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 模型请好心的经济学达人详细论述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论:DMP模型的详细内容.论述尽量层次清晰,如产生背景,前提假设,内容,优缺点,现实意义等.必有重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4:34:59
DMP 模型请好心的经济学达人详细论述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论:DMP模型的详细内容.论述尽量层次清晰,如产生背景,前提假设,内容,优缺点,现实意义等.必有重谢!
DMP 模型
请好心的经济学达人详细论述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论:DMP模型的详细内容.论述尽量层次清晰,如产生背景,前提假设,内容,优缺点,现实意义等.
必有重谢!
DMP 模型请好心的经济学达人详细论述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论:DMP模型的详细内容.论述尽量层次清晰,如产生背景,前提假设,内容,优缺点,现实意义等.必有重谢!
根据传统理论,劳动市场理应自行运作,让求职者找到职缺.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在求职过程中,劳资双方均需付出时间及资源寻找适合对象;即使双方“情投意合”,亦可能因工资谈不拢而无法雇用,导致劳动市场上一方面有大量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失业.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戴蒙德(Diamond),于1971年首次就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提出基础理论.他发现,即使是些微的搜寻成本,都会造成与传统“竞争平衡”模式完全不同的配对结果.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季斯 (Pissarides)进一步拓展这个搜寻理论,并应用到劳动市场,提出著名的“DMP模型”(Diamond-Mortensen- Pissarides Model).
时至今日,DMP模型已成为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的常用工具.搜寻和配对理论更提出一个重要结论:失业救济金越丰厚,失业率自然越高,求职所花时间亦会更长.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1年10月11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戴尔•默藤森和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迪萨里迪斯,以表彰三人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奠基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