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论语、 需译翻译下面语段:子夏问曰: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旭兮.”何谓也?子曰:“经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矛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什么呀 好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23:34:53
一句论语、 需译翻译下面语段:子夏问曰: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旭兮.”何谓也?子曰:“经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矛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什么呀 好像
一句论语、 需译
翻译下面语段:
子夏问曰: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旭兮.”何谓也?子曰:“经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矛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什么呀 好像都不对..
一句论语、 需译翻译下面语段:子夏问曰: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旭兮.”何谓也?子曰:“经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矛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什么呀 好像
译文:子贡(对孔子)说:贫穷的[时候/人]而不去巴结(奉承),富的[时候/人]又不骄傲(奢)怎麼样?孔子说:还行,可是比不上贫穷而又乐(於道),富有却又喜好"礼"的.
子贡就说了:诗经里面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小赐啊.(你真进步了),现在可以和你淡诗(经)了,跟你说一件事,你都能知道其他的了(举一反三)
随想和思考:子贡又出埸了.这回看子贡和孔子的对话,真是精彩.听聪明人说话就是有味道.
关於这一段的翻译.总是有人连子贡引用的诗经里的话也一并翻译,我看没有必要,否则.就不像人话了.那两句诗其实也不难,其基本的意思也就是制造玉器的过程,引申意思不言自明.可以用三字经里的"玉不琢"的意思来理解,不过是反覆磨砺的意思罢了.难道说.非要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翻译成"地球人都知道哦!"才算翻译明白吗?
这一章讲的仍然是"学"讲的是境界、层次.
先是子贡说的贫不谄富不骄是一个境界,然后孔子马上就指出了更高一层的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而子贡马上就明白了.然后就联想起诗经里的话.知道了自己的眼光和境界与老师的差距.以及类似"不经历风雨.哪见彩虹""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了,孔老夫子就恰到好处的夸奖了一下可爱的,聪慧的子贡同学.聪明的人在一起谈话.总是那样的快乐!
贫而无谄.本身其实已经是很难的了.当然也不一定,许多穷的人.在面对富人(有钱人或有权人)的时候.通常都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就是摇尾乞怜的哈巴狗式的.以献媚的方式希求一点肉骨头的奖赏,这种哈巴狗式的人并不占少数,我们经常说的狗腿子就是这样的.
另一类就是有些人说的茅房石的那种人.对富人们.怒目而视以表现出自己的清高与不屑.其实这两类人并不是固定的,当哈巴狗们发现怎样的媚态也换不来肉骨头的时候.也会变成疯狗狂咬.并不比茅坑石软弱.甚至可能更强悍.
富茅坑石们.发现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时候,也马上可以散发出绿色的光芒.变成富人们手里的玻璃球子.媚态比哈巴狗们也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这两类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麼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都来源於内心的自卑.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所以孔夫子告诉我们.那些也不可取,贫仅不谄是不够的.真正应该有的态度,是在彻底的去除自卑的根源,我贫穷,但是我并没有认为我就是低等的,低级的.当然,孔子也并不是提倡贫穷的就要认命,还要愚昧的快乐.有人把这个说成孔子用来麻醉劳动人民的东西.似乎也是没有道理的乱扣帽子和乱泼污水.孔子所说的贫而乐.或是固穷都是颜回那样不改其志的安贫乐道.至少这里没有让大家作顺民的意思
上面说了穷人.那麼富人呢?同样,也是两种类型.一种就是常见的所谓的暴发户型的.一身珠光宝气(也许是玻璃球子)横着膀子的如螃蟹行走的样子.开宝马.包二奶.到什麼地方都在喊"来两瓶叉圈(xo)的就是这样.岂不知叉圈不过是酒精度数的指标.就像国酒的60度一样,谁TM知道是要二锅头还是老百干.
另一类就是时刻的表现出一种"亲民"的态度来.张口闭口的"农民工兄弟们"的那一类,背地里.
不说了.
所以孔老夫子.说富仅仅不"骄"同样也是不够的,至於富而好礼的例子还真不好找.外国有一句话:"富人上天堂比穷人难一万倍"或许可作为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