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其他国家也应有责任)有没有网站能解答、说明或分析一下这题目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2000-3000功课)或个人答案,急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9:29:06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其他国家也应有责任)有没有网站能解答、说明或分析一下这题目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2000-3000功课)或个人答案,急要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其他国家也应有责任)
有没有网站能解答、说明或分析一下这题目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2000-3000功课)
或个人答案,急要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其他国家也应有责任)有没有网站能解答、说明或分析一下这题目 德国要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上全部的责任?(2000-3000功课)或个人答案,急要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的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文件的出版,总计达6万多份.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时,这场论战才平息下来,出现了较少地关心“战争罪行”、更多地注意引起战争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性力量的较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经济上的竞争 欧洲大多数强国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例如:1888-1889年意大利和法国之间、1879-1894年俄国和德国之间、1906—1910年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均爆发了关税战.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开始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主要由于美国的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23.3%猛增到35.8 %,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 .不过,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充分的增长,以致它的比例略有上升,为14.3% ,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
德国工业总产量的激增意味着在海外市场它同英国的竞争十分激烈.英国虽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经济上的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却彻底输给了好斗的德国商人.要确切说明这一经济竞争的政治影响是不可能的,不过,它显然使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它还通过刺激海军军备竞赛而进一步促成了国际紧张局势.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船运输.
殖民地的争夺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毛坑不拉屎的”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竞争决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对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追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
联盟体系 这些殖民地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这一判断决不是没有根据的.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复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而俄国人则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地发生冲突. IS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了三国同盟.它的目的还是防御:保护意大利免受法国的攻击,因为意、法两国在突尼斯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当时,三国同盟无论就其宗旨或盟约条款来说,都决不是侵略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是易满足的国家,它们主要感兴趣的是维护欧洲大陆的现状.
但是,从另一方的立场来看,三国同盟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法国和俄国看来,它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此外,法国和俄国在好几个地区的殖民地问题上都与英国有大的争论.俾斯麦在缔结两国同盟时就十分清楚法、俄建立友好关系的危险,但是,他能施展狡猾的外交手腕阻止它的实现.然而,1890年,俾斯麦辞去宰相职务之后,他的继承者们不能继续他那巧妙的外交花招.结果,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它的两个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而成为三国协约.实质上,这两个协约是事实上的殖民地协约.例如,英、法同意承认各自在尼罗河流域和摩洛哥的利益;英、俄也商定将波斯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
这样,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给国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的结果.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否则,它们担心自己的同盟会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险.因而,每次争端往往会扩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不论愿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例如,在1914年的危机中,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声称:“…我们正在做一个大游戏;在这一游戏中有一些重大困难要克服,在这一游戏中我们可能会失败.除非三国同盟的各盟国坚定地团结在一起.”这一态度解释了为什么1914年以前的十年中危机日益频繁,为什么当集因成员国胆怯地、不由自主地相互支持时,这些危机反而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
民族主义愿望 最后一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诸从属少数民族的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种愿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难以对付的,那里的法国人仍不服从德国的统治.但在中欧和东欧,它却是一场恶梦,由于对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增长,那里多民族的帝国正处于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险之中.例如,在哈布斯堡帝国,居统治地位的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就受到了觉醒的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罗塞尼亚人、波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内的伟大的斯拉夫民众的对抗.因而,不难理解,哈布斯堡官员作出了帝国要生存,就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的决定.这决定对好战的塞尔维亚人尤其适服他们正吵吵闹闹地要束与多瑙河对岸独立的塞尔维亚统一在一起.所以,在大公于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后,苛刻的条件便送到了贝尔格莱德.不过,塞尔维亚的背后是俄国,而俄国的背后是法国和英国.同样,奥匈帝国有德国支持,理论上还有意大利支持,因而,民族自决与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结合使欧洲陷入大决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