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技进步为什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7:31:23
加速科技进步为什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加速科技进步为什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加速科技进步为什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一、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科技强国的需要.
我国当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多年来,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例如:粮食产量,钢铁、煤炭、水泥、服装、纺织、建筑面积等等.80%以上产品产量居及工程建设规模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科学技术很落后,几乎没有多少发明和创造.许多行业生产的产品都是贴牌产品,例如汽车行业,虽然年产1000多万辆汽车,都是与外国合作或合资,都是用人家外国的牌子.奥迪、别克等等.我国自主研发的牌子几乎没有,我国的汽车工业成了“万国汽车博览会”.我国是服装生产、出口大国,可是,世界名牌一个也没有.毛泽东时代,我国是世界第三科技强国,我国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大飞机,我国独立研制的大飞机只比美国晚四年,日本首相,法国总统,美国总统访问中国时,提出一定要座红旗牌轿车,否则,不来访问.红旗牌轿车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级的轿车.我国研制的歼击机和美、苏同等级别.可是,今天,我国综合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只数第38位.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科技现代化,科教兴国,只有发达的科技,才能成为强国.
二、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产业科技进步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一直在走技术引进,仿制的老路.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我国缺少科技交流的国际环境,只有采用技术引进,仿制的科技发展道路,其结果,是引进落后的技术,还没有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就落后了,然后再去引进人家的落后技术.造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无限恶性循环,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研发的能力.我们必须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引进不能长期下去,我们必须甩掉洋拐棍,走独立自主的科技开发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发明大国,创新大国,使我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三、提高我国创新能力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经是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主要依靠出口维持13亿人口的生活.要想长期占领并扩大国际市场,仅依靠大量低科技产品出口是不能长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开始大量生产并向国际市场投放低科技商品,他们的劳动力成本,工资成本,材料成本,比我国低的多,市场环境也比我国优越的很多,例如: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拉美国家,生产的纺织品,鞋帽,小百货,小五金质量不亚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比中国便宜很多,我国越来越竞争不过人家.小家电,小五金,小百货,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强项,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类型,由于是低科技商品,现在很多小国家都能生产,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面临严峻挑战,如果我国再不产业转型,生产大飞机,高速机车,大型成套设备,大型精密机床,各种高级材料,自动线技术,大型轮船,深海钻井平台等等高附加值商品和技术,我国将退出国际市场.我们再也不能用8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大飞机了.我国必须向国际市场出口高科技商品或技术或工程,才能在国际市场站住脚.必须出口高附加值商品或技术,必须在国际承揽现代化的特大型工程 ,从低科技走向高科技,必须提高我国发明能力,创新能力.
六大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一,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应体现在企业行为上.特别是从不同类型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比较来看,我国国企、民企和外企三类企业在创新方面的障碍是不一样的.国企自主创新的体制不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强;民企员工素质不高、融资渠道狭窄、自身研发力量弱,以机会和低廉劳动力成本为发展战略,热衷于寻找“一招制胜”的灵丹妙药,忽视自主创新的基础工作.外企的知识外溢很低,“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核心技术.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比如,努力推进民营企业逐步走出家长式管理和封闭式运行,建立良好的契约治理机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基础;优秀的民营企业要从产品经营、资本运营走向品牌运营,在自主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价值链的高端寻求高利润;民营企业要走出盲目多元化误区,过度多元化的民营企业要“回归主业”和主业重构.
第二,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
第三,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适应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市场体系结构应该是将过去的“政府-市场或企业”的二元市场结构转变为“政府-中介组织(中间服务体系)-市场或企业”的三元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体系结构下,以官产学研合作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体系结构,为技术创新提供集中高效服务,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
第四,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第五,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优化创新载体.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基地,高新技术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一种典型模式,也是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以前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自身发展存在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需要以创新创业为驱动力,转变竞争方式和增长方式,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需要实现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约转变、单一重项目引进向重环境和服务的转变、以政策优惠为主向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变、创新方式上的单一模仿创新向模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转变、重单一的空间规模扩张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
第六,培养创业创新精神,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是创业创新精神.区域经济文化能够通过创造、激励、渗透、整合、导向与规范等机制影响创新的制度安排路径.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培育创业创新精神.区域经济文化重塑的内容具体包括:弘扬创业文化,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弘扬合作文化,实现从利己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弘扬信用文化,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弘扬开放文化,倡导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静态封闭向动态开放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