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09:25:30
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
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
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的良好发展格局,出现了GDP、工业、投资增速回落,货币信贷增长趋稳的“三落一稳”新态势,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必须看到,当前这种高位运行的经济能不能持续、要不要持续的问题已突出地摆在经济分析者及决策者面前.虽然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已成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但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增长仍有着大相径庭的不同意见.本文试就此谈点初步看法.
从历史角度看,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从哪种阶段因素分析,结论都是,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偏快.
首先,从改革开放以来28年的较长周期来看,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体制性因素和市场性因素得到较好释放,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平均的年增长率还没有超过10%,1979年-2005年GDP年均增长9.6%.
其次,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15年的长周期来看,经过治理整顿后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制性因素和市场性特别是国际市场性因素的推动更加强劲,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但平均的经济增长率也没有超过10%.1990-2005年GDP年均增长9.7%.
再次,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七八年的中周期来看,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扩大国内需求,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以政府投资拉动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国民经济成功避免了衰退,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2005年GDP年均增长8.9%,不仅没有超过10%,而且在9%以下.
最后,从进入本世纪以来5年的短周期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外贸出口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尽管近两年出现了偏快趋势,但平均增长率仍在10%以内,2001-2005年GDP年均增长9.5%.
而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0.3%,二季度增长11.3%,上半年增长10.9%,三季度10.4%,一至三季度增长10.7%,经济增长持续超过10%,明显偏快.
当前经济增速已经达到甚至超出潜在增长率的上限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经济增长的规划或预期目标与实际经济条件允许的目标是有差别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年度经济计划中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般要低于计划者的预期指标.“十一五”规划目标是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06年经济计划目标是8%左右.从各方面条件看,这样的目标显然是偏低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地方经济计划者合理确定当地的经济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地方的计划目标是以国家的计划目标为标准,且大都高于国家提出的目标速度.如中央提出7%-8%,那么地方速度目标普遍高于7%-8%,地方汇总的速度就要高于7%-8%,可能要达到9%-10%.基于正确引导考虑,中央计划者就不得不适当压低国家的目标速度,7%-8%的经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政策引导的意图,并不是计划者所认为的经济允许目标,更不是分析经济冷热与否的标准.所以,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规划或计划所确定的7%-8%的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判断目前全国经济增长是否过热的标准,不能把7%-8%的速度视为经济增长的正常均线,不能说超出7%-8%的速度就是偏离了“十一五”规划和年度目标确定的正常轨道,甚至说经济过热.
二是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条件来看,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比我们原来普遍的估计要高1-2个百分点,即已经达到9%-10%这样的水平.从供给条件来看,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瓶颈制约已较前些年大为缓解;从市场条件来看,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都比以前有更多的调节余地和空间;从生产要素来看,劳动者素质也大为提高,资金供应更加充裕,技术进步也在加快.更为本质的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进程加速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体制条件和微观基础的根本性变化,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因而存在着实现比较快的经济增长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当然,究竟我国目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具体是多少,或者说比过去高多少,也许需要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研究.但根据以上的因素分析,潜在经济增长率比过去认为的7%-8%要高,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就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即使按照调高的潜在增长率标准来衡量,也应该说是接近甚至是超出了潜在增长率的上限.将目前的经济增长状况定性为偏快,应该说是合适的.
从合理性角度看,当前的经济增速不是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不是可持续的,也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这里涉及到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和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笔者认为,经济增长是否合理,不仅要考虑到短期的风险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长期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接受性.
从短期风险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还没有带来太大的风险,总体上是健康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物价水平相对较低,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太明显.除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较快外,其他价格指数都比较低,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所以,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除出现了“三过”(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过多、外贸顺差过大)问题外,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从而好像并不存在太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和风险.
从长期可持续性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既有资源的过度消耗,也有环境的过多破坏,还有污染的过快加重,更有发展成果分配的过分失衡.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整个社会难以接受的.
首先是资源消耗过多.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我国2005年GDP相当于日本的49%,而能耗则是日本的3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每万元GDP取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我国GDP约占世界的5%,但重要资源消耗比重较大,石油消耗占世界消耗总量的7%多、原煤占30%以上、钢铁和氧化铝均占近30%、水泥占40%以上.
其次,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乱征乱占耕地、滥采滥挖矿山,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常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全国水土流失和荒漠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30%左右;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
再次,污染状况严重.全国年废水排放总量近500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0多万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已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健康.
最后,收入差距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由1988年的0.341上升到0.45左右.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城镇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8倍多,富者易富、贫者难富的现象开始显现.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每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总量的10%左右.这样一种外部负效应过大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合理的.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来看,当前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既是偏快的,也是不合理的.从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来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适当降低过高的经济增长率,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和完善经济增长的机制,努力降低经济增长的外部负效应,使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也就是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既要快更要好,要在“好”字上下更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