.太子李弘即使监国,也难以构成对武则天的威胁.
四,早在咸亨二年,李弘就因痨瘵缠身,不能胜任监国重任.时隔四年,当他死后,高宗在《皇太子溢孝敬皇帝制》中说,李弘自立为太子后就染上痨瘵,又接受父君之命,带病理政,以致操劳过度,使旧病加剧,最终病卒.很清楚,李弘是痨瘵恶化而死.
五,对于武则天来说,她虽不一定精通医术,但痨瘵是不治之症应是了然于心的,没有必要去加害一个将要死去的亲生儿子.事实上,李弘死后,武则天曾用写经造功德的形式为他祈福,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时人多认为是武后毒杀他,但有说法是他因本来就病弱而早夭。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礼举办后事。因为造陵费用太高,工程浩大,工人们苦不堪言,最后乱丢砖瓦,一哄而散。...
全部展开
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同赴合璧宫时暴卒,时人多认为是武后毒杀他,但有说法是他因本来就病弱而早夭。高宗悲痛万分,将他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礼举办后事。因为造陵费用太高,工程浩大,工人们苦不堪言,最后乱丢砖瓦,一哄而散。
收起
上元
二年,太子李弘和高宗夫妇一起巡幸洛阳,四月死于洛阳行宫。而且在他死之前,唐高宗刚刚向他口头承诺过,要禅位给他。李弘的死显得相当蹊跷。母子之间正在要开始斗法,母亲还没想好怎么办,这时候儿子突然死了,人们一下子就把目光都集中在了武则天身上。那么,李弘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跟武则天有没有关系呢?
史书中有两种记载。第一种是说,李弘是因病去世,属于自然死亡。第二种则认为,李弘是...
全部展开
上元
二年,太子李弘和高宗夫妇一起巡幸洛阳,四月死于洛阳行宫。而且在他死之前,唐高宗刚刚向他口头承诺过,要禅位给他。李弘的死显得相当蹊跷。母子之间正在要开始斗法,母亲还没想好怎么办,这时候儿子突然死了,人们一下子就把目光都集中在了武则天身上。那么,李弘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跟武则天有没有关系呢?
史书中有两种记载。第一种是说,李弘是因病去世,属于自然死亡。第二种则认为,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认为李弘是自然死亡的最早记录,是李弘死后唐高宗发布的制书《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
皇太子弘,生知诞质,惟几毓性。肃敬著于三朝,仁孝闻于四海。若使负荷宗庙,宁济邦家,必能永保昌图,克延景历。岂谓遽婴雾露,遂至弥留。顾惟辉掌之珍,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而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欷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亿兆攸系,方崇下武之基;五福无徵,俄速上宾之驾。这是以唐高宗的名义发布的一道制书,这份制书赐皇太子李弘一个谥号,什么谥号呢?叫孝敬皇帝。在这篇制书里,唐高宗说,我这个儿子仁孝英果,孝顺父母,礼敬大臣,将来一定会是个好皇帝,可惜天不假年,得了重病。我告诉他,只要他的病稍微好一点,就禅位给他,让他当皇帝。谁知他太孝顺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又伤心又感动,病情加重,不幸去世了。我很悲痛,现在我想实现自己的
夙愿,让他当皇帝,所以赐予他一个谥号,叫孝敬皇帝。后来的《唐实录》、《旧唐书》的记载大体也是如此。按照这样的记载,李弘应当是长期生病,医治无效,最后自然死亡。
而认为李弘是被毒死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中期。成书在肃宗时期的《唐历》写道: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居有过之地。以请嫁二公主,失爱于天后,不以寿终。
说这太子是一个好人。深得皇帝和大臣的喜爱。但是因为请求让两个公主出嫁,天后就不高兴了,最后他没得好死,是他的母亲让他不得寿终。同样是唐肃宗时期的大臣李泌还明确说,是“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直接说是武则天把李弘毒死的。此后,《唐会要》、《新唐书》都持这种看法。
那么这两种记载中,哪一个是真的呢?我想,虽然武则天此刻和李弘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虽然武则天绝不缺少狠心,但是她还不至于杀李弘,李弘应该是病死的。为什么呢?三个理由:第一,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记载李弘因病医治无效自然死亡的制书,是在李弘刚死就发布的,从时间上讲远远早于肃宗时期的《唐历》。越是原始的材料可信度越高,这是处理史料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二,李弘此前有长期生病的记录。我们说过,李弘从小就得了肺结核。咸亨元年以后,他的病加重,甚至在监国的情况下,连接见属下都办不到,以至于他的典膳丞都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说,您要是再不见我们,我就要减少您的饮食。李弘答复说,我最近病情加重,皇帝要我加强休养,所以我一直待在内宫养病。不是我不愿意见你们,是我不能见你们。从咸亨元年到上元二年又过去了五年时间,肺结核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会越来越重,这是不难想象的。
第三.武则天当时并没有杀死儿子的十足必要。我们说过,李弘是一个心灵 敏感、身体脆弱的人,很像他的父亲唐高宗,既然武则天能够以一个妻子的身份驾驭唐高宗,未必不能够以一个母亲的身份驾驭李弘。况且,李弘缠绵病榻,是否能活得比唐高宗长还是问题,武则天何必要冒这样大的风险杀死他呢?试想,李弘可不像当年毫无行动能力的小公主,他是一个成年人,周围有一班人马保护他,如果武则天杀人不成,或者是杀人的事实败露,她将失去丈夫的信任,失去天下的人心,想要谋取更多的权力就无从谈起了。作为一名清醒的政治家,她怎么能够这样莽撞行事呢?
虽然如此,可是李弘怎么会死得那么巧呢?他的父亲刚刚放出话来,说你病一好,我就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你,他一听,立马就死了,这不太 蹊跷了吗?我想,这就看怎么理解唐高宗的禅位了。我们知道,唐高宗是在李弘病重的时候对他说要传位的,这种做法,恐怕有点类似于民间的冲喜。李弘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长子,从小深受宠爱,高宗夫妇也对他寄予厚望。现在,孩子眼看就要不行了,唐高宗万般无奈,向他提起传位的事情,希望他一高兴,病情能够好转:或者,哪怕不能好转,能多活几天,这对父母来讲心里也有一丝安慰。结 果事与愿违.冲喜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效果,李弘一激动,反倒死得更快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所谓的疑点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说,李弘应该是肺结核晚期后的自然死亡。
收起
大儿子是太子,素有贤名,高宗欲传位于他,他不满母后武则天干预政事,母子矛盾很深,武则天为了掌握权力,亲手毒死了他
一般说法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被武则天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