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国潘这个人,你们...曾国潘曾被人推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可是,也有人骂他是汉奸、民贼、元凶、民族罪人,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5:32:51
对于曾国潘这个人,你们...曾国潘曾被人推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可是,也有人骂他是汉奸、民贼、元凶、民族罪人,擅
对于曾国潘这个人,你们...
曾国潘曾被人推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可是,也有人骂他是汉奸、民贼、元凶、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你是怎样看待曾国藩的?请说说根据.
(字数在100字左右,)
对于曾国潘这个人,你们...曾国潘曾被人推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可是,也有人骂他是汉奸、民贼、元凶、民族罪人,擅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 ”、“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被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媚外卖国,屠杀人民,激起公愤.不久,他就病死了.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 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 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 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 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 语录,然诵参悟.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 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但是,作为 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 是非常必要的.
2、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 书,二十八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 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 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 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 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 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无论曾国藩属何种类型的人,如何评说,历史是公正和客观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 定,曾国藩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后世的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 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书,在历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视.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共167卷,初 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 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 “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 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
自己简写一下吧
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他能获得这么快的攉升,关键在于他刻苦修身。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曾国藩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他曾对4位弟弟说。“不能一不趁30以前立志猛进也”,读书讲究“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
全部展开
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他能获得这么快的攉升,关键在于他刻苦修身。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从不放弃自己的品德修养,至其年衰,政治思想成熟,也不放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他的一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写照。曾国藩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他曾对4位弟弟说。“不能一不趁30以前立志猛进也”,读书讲究“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极重择师交友,立志向圣贤看齐。他在诗中写道:“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曾国潘在其志向的激励之下,终生勤俭谨慎,学修不断。因此,当清国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败北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在极重“立德、立功、立言”的湖湘学派中,曾国潘既是一名推波助澜者,又是一位成功的佼佼者,因而青年毛泽东在1917年致黎锦熙的长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这里,毛泽东服气曾国潘就是服他是位“大本大源”,倡学促教、陶铸人心的学者和政治家,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在其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胡兵书》列为必修课目。他还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留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潘家书》。曾国潘击败太平军,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他一生的转折点是处理“天津教案”。他卑颜屈膝,为洋人卖力,最后在国人的讥骂声中感觉到“天津教案”是“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之撼事”。近代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他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他渴望多做学问,与当朝大学问家梅曾亮、何绍基等名士媲美,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位著述丰富的大学者,主要原因是他还来不及著书立说,就已升至二品高官,从此忙于官场之争,再后来投身于戎马征战之中,使他不可能固守书苑,一心研究学问。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潘家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