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3:44:33
1mol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K-1.g-11mol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
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始态:1mol 100℃的水 终态:1mol 25℃的水
该过程为水的等压变温过程,
水的比热为4.18 K-1.g-1,则摩尔热容Cp,m=4.18*188J.K-1.mol-1
△S体=n (Cp,m) ln(T2/T1)=1*(4.18*18)*ln(298/373)=-16.8J.K-1
Q=△H=n (Cp,m) (T2-T1)=1*(4.18*18)* (298-373)=-5643J
△S环=(-Q)/环= -(-5643)/298=18.94J.K-1
△S总=△S体+△S环=18.94-16.8=2.14J.K-1>0
所以该过程为自发
请看图片—— 拉乌儿定律及公式lg(P1/P2)=ΔH/2.303R*(1/T2-1/T1) 饱和蒸汽压小于大气压强时,溶液的沸点将升高 用这个公式代入算吧
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1mol 100℃的水,放在大气中冷却至大气温度25℃,求△S体、△S环、△S总,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的比热为4.18 K-1.g-1
在自然界中,促使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是A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 B空气上升冷却 C空气下沉冷却
2】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
在熔融 KOH 中大气中的氧可将铬铁矿.在熔融KOH中大气中的氧可将铬铁矿FeCr2O4中Fe和Cr的化合价都转化为+6价,氧化1 mol FeCr2O4在理论上需要多少摩尔氧气 A.2mol B.2.5mol C.3mol D.4mol
过冷或过热的物品不能在天平上称量为什么要放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过冷或过热的物品不能在天平上称量为什么要放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1mol 过氧化纳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21mol 过氧化纳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后冷却,残留
电解无水MyCl2所得的镁蒸汽可以放在什么气体中冷却
现将CO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谢
1.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 mol 氙气和7.5 mol 氟气,于400℃和2633 kPa 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 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
大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已知大气的摩尔质量,和1mol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为什么工业上气体的除尘常放在冷却之后进行?而在悬浮液的过滤分离中,滤浆却不宜在冷却后才进行过滤?
第三单元的将由a mol NaHCO3和b mol 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Wg,试计算W的值可能为①84a+40b ②53a+40b ③66a+40b ④5
1mol的过氧化钠与2mol的碳酸氢纳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问,残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
1mol的过氧化钠与2mol的碳酸氢纳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问,残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 Na2CO3C.NaOH Na2CO3D.Na2O2 NaOH Na2CO3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