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里中英武器装备各是什么?难道说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以达到长矛VS洋枪洋炮?记得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有火器了吧...那为什么红过这边死2000多英国才死了500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6:02:36
鸦片战争里中英武器装备各是什么?难道说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以达到长矛VS洋枪洋炮?记得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有火器了吧...那为什么红过这边死2000多英国才死了500多?
鸦片战争里中英武器装备各是什么?
难道说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以达到长矛VS洋枪洋炮?
记得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有火器了吧...
那为什么红过这边死2000多英国才死了500多?
鸦片战争里中英武器装备各是什么?难道说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是以达到长矛VS洋枪洋炮?记得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有火器了吧...那为什么红过这边死2000多英国才死了500多?
1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装备之比较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不是偶然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一个重要原因.英军已进入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是冷热兵器混用,可作一番比较.
1.兵器清军使用的冷兵器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热兵器(即火器)并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从西方引进的“鸟铳”、“佛郎机”、“红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军落后了200多年.例如,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射速为l—2发/分钟,且质量低劣,严重老化,有的使用了166年尚未更新换代.而英军则配备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前者枪长1.16米,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后者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这样的射速、射程都是清军的鸟枪所无法企及的.
2.火炮清军火炮与英军火炮在式样和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和质量.
①在铁质方面,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冶铁技术进步显著,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高纯度的优质铁;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铁的杂质多,使造出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放炮时很容易炸裂,伤及炮手,且填充的火药量少,威力不大.
②在铸炮工艺上,英国已使用了铁模等工艺,火炮的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较合理,射击精确度高;当时中国还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不懂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射击精确度低.
③在炮弹种类及质量上,英军装备的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而清军使用的只有一种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且有弹体粗糙和弹径偏小的缺陷,影响了射程和射击精确度.
清军在火炮管理上也很落后,没有建立定期造换制度,任凭风吹雨淋,炮身锈蚀,有的火炮竟是明代铸造的,严重老化,几乎不能用.
3.火药由于科学的发展,英国已掌握了火药爆炸的化学原理,自然也掌握了火药的最佳配方,即枪用发射火药为硝75%、硫10%、炭15%,炮用发射火药为硝78%、硫8%、炭14%.并且英国的火药生产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相比之下,清军的火药配方则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的,含硝量高,容易发潮,难以久贮,爆炸效力低,且处于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生产阶段.
4.舰船这是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地方.英国海军居当时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但性能却远在清军水师之上,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坚实木料制作,船体结实;②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好,还用金属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④安炮多,从10门到120门不等.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也已开始装备海军.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清军的水师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辑,守卫海岸,作战对象也仅限于海盗.清军水师的舰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清军最大的战舰,其吨位尚不及英军的等外级军舰,安炮最多的战舰,其火炮数量也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的军舰.闽浙总督邓廷桢在对中英双方舰船作比较后说:“炮船之力实不相敌”,“此向来造船部定则例如此,其病不尽在偷工减料.”即便如此,清军战舰的在航率也很低.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清军水师的落后,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根本不敢以水师出海迎敌,而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横行于中国海面,决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兵器、火炮、火药,还是在舰船上,清军都远远落后于英军.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科学和工业的落后外,还有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战略指导上的失误.
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科技并不比西方逊色,而在康熙朝之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了.明清之际战争频繁且规模较大,对武器装备的要求较高,为克敌制胜,无论是明政府还是清政府,都很重视引进和制造先进武器.而在康熙平三藩和收复雅克萨后,清朝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和平的时期,此后对西北、西南边疆及内地镇压起义军,清军在武器装备上都能保持优势.这种情况使清廷放弃了研制新的武器,而是着力于垄断这种优势的军事技术,不让民间和对手掌握.以中国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开花炮弹(一种爆破弹)”技术为例,这种较先进的技术在康熙后一直为御林军所专有,久而久之,人们都不记得了.在鸦片战争时,连主持海防的林则徐和造炮专家黄冕都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出师西征,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的“开花炮弹”,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于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指导思想上的保守,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鸦片战争的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鸟铳长矛不敌英国的洋枪.但是实际上的差距是多少呢?就让从火枪和弓弩的对比上看看其差别.
按照何立波《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装备之比较》一文,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使用的火枪型号为两种: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和Baker前装滑膛燧发火枪.以下是两种枪的参数:
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
.枪长1.42米,枪管口径0.76英寸,子弹口径0.71英寸.这种枪还有一种更早期的长型号(long
land pattern).该型枪曾经在拿破伦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等战争中被大量使用,英国装备过大约300万支该种火枪.
Baker前装线膛燧发火枪
这个是Baker前装线膛燧发火枪,1.16米长,0.75英寸口径,使用和Brown
Bes相同口径的子弹.滑膛式Baker的资料没找到.照说Baker的滑膛枪只在1800年和英国陆军及东印度公司有合约,不该在1840年仍然有使用.而且做的规格应该就是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的规格.参考鸦片战争中两种枪的射速,Baker的射速相当于Brown
Bess的2/3.如果都是滑膛枪的话差别不该那么大.我认为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伯克式燧发枪应该就是上面这把线膛枪.下面的图是一个苏格兰高地士兵装束的老兄在使用Baker瞄准的镜头,大家可以看到枪管里面的膛线.
为了方便对比,我在这里引入中国一种著名的远程武器——神臂弓的资料.大家可能认为我在冒傻气,拿宋代的弩箭和19世纪的火枪相提并论,哪有的比?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神臂弓
这是我国宋代大量使用的一种弩弓,式样是从西夏流入的.弩身长三尺二寸(约一公尺),弩弓长四尺五寸八分(1.43公尺),两弭各长九寸二分(0.29公尺),弝长四寸,两闪(弝和弭之间)各长一尺一寸一分,弦长二尺五寸(0.78公尺).箭长数寸.
但凡我们评价一样远程武器的优劣,不外呼考虑三点:射程,射速,杀伤力.如果从经济上说,还要考虑造价和制造周期,以及训练周期.
先说射程,按照记录,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的最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约72米,一说50码,即45米),超出这个距离被打中的人可说是运气极背.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上校在1814年写下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码;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大家可记得电影《与狼共舞》的开头,一心想死的男主人公策马在南军阵前来回跑了两趟,竟然毫发无伤,其实是相当写实的.当时美国南方工业不发达,南军武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支Whitworth线膛枪要价美金500大元,可以买20头牛.所以南军没多少支线膛枪.滑膛枪的准确性又那么的差,打不中策马狂奔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南军如果想依样画瓢那一定会死的相当难看,北方军的武器全部在大陆制造,一支sharpes线膛步枪只卖43元.所以多数是线膛枪.扯远了,赶紧兜回来^_^bb
Baker线膛枪的最大射程因为膛线的缘故射程有所下降.但是得益于膛线的稳定作用,其有效射程有200米以上.不过由于射速很低,英军并未大量装备线膛枪.原因在后面祥述.
作者:58.45.4.*2007-4-24 22:38 回复此发言
--------------------------------------------------------------------------------
2 鸦片战争中英武器的对比
古代弓弩的普遍最大射程为300米左右,而神臂弓的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500余米,而且准确率很高,可以精确瞄准.欧洲到现代也还有弓弩射击比赛.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可以准确地命中200码外一个瑞典著名的神射手威廉.泰尔射中自己儿子头上的苹果用的就是弩弓而不是弓箭.如果那个总督使坏让他用滑膛枪去射,估计小泰的脑袋就要开花了.下面这个是瑞士的泰尔父子铜像,眼力好的朋友可以看到泰尔肩上扛着的弩弓,儿子手上捧着被木羽箭(英文叫bolt,有别于弓箭arrow)洞穿的苹果.
然后再来看射速,英国在18世纪已经采取纸包弹药以利装填,整个程序还是快不起来.按照官方训练手册的记录,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发射一次需要经过12个步骤,1834年时英国陆军测试使用雷管的前膛枪时的记录显示,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三发;这还是在没有战斗压力下的成绩.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算不错了.而且士兵在战场上慌乱之际非常容易出错.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另外常见的错误是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士兵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大家不难想象用通条去挖装填了火药和子弹的枪管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就这还算是先知先觉,要知道当时火枪是队列齐发的,那么多枪一起发射的情况下许多士兵在战斗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往往多次装弹.在1863年美国内战的盖兹堡战役后北军清理战场,发现双方士兵遗留在战场上的37,574支步枪中,枪管中还有子弹的有24,000支,其中有一颗弹头的有6,000支,误塞了两颗弹头的有12,000支,塞了3到10颗弹头的有6,000支,最高记录是一支枪中塞了23颗弹头,怎一个强字了得.
比较起滑膛枪,Baker线膛枪就更麻烦了,由于使用线膛枪的时候弹头与膛线必须紧密咬合,无法像滑膛枪一样使用直径较枪管内径还小的弹丸,因此前膛来复枪的装弹十分困难而耗时.射速一分钟有一发就算不错了.为求维持大量火力,当时各国的正规部队仍然配备滑膛枪,只有少数前卫部队(skirmisher)才配备线膛枪.
直到1849年,法国陆军上尉Claude-Etienne
Minie发明了弹底有凹孔的弹头,子弹发射时的气体会经由这个凹孔将弹头底部撑大,跟枪管的膛线咬合;这么一来,弹头直径可以做得比枪膛内径小,才解决了前膛来复枪装填困难的问题.
再来看神臂弓,这东西的射速大约是3-4发每分钟,而且操作十分简便,简单到大家很难想象竟会有人能装错.下图是神臂弓的装填过程.唯一的问题是神臂弓需要人手拉弦,发射次数太多容易疲劳,速度会减低.可是火枪连续发射以后一样会因枪管发热造成炸膛或者子弹威力减弱的情况.
最后说说破坏力,不论是Brown
Bess还是Baker火枪,用的子弹口径都一样,威力相当不错,因为铅弹体积小,力量集中,常常嵌入骨头里面无法取出.而且子弹在体内的弹道通常都不是直线,造成的伤害是普通冷兵器不及的.
神臂弓的穿透力甚至比火枪子弹更强,按照记录它发出的弩箭可以穿透两层铁甲,连普通火枪子弹都未必能做到.但是破坏力却不如枪弹,伤口也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弩箭也有优点:可以涂毒或者加装炸药.
再说造价,神臂弓的材料是山桑木做的弩身,檀木做的弩梢,铜制的扳机,麻绳做的弦.照说造价也还是神臂弓便宜.在中国不会找不到木匠做这个吧?
按照这样推断,如果当时中国以神臂弓作武器,使用同样的阵列和英军对抗,失败的很可能是英军.可惜清朝不但不重视火器,连弓弩都不重视,这样的战斗只能在帝国时代里面去体验了.
顺便说说英军的火炮当时使用的是葡萄弹,用一个很薄的容器内装大量的铁弹丸,发射后容器爆裂,里面的铁弹丸将形成大面积的散射,威力极大,在鸦片战争中一次能杀伤几十人.但是比这种炮弹更先进的开花蛋在明清时代已经在中国生产并使用过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不难发现其实直到1840年,火枪仍然没能完全超越中国13世纪使用的弩箭.中国当时别说创新,只需将以前所掌握的拿出来,也不难取得胜利.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才是技术上的失败.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主要装备是遂发枪,清政府的军队主要是火绳枪+冷兵器
双方都有火炮,但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士兵操作能力差距更大。
中国装备的是明朝水平的火器,清政府基本没有研制火器,反而比明朝有所后退
但是,最重要的,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基本上,英军的伤亡是被火器所伤,而清军是被肉搏战击溃。
清军在远距离对射还能坚持,一旦被英军冲到眼前,进行白刃格斗,就立即崩...
全部展开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主要装备是遂发枪,清政府的军队主要是火绳枪+冷兵器
双方都有火炮,但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士兵操作能力差距更大。
中国装备的是明朝水平的火器,清政府基本没有研制火器,反而比明朝有所后退
但是,最重要的,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基本上,英军的伤亡是被火器所伤,而清军是被肉搏战击溃。
清军在远距离对射还能坚持,一旦被英军冲到眼前,进行白刃格斗,就立即崩溃,这就是封建军队和近代军队的差距,不仅仅是武器。
收起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不是偶然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一个重要原因。英军已进入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是冷热兵器混用,可作一番比较。
1.兵器清军使用的冷兵器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热兵器(即火器)并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从西方引进的“鸟铳”、“佛郎机”、“红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军落后了200多年。例如,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
全部展开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不是偶然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一个重要原因。英军已进入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是冷热兵器混用,可作一番比较。
1.兵器清军使用的冷兵器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热兵器(即火器)并不是中国发明研制的,而是仿造明代从西方引进的“鸟铳”、“佛郎机”、“红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军落后了200多年。例如,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射速为l—2发/分钟,且质量低劣,严重老化,有的使用了166年尚未更新换代。而英军则配备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前者枪长1.16米,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后者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这样的射速、射程都是清军的鸟枪所无法企及的。
2.火炮清军火炮与英军火炮在式样和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和质量。
①在铁质方面,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冶铁技术进步显著,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高纯度的优质铁;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铁的杂质多,使造出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放炮时很容易炸裂,伤及炮手,且填充的火药量少,威力不大。
②在铸炮工艺上,英国已使用了铁模等工艺,火炮的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较合理,射击精确度高;当时中国还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不懂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射击精确度低。
③在炮弹种类及质量上,英军装备的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而清军使用的只有一种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且有弹体粗糙和弹径偏小的缺陷,影响了射程和射击精确度。
清军在火炮管理上也很落后,没有建立定期造换制度,任凭风吹雨淋,炮身锈蚀,有的火炮竟是明代铸造的,严重老化,几乎不能用。
3.火药由于科学的发展,英国已掌握了火药爆炸的化学原理,自然也掌握了火药的最佳配方,即枪用发射火药为硝75%、硫10%、炭15%,炮用发射火药为硝78%、硫8%、炭14%。并且英国的火药生产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相比之下,清军的火药配方则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的,含硝量高,容易发潮,难以久贮,爆炸效力低,且处于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生产阶段。
4.舰船这是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地方。英国海军居当时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但性能却远在清军水师之上,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坚实木料制作,船体结实;②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好,还用金属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④安炮多,从10门到120门不等。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也已开始装备海军。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清军的水师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辑,守卫海岸,作战对象也仅限于海盗。清军水师的舰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清军最大的战舰,其吨位尚不及英军的等外级军舰,安炮最多的战舰,其火炮数量也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的军舰。闽浙总督邓廷桢在对中英双方舰船作比较后说:“炮船之力实不相敌”,“此向来造船部定则例如此,其病不尽在偷工减料。”即便如此,清军战舰的在航率也很低。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清军水师的落后,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根本不敢以水师出海迎敌,而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横行于中国海面,决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兵器、火炮、火药,还是在舰船上,清军都远远落后于英军。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科学和工业的落后外,还有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战略指导上的失误。
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科技并不比西方逊色,而在康熙朝之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了。明清之际战争频繁且规模较大,对武器装备的要求较高,为克敌制胜,无论是明政府还是清政府,都很重视引进和制造先进武器。而在康熙平三藩和收复雅克萨后,清朝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和平的时期,此后对西北、西南边疆及内地镇压起义军,清军在武器装备上都能保持优势。这种情况使清廷放弃了研制新的武器,而是着力于垄断这种优势的军事技术,不让民间和对手掌握。以中国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开花炮弹(一种爆破弹)”技术为例,这种较先进的技术在康熙后一直为御林军所专有,久而久之,人们都不记得了。在鸦片战争时,连主持海防的林则徐和造炮专家黄冕都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出师西征,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的“开花炮弹”,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于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指导思想上的保守,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收起
清兵的战斗力问题 当时中国的火器主要是前膛炮 英国的是后膛炮前期 差距并不大 主要是枪械上射程命中都差 海战的话主要是炮火 那样的炮火林则徐在广州可以打胜 鸦片战争就不行了 只能说是战斗力的问题
不是的,中国装备和英国装备除了炮、洋枪以外都是差不多的,都不悬殊,英国虽然有滑膛枪,但中国也有弓箭,弓箭的射程是400米,滑膛枪的射程是300米,弓箭一分钟可以射出3到4只,滑膛枪一分钟也只是2到3发,弓箭可以装火药、摸毒,枪却不能。强的优势是1、训练一个枪手比训练一个弓箭手容易。2、枪可以装刺刀,弓却不能。3、枪弹可以装100多发,箭只能装50多发。所以弓箭和枪差不多,中英装备并不悬殊...
全部展开
不是的,中国装备和英国装备除了炮、洋枪以外都是差不多的,都不悬殊,英国虽然有滑膛枪,但中国也有弓箭,弓箭的射程是400米,滑膛枪的射程是300米,弓箭一分钟可以射出3到4只,滑膛枪一分钟也只是2到3发,弓箭可以装火药、摸毒,枪却不能。强的优势是1、训练一个枪手比训练一个弓箭手容易。2、枪可以装刺刀,弓却不能。3、枪弹可以装100多发,箭只能装50多发。所以弓箭和枪差不多,中英装备并不悬殊
收起
腐败啊!!!!!!!!!!!!
清军主要是冷兵器和鸟枪、抬枪等一些连弓箭都比不上的火器。
而且冷兵器的制造水平甚至还不如几百年前的唐朝(个人认为,如果史料对唐朝重步兵的描写没有太大夸张的话,英军甚至会被唐朝军队击败)。至于火器,更是丢人,清军入关以后,认为自己是弓马打的天下,就完全忽视了热兵器的研制和使用,明朝时期用得火器除射程明显逊于英军之外,其他方面比起英军使用的火器不遑多让。中国主要输在战略机动和冷热兵器的配合使用...
全部展开
清军主要是冷兵器和鸟枪、抬枪等一些连弓箭都比不上的火器。
而且冷兵器的制造水平甚至还不如几百年前的唐朝(个人认为,如果史料对唐朝重步兵的描写没有太大夸张的话,英军甚至会被唐朝军队击败)。至于火器,更是丢人,清军入关以后,认为自己是弓马打的天下,就完全忽视了热兵器的研制和使用,明朝时期用得火器除射程明显逊于英军之外,其他方面比起英军使用的火器不遑多让。中国主要输在战略机动和冷热兵器的配合使用上。
英军由于海军的优势可以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任意一处登陆,而清军则疲于奔命,使得武器本就落后的清军在战场军队数量上从来没有形成过明显的优势。
再者由于清军的冷热兵器分置,在火枪射程内,只有使用火器的一部分清军作战,而肉搏时又只有使用冷兵器的部队投入战斗。反观英军,配置刺刀以后,远程打击和近身肉搏都进行严格训练,使得在战场上,不论远近战斗。全体英军都可以一起作战,就使得清军原本就不明显的数量优势更加缩水甚至处于劣势。
收起
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英军使用的枪支
长矛+个别大炮VS洋枪洋炮
你没记错,明朝的时候就有火器了
而且要记住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
但清朝是满人的天下,他们入关后,还以骑马射箭为主
当然不是英军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