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写作背景以及句子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6:08:42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写作背景以及句子赏析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写作背景以及句子赏析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写作背景以及句子赏析
【写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唐诗三百首新译诗鉴赏》解释说:“这首诗写作者在秋天里客居异乡时怀念家乡的感受.虽属常人的一般情绪,在诗人笔下就显得格外动人.”《唐诗三百首详析》说:“寻常口头语言,一经诗人道出,即觉别有风韵.”《新编唐诗三百首译释》说明为:“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旅居异地,夜不能寐,怀念家乡的深情.全诗以床前月光引起,生动的刻画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曲折回环的动态形象描写中,揭示出诗人在仕宦失意之后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种种复杂心情.”前两种的解说基本定位于同是感受,诗人不同于常人.第三种解说则强调诗人身处异地,仕宦失意,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种种复杂心情. 笔者推崇李白,曾认真学习过他的诗文,了解过他的生平.故认为第三种说法深刻,也基本符合诗人作《静夜思》的时机.
李白的父亲李客虽没出仕过,但是家庭富有,也颇具文化素养.这就为诗仙小时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不仅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青年作家,同时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侠和羽客.他二十五岁时就漫游了蜀中的名山大川,到二十六岁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然而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诗人煎熬到四十二岁,才因吴筠的推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君王虽然赏识他的才华,却只把他当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对想“兼善天下”,“济苍生”,“安黎元”的李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加之他蔑视权贵的傲岸作风,遭到权臣们的谗毁.诗人度过了一段狂放纵酒日子后,带着沉重心情上书请还.“五噫出西京”,又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涯.这时他生活是窘困的,“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心情是悲愤的,“摧残槛中虎,羁绁鞴上鹰”;政治理想依然是强烈的,“才力犹可倚,不愧世上英.”
《静夜思》可能是诗人在这种环境里对景物、感觉、心理的自然喷溅.笔者大胆地对这首诗的意境,做一次推演.
首句“床前明月光”,从句意上看,是可以解释为“床前洒下了洁白的月光.”但是深思一下,再设问:地点是床前,洒在床前的是月光.当时的房舍,不像现在用玻璃来采光透明,又不是炎热的夏夜,理所当然的应该关窗闭门,那么月光怎能洒在床前呢?有可能问题出在房舍上,虽然不敢断言他的住所破败不堪,但是可以肯定也不会富丽堂皇.这符合诗人漫游宿荒凉,囊中多羞涩的现实.“疑是地上霜”.月光是月光,诗人为什么要怀疑为霜呢?仅仅解说为“深夜不寐而偶然看见……疑其不是月光,想是寒霜遍地”,就有似牵强,也不符合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否可以理解为:诗人住处透风透寒,被褥单薄,一觉冻醒,遍身凉透,无暇他顾,由感觉造成错觉,因为霜和冷是紧紧相连的,霜和月光都是银白色,就自然而然地把月光误认为白霜了.尤其是“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字,更是点睛之笔.有可能因床铺的简陋冷硬,睡得不舒坦,造成失枕后颈痛,难以伸抬;也可能身体不适,疾病困扰,导致脖子僵直,不易转动.需要手的帮扶,才能把头抬起来,看清明月,消去心中的疑惑.这个“举”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月中困境.千古传神之笔,又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呢!人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难时也就更思亲.诗人当时仕途艰难,经济困难,身心为难,思念故乡亲人的浓郁情感又怎能不沸腾升华呢!
通过推演,可见诗人静夜的思念,远非“常人的一般情绪”,而是情调丰富深邃,境界广袤悠远.现在读来还觉新鲜,仍当领风骚于今天明天.
-------------------
【句子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