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6:12:07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http://www.sina.com.cn2010年11月05日02:02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孙嘉夏发自上海  高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 02:0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孙嘉夏发自上海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兴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战略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一个目标则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和关键,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使得“中国装备,装备中国”和“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理想向着彻底实现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须改变“低端混战”的局面
  2010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来到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在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之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不但要实现“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还要做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此前的2010年3月,国内28家重大装备骨干企业曾在北京发布宣言,提出“肩负使命,挺起脊梁,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宣言.“任务还是非常重.”浙江大学教授祁国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工信部规划司司长莫玮在与会时表示,国家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先进产业基地为突出重点,“积极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强国建设”.
  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昆明机床于10月28日发布三季报称,目前行业内机床附加值低而且竞争激烈,因此导致公司毛利降低.昆明机床总经理张晓毅接受采访时介绍,随着装备制造业的梯度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市场和世界第三大机床制造国.但长期以来,国内一半以上的中高端机床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国内2000余家机床制造企业则处于“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状态.昆明机床也并非近期才意识到“低端混战”的弊病,此前已开始大力开发高端数控机床,并通过限产普通卧镗,停产门槛较低的立式加工中心等手段,开发出模块化设计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产品数控化率曾一度超过80%.
  “机床作为‘工作母机’,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国内的高端机床特别是重型高端机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加深,确实发展很快,某些型号的机床甚至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剑峰告诉记者.“但总体来讲,我们国家机床行业的高端产品,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高端产品之间,差距仍然很大.”李剑峰补充道.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则提出,当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基础薄弱、高端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等问题.“特别是在机床自动化、复合化和智能化领域.”李剑峰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都来自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加之国际制造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变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是有限度的,高技术、核心技术不转让,而以跨国公司作为载体进入我国,增加了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难度.”
  而要缩小差距,必须迈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步伐.“之前国家也出台了部分配套措施,包括鼓励跨行业重组、鼓励企业走出去,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夯实自己的发展力量.”李剑峰认为.
  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是从国家战略、国家安全角度上考虑的.”浙江大学教授祁国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必然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指出,“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走上创新驱动、内在增长轨道的必然选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点举措.”而在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全球竞争加剧、坏境资源形势趋紧、高级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更有效地为各领域新兴产业提供装备和服务保障.”
  “以海洋油气田为例,目前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已经超过了50%,需要大量进口.而我国在南海等区域有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都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对油气田的利用、勘探、开发,是国家战略方针的一部分,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都非常重要.”原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专家应长春说.
  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亦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中银国际的报告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比如,根据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进度的预期,仅航空装备工业一项在未来3至5年内就能产出4000亿元至4800亿元,而更乐观的估计称,到2020年后航空工业产出可达1.6万亿元.“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上,每年的市场需求值约为40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而在国内,这一数字则为500亿元人民币.”应长春告诉记者.
  缩短差距需改善国产化环境
  在众多专家及业内人士看来,缩短差距的道路仍艰难曲折.
  “正是由于差距的严重存在,国家才会提出提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数控机床领域内颇有研究的李剑峰告诉记者.中国高端装备目前国产化的环境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设备招标中歧视国产设备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用户强行要求,国产化的主机中必须使用指定的国外进口零部件和材料;也有用户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对国产设备过度压价;还有夸大宣传国产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来增加国产化难度.
  在一系列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或许是对国产高端装备制造产品的不信任.“很多企业都在介入海工装备领域,造海洋工程平台,以及一些辅助设备如铺管船、起重船等等.这些平台、船只上的装备,例如海上钻探平台,需要海水中固定15至20年不能移动,一旦发生问题,如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海上油气设备,如定位装置、油气转换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使用时间也要非常长.目前相关的设备基本由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依靠进口,这些都是我们的软肋.”应长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陆燕荪也提及,发电设备制造业中的燃气轮机与高水头的抽水蓄能机组,不但设计依靠国外,某些部件亦依赖进口.在他看来,目前应着重解决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经济效率不高;大企业集团不强,缺乏专特精的小巨人企业配套等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