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23:34:06
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630年,击败突厥,被突厥

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
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

唐太宗时期经济如何
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突厥,被突厥各部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7月病死于长安含风殿.葬于今陕西礼泉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唐太宗还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为后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死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与后来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并肩而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
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君臣和谐,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法律制定出来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在贞观时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