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怎麽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3:36:01
《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怎麽写?
《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怎麽写?
《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怎麽写?
我从诗中学到了语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著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
我从山林中学到了语文
又是芳草连天群莺乱舞的日子。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一片流翠泻玉的山林中。
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无数的鸟鸣响彻耳畔,带来无法言说的愉悦。我只感觉到,我的心贴近了自然!
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教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里的天籁之音是绝不能描摹真切的,哪怕是从名家的文章里体验到的。曾经...
全部展开
我从山林中学到了语文
又是芳草连天群莺乱舞的日子。偷偷约了伙伴,骑着单车,来到一片流翠泻玉的山林中。
我们的闯入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无数的鸟鸣响彻耳畔,带来无法言说的愉悦。我只感觉到,我的心贴近了自然!
曾经无数次闷坐在令人窒息的教室里,望着窗外吐着黑烟的烟囱,用枯燥的笔触描写婉转的鸟鸣。可我哪里知道,这里的天籁之音是绝不能描摹真切的,哪怕是从名家的文章里体验到的。曾经无数次抒写潺潺的流水,用装着感伤的心怀抒写凋零的红花,哪知山林中柔软的泥土里总有这样一个声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曾经无数次为自由而歌,为幸福为颂,却从未如此细心地聆听自然。鸟雀归巢时,母亲喂雏鸟流露出的温馨;蚂蚁共同奋斗,搬运食物,表现出的顽强与团结;树木草藤创造出的盘根错节……一切的一切,又岂能是简简单单地从课本中领会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笔,也未必能诠释透这神奇的自然的奥秘。
如果没有那一次出游,那一次“胆大包天”的举动,我不会如此兴奋、如此快慰地用行云般的文笔写出让我自己激动不已的文字,不会凭借这夸我自己,我骄傲而又忠实地说:“在莽莽山林中,我与大自然贴切的相处中,我发现了许多,领悟了许多,我用最纯净的心领悟了这句名言:‘语文的内涵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谁敢否认:语文源于生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