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3:47:00
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是的,明朝几乎都是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作战并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历史上光荣的一仗——万历

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
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

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
是的,明朝几乎都是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作战并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历史上光荣的一仗——万历援朝战争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有明一代,中朝两国一直友好相处,使臣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药材等物品,还特别允许朝鲜购买明朝严禁贩卖的硝黄、火药和牛角.朝鲜则向中国输出耕牛、马匹、纸张和苎布.政治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相互援助,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朝鲜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彩响下,于15世纪初首先创造了铜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后来传到中国.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使日军陆地的补给线也不稳定,而且还要分掉不少兵力来.骚乱,于是秀吉不得不打消了立刻进军义州的计划.日军小行西长为麻痹明军,佯装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意欲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这种损害朝鲜人民利益的和议,遭到明朝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都督,增派4万兵力渡过鸭绿江,大举援助朝鲜.1593年1月3日明军进驻肃川,会合朝鲜士兵,开始了第二次平壤攻防战.经过周密部署,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1月7日明军进军平壤,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自投旗下者免死”.次日总攻开始,李如松命游击将军吴惟忠攻北牡丹峰,副总兵祖承训伪装成朝鲜军队攻城西南,自己亲率敢死队攻东南,同时以火攻对抗.小西行长则占有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日军素轻朝鲜军队,全力应付其它两路.待祖承训登城露出明军号衣,小西信长大惊失色,赶来救援,是时李如松等已相继进城.战斗非常激烈,劲弩齐发,火焰蔽空,中朝将士奋勇当先.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冒险登城,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屹立不动.60多岁的游击将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犹奋呼督战不已.李如柏的头盔中弹,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都置之不顾,愈战愈勇.激战到近中午,日军纷纷逃窜,中朝军队凯旋入城.此战共消灭敌人1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日军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朝鲜史书称:“正月初八日壬戍进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斩杀之外,余贼丧魄,逃遁.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二月,朝鲜军民也在幸州守城战中击退日军,取得辉煌胜利.朝鲜爱国官兵在明军的协同支援下,一举收复西京、开城、汉城,日军退据釜山,朝鲜国土几乎全部光复.
2月19日,明军进驻开城.加藤清正此时已经将其屠掠一空,焚城南逃.2月27日,李如松领两千人在汉城附近的碧蹄馆同日军发生遭遇战,幸亏大将杨元赶来救援,才退回开城.当时京城日军有4万多人,是日军的精锐部队,绝对数就比朝中联军要多.李如松决定先确保开城一线,一边等国内新增援兵,一边整顿朝中联军.
丰臣秀吉得知己军受挫,粮饷不足,疾病流行,便假意与中国议和,以诱使明朝撤兵,虽然朝鲜国王极力要求复仇,但明朝内部以兵部尚书石星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遂与日本和谈罢兵.和谈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起,拖延了近四年.3月22日,明使沈唯敬前往龙山同宇喜多秀家谈判,议定日军4月19日退出京城,明军随即进驻.5月2日,侵朝的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秀吉不甘心就此失败,遂一方面在庆尚、全罗道修了18座城堡,一方面运用外交手腕,派小西如安前往北京递交日本的和谈条件.鉴于日军可能不会再有大的军事活动,明军大半在1593年八月回到国内,只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李舜臣被朝廷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掌管了朝鲜全部水军,整饬军队,建造战船.而秀吉也不断地利用谈判时间补充兵力,运送武器给养,以备再战.
谈判一直持续到了1596年9月,日本提出的无理要求,被朝鲜和中国方面拒绝,和议最后破裂.秀吉认为日军已经有能力再战了,但首先他要设法除掉李舜臣.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李舜臣,结果李舜臣被捕入狱,被押送到京城.得知反间计成功后,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调动14万陆军和数万水军侵朝.从动员到集结就绪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准备完毕.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夏,丰臣秀吉又派军从水陆两路进犯,7月7日,九鬼嘉隆要一雪前耻,一举重创元均为首的朝鲜水军,又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控制了制海权.8月1日,1万4千日军三路进攻全罗道,正好赶上明军进驻全罗、忠清.大将杨元率3000人守卫南原,但寡不敌众,两千七百余人战死,杨元负伤.

8月19日,明军除守卫稷山外全线退至汉城,日军占领了全罗道全部地区.李舜臣重新被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但此时他手中只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于是李舜臣整顿了残余部队,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备恢复实力.9月7日黑田长政10,000人分攻稷城和舒川,被明将解生打败.这时明将邢玠和麻贵统兵四万和朝鲜权粟元帅会师,组成中朝联军,大举南进.秀吉情知不妙,加上李舜臣又在鸣梁海峡以少胜多,大败日水军,所以日军连忙后撤,令加藤清正守蔚山、小西行长守顺天、岛津义弘守泅川,形成沿海要点的守备态势.自此,李舜臣保住了全罗、忠靖两道,争得时间重整水军.
这时,明朝因日本毁约大为震怒,也认识到日本的危险性,调动了川、陕、浙、蓟、辽的陆军和福建、吴凇的水军共14万,再度增援朝鲜.联军经过侦察,决定先进攻只有两万人的蔚山.12月23日午夜,明军三路直捣蔚山,李如松交战后佯退,会同友军消灭了五百余日军.正在监督西生浦的加藤清正连忙返回蔚山,亲自守城.明军连续四天猛烈强攻,仍旧没有攻下城池,期间加藤清正也难以支撑,就送信给明军乞求讲和,被拒绝.双方僵持之时,西生浦1万3千多日军赶来增援.1598年2月9日,明军屡攻不下,被迫撤退.
蔚山战役后,双方都调整了战略.秀吉眼见反攻无望,只得继续确保防线,在朝鲜南部站稳之后再蚕食朝鲜.而明军虽经蔚山惨败,但主力未损,而且国内又派陈遴和邓子龙的水军前来助阵.朝鲜水军也得到了加强(已有5000余人).统帅邢玠当机立断,逮捕内奸沈惟敬,大会诸将,分兵三路,同时进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而明水军和李舜臣的联合舰队合力应战,控制了南朝鲜海的控制权,切断了日军的退路.迫使日军退守朝鲜半岛的南端岛山.这时日军盘踞朝鲜半岛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屡败厌战,士气低落.日军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是时,日本国内普遍怨恨丰臣秀吉,8月18日,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羞愤积郁,终于在伏见城死去.临死前遗命退兵.这对朝鲜的日军无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长进退不能,再次提出和谈,并再度遭拒,只能坚守城堡,等待援军.到了十一月,日军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小西行长再次准备厚礼送至李舜臣营中,希望和谈,还是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救,岛津于是集结近5百艘船,企图冲破联军防线,打通回国的通路.此时,加藤清正率军先逃,日军纷纷撤退.中、朝军队英勇追击,断其归路.在东南海岸露梁海战中,李舜臣统率的水军在露梁津湾截住了五百多艘企图从朝鲜运走残余部队的日本军舰,朝中水军与侵略者展开激战,击沉日舰450艘,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在这次战斗中,李舜臣亲自驾船擂鼓,率龟船冲入敌阵,被日军包围.明将陈璘舍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跃上朝鲜战船奋战,所驾战船不幸起火,壮烈牺牲.李舜臣、陈璘杀出重围,赶来救援,李舜臣不幸身中流弹,伤重垂危,他叮嘱不许声张,把军旗交部下代为发号施令,继续战斗,直到胜利.此次海战,中朝军队大获全胜,击沉敌舰数百艘,全歼日本水军.日本陆军完全孤立,仓皇逃窜,勉强地撤回了日本.援朝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战斗一结束,陈璘急忙在阵前寻找李舜臣以共庆胜利,突然听说李已经中弹牺牲,悲痛至极,昏倒在船上.李、邓两位名将都在这次海战中牺牲,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朝鲜在汉城建了“大报坛”以感谢明朝相救.之后明军回国,朝鲜对明的感激之情甚至持续到了清初.明神宗破例在午门犒赏三军,将平秀次等60多名战犯斩首.《明史》称此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壬辰战争持续了7年之久,最后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是朝中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夺取胜利的一役,体现了中朝人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这次卫国战争,朝鲜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但这场战争也反映了明军的腐败,不过更反映了一个事实:统一日本的主力日军也不能打败腐败的一个省明军.

明倭壬辰战争各战役
(一)临津江之战:
日军:15万 总督:宇喜多秀家 其他将领:小西行长,加腾清正等
朝鲜军:20万 主将:李溢
结果:朝鲜军失利,20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朝鲜军失利的原因:朝鲜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战争了,"人皆不知兵",在这次战役中朝军虽然也很英勇但无奈的是无论在装备,阵法和单兵格斗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日军.失败再所难免.
(二)平壤大战:
明军:4万馀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
日军:第一军团2万馀人(号称3万)
军团长:小西行长
偏副将:大村纯忠,远籐又次郎,如籐安等
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馀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日军阵亡将领:后籐加义
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耙子.
(三)碧蹄馆大战:
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异等
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馀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
副将:加籐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籐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刀击毙),小川成重(死於李有异的刀下),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
明军阵亡将领:李有异(在杀死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於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
明军胜利的原因:其实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明军在派出3千骑兵只是要搜索日军的位置,3千骑兵在消灭了日军的2千人的先头部队后与日军大部队遭遇.明军是胜利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发挥了骑兵的巨大的冲击威力,日军缺乏骑兵,自然也缺乏对付大批骑兵集团作战的经验,还有就是日本缺铁,他们的士兵的盔甲基本是以竹制盔甲为主,只有少量的武士才可以穿铁制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轻装步兵)是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因此明军一般一刀就可以击毙一名日军,而日军则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死打伤一名明军士兵.所以在明军的铁骑兵面前日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和单兵格斗上都远远不是明军士兵的对手.更何况这几千明军士兵很多都是常年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精锐士兵.
(四)王京(汉城)围困战:
明军:3万馀人(加上朝鲜军一共接近4万)
主将:李如松
日军:12万馀人
总督:宇喜多秀家
结果:日军主要粮仓龙山仓库被明军敢死队烧毁,日军请求议和 日军伤亡300馀人(大部分为日本忍者兵),明军和朝鲜军伤亡50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本多重葵(龙山仓库指挥官,自杀)
朝鲜军阵亡将领:高彦伯(乱战中为救明军将领查大受而被日军击毙)
原因:经过碧蹄馆大战,日军对明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感到了极大的惊恐,12万人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以至於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五)南原保卫战:
明军3千人,朝鲜军3千人
主将:杨元
副将:方时辉,郑文图等
日军:日军第一军团和第八军团一共将近5万5千人
军团长: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
结果:南原失守,中朝联军除了2千人最后突围出去以外,其馀4千馀人全部阵亡.
日军损失7000馀人
原因:这是个战略上的失误,明军的兵力过於分散(本来总兵力就不到日军的一半),其他地方的明军无法也没有能力增援南原.当然明军和朝鲜军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明军和朝鲜军在大炮没有弹药,箭石全部用完,粮食也消耗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投降,全部战死,其勇猛精神使日军深为震撼.

(六)稷山战役:
明军:5千人
朝鲜政府军:2千人
朝鲜僧兵:1千人
中朝联军总指挥官:解生(明军将领)
副将:杨登山.塞摆等
日军:第3军团1万4千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
副将:伊达政宗,后籐基次,林道利等
结果:中朝联军胜利,击毙日军6千馀人,联军伤亡2千5百馀人
原因:5千明军大部分都的当年戚继光在北方练兵留下了骨血,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次连发火枪(不是三段射,是三连发),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出现的连发火枪,这是日军的装备所不能比的. 还有就是明军将领解生采取了避开日军正面而从后面打击日军的战法也令日军措手不及.
(七)蔚山大会战:
明军:3万6千人
朝鲜军:近1万人
中朝联军指挥官:杨镐(明军将领)
中朝联军副指挥官:麻贵(明军将领)
明军副将:高策,李芳春,李如梅,卢继忠,董正谊,王问,许国威等.
朝鲜军指挥官:柳如龙
日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6军团,第9军团,总共6万4千馀人
军团长:加籐清正,黑田长政,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之子),羽柴秀胜
副将:浅野长政,浅野幸长,竹森义盛,饭田角,森本仪太夫,九鬼四郎等.
结果:中朝联军苦战失利,明军伤亡1万1千馀人,其中阵亡7千馀人,伤4千馀人,朝鲜军伤亡近4千人,日军伤亡1万2千馀人.
明军阵亡将领:卢继忠
日军阵亡将领:竹森义盛,森本仪太夫
战役过程:开始的时候明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日军在野战能力上比明军骑兵差,在遭到了重大伤亡后日将加籐清正放弃了与明军打野战的打法,而采取了坚守城池的做法,日军边打边撤,撤退到最后一个也是最坚固的阵地:岛山,明军缺少大炮,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最后连续10几天下雨,明军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日军追击过程中被明军后卫部队阻击,也无法扩大战果,双方又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联军失利的原因:首先一开始这次决战的时机就不成熟,当时明朝水军没有到达朝鲜,无法从海面上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而日军的援兵,粮食则源源不断的支援蔚山战场,而且当时朝鲜已经进入雨季,道路淤泥,明军的大炮没有办法运到蔚山前线战场,使得本来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的明军在火力上也不占绝对优势.还有就是在岛山进攻战中,明军久攻不下,将领们要求撤退到外围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而指挥官杨镐却一意孤行集中兵力强攻岛山,致使伤亡惨重,打援部队兵力不足,被日军援兵袭击了后方,致使全军败退,幸亏后卫部队十分英勇,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八)顺天郡战役:
明军:2万馀人
将领:刘铤
副将:李应轼,吴宗道,吴广,王士琦等
日军:第1军团 1万4千人左右
军团长:小西行长
副将:马晴信,松浦镇信,远籐又次郎,内籐如安,大村喜前,后籐信康
结果:明军胜利,毙伤日军7千馀人,明军伤亡3千5百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大村喜前
战役过程:开始明将刘铤采取了假和谈的方法诱使小西行长出城,后事情败露.日军开始想以骑兵冲击明军左翼,结果出击的日军反被明军包围,全军覆没.日军在防守了5天后从海上撤退回国.
明军胜利的原因:这次战役其实没有什麼过多的精彩之处,只是一次普通的攻防作战而已.倒是日军在撤退的时候巧妙地躲过了明军的水军的拦截倒是值得研究.

不是强 而是旗鼓相当 互有胜负 (费正清: 明史)
明军强在大炮和朝鲜支持 日军则强在鸟枪,实战经验丰富。
在双方后期僵持 都没有给对方致命攻击。恰巧2次战役时 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撤退。
文禄庆长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李氏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文禄庆长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做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李氏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1592年开始至159...

全部展开

不是强 而是旗鼓相当 互有胜负 (费正清: 明史)
明军强在大炮和朝鲜支持 日军则强在鸟枪,实战经验丰富。
在双方后期僵持 都没有给对方致命攻击。恰巧2次战役时 丰臣秀吉病死,日军撤退。
文禄庆长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李氏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文禄庆长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做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李氏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1592年开始至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
在这场战争中,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丰臣秀吉日本军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丰臣秀吉日本军迅速占领李氏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大明王朝军的反攻阶段,大明王朝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第四阶段是丰臣秀吉日本军再次入侵,大明王朝军和李氏朝鲜展开战略总反攻,最终日本军队被全部赶出了李氏朝鲜。
文禄庆长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此役,明朝一方在二十年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由于此役,李氏朝鲜从亡国到复国,付出了数十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由于此役,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日本从此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因此,从长远来看,文禄庆长之役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
文禄庆长之役是东亚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集团热兵器战争(比起欧洲大陆上最早的大规模热兵器战争——拿破仑战争——早了将近170年)。战争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火枪、火炮等热兵器进行野战、攻城战。总体上大明王朝军拥有并投入的火器数量和质量压倒了日本军,以至于战争后期日军不敢在野外与优势火力装备的大明军进行野战,这对战争的胜负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双方史料统计,大明军各营火器装备覆盖率达到了67%(并且组建和大量运用了装备有五连发火枪的快速机动的骑兵火枪队),而日军的各队火器装备覆盖率只达到了11%。明史记载,大明军还投入了数千辆装备中小口径火炮(或霰弹炮)的装甲战车(偏厢车等),尤其是后期大量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大型风帆战舰福船的南方水师入朝援战,更加使得战争的最后结局愈发没有悬念。
这又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在战场上,大明王朝军和丰臣秀吉日本军均有过良好表现,明军主要依靠庞大的火器、人数、骑兵、水师、后勤优势,日军则主要依靠训练有素勇敢顽强的足轻步兵队和近乎狂热偏执的武士道精神。当然,双方也都在不同时期犯过错误,遭受过败绩,大明军队来自本土不同地域的部队间军事素养参次不齐,日军在战略指挥上思维僵化,等等。而在停战议和期间,中日双方政治和外交手段的角逐,一波三折。同时,战争期间也有极富戏剧化的人物和荒谬的事件参差其中,颇具野史和演义色彩。战与和期间无休止的纷争,使整个战争的进程诡谲多变。当后人透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时,必会被其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场面和情节所吸引。

收起

不存在这个的。
明军强在大船和火炮。同时朝鲜对明朝支持。两军同心协力对抗日军。
张居正强化防务,使得日军连吃败仗,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吐血而亡,日军撤退

是的

明朝抗日援朝明军战斗力是比日军强许多吗 在二战时期,中国驻印军的战斗力是不是明显比日军强? 哺乳动物的战斗力一定比爬行动物强吗? 明朝末年战斗力较强的军队有几支 明朝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要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抗日援朝战争年间还活着,万历帝派他领戚家军以及明朝政府军入朝参战,那么会提前结束抗日援朝战争吗,还有在对付倭寇和日军的 关于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和满清要是抗日援朝战争发生在满清八旗在多尔衮统一女真部落后,成立后金的时候,那么明朝还会出兵朝鲜助其击败日军吗,或者借日军的力量助其校门后金,大家说说 明朝福船的战斗力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远征军在1942年,如果拿中国远征军同日军的精锐师团相比较,谁的战斗力更强?不仅仅看武器装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的历史背景 明朝关宁铁骑与同时期法兰西胸甲骑兵比,哪个更有战斗力? 抗战国军地方军和中央军有什么不同抗日的国军地方军和中央军有不同吗?装备有什么差别?战斗力如何,和八路比怎么样,和日本人比怎么样. 明朝抗日名将?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标志是( ),( )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标志是( ),( )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年( )月( )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 明朝的军事实力很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朝代吗? 同样是法西斯国家 日本和德国 谁在二战中的战斗力更强一些 明朝究竟被谁灭的?是满清还是李自成?还有就是为什么明朝能克制得住满清,按理说明的战斗力应该很强,然而却被李自成打败,而李自成却又战不过明能克制的满清?到底是为什么呢? 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强不?为什么跟后金老打败仗,却没有灭亡在他的手里?要原因我最想要原因不要答案 董存瑞是“抗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