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谈一谈你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字数在1500-2500之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5:06:36
请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谈一谈你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字数在1500-2500之内
请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谈一谈你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字数在1500-2500之内
请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谈一谈你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字数在1500-2500之内
纵观古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是不断改变着的,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凭借着简单的知识,产生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由于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类更多的表现为与自然的适应关系,远古人基于对自然界的神秘感,体悟到的是人与自然的交互感应关系.例如,我国先秦时期《周易》中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的提法;老子也曾说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到了汉代,董仲舒则信奉“天人感应”.可以说,在古代,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局限性,逐渐形成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这种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自然都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合一.
西方到了中世纪,神超越了人与自然.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人逐渐从人与自然一体的状态中独立出来,成为自然界的认识者和改造者,自然则从与人相融的状况中分离出去,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西方文艺复兴使人从神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同时也形成了人与自然割裂的机械论自然观.
工业社会初期,几乎所有的学者和政治家都没有注意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深刻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提出了挑战.美国生物学家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已经向人们提出了警告.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确定发展仍是人类共同的主题,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以及水、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优先领域.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理论体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丰富创新了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中提出了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是在认真总结西方世界现代化经验,科学借鉴西方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关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高瞻远瞩的洞察,对于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在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当今环境、能源、资源、粮食等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这一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演变的重大成果.20世纪的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工业的发展,却又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系统,过度消耗和浪费资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使工业发展丧失后劲.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危机的看法逐步达成共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已为全球普遍重视.
其次,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们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最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一个社会以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则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必然容易导致各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只有使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才能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才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