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一.感言倾诉 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稿,仿照课文倒数第2段的写法,续写“神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0:46:52
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一.感言倾诉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稿,仿照课文倒数第2段的写法,续写“神七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

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一.感言倾诉 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稿,仿照课文倒数第2段的写法,续写“神七
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
一.感言倾诉
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
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稿,仿照课文倒数第2段的写法,续写“神七”新篇章.
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新闻稿:
1.中新网9月25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2.中新网9月27日电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翟志刚身上所穿的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飞天”舱外航天服,也首次在茫茫太空中“亮相”.执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是此次“神七”飞船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搭乘“神七”飞船的航天员乘组共有三人,42岁的翟志刚担任指令长,另两名航天员是与他同龄的刘伯明和景海鹏.
我是这样续写的:

读完千年梦圆在今朝,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一.感言倾诉 请用一段话(或用一首小诗)来倾诉你的感受.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新闻稿,仿照课文倒数第2段的写法,续写“神七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主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发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寻件便消失在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远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圆梦
露珠顺着叶的轮廓缓缓落下,
千年的梦沿着中华人民的足迹所继续;
露珠弹奏起美妙的乐章,
梦终究因炎黄子孙的努力而圆。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网酒泉9月25日电题:神七发射全记录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徐壮志、巩琳萌
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9月25日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整整1个小时。
...

全部展开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网酒泉9月25日电题:神七发射全记录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徐壮志、巩琳萌
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9月25日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整整1个小时。
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已进入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迎来3名乘客。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到远在大西洋的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以及神州大地上所有在电视机前期待的人们,都在等待又一个辉煌时刻的来临。
待发:3名航天员的手紧紧相握
气温:14摄氏度。风速:东南风5.3米/秒。
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光测、遥测、雷测设备,一齐对准了发射架方向。
东风、渭南、太原、青岛……一个个航天测控站也随之而动。
在地球另一侧的南大西洋,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上跃起。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对准了祖国所在的东北方向。与此同时,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另外4艘远洋测量船上的“千里眼”全都拭目以待。
神舟,再次牵动神州。
离发射还有40分钟,发射塔第8层固定平台操作阀箱前,操作手冯仰辉在测试发射站副站长王军的指挥下,将塔架控制开关向右旋转90度,接着按下启动泵。
环抱着火箭的第3组平台开始旋转,30度、90度、180度……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完全展露在眼前,灯光下,整流罩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耀眼。
“15分钟准备!”
“祝你们好运!”44岁的飞船总装工人孙占海,向3位航天员挥了挥手,稳稳地从外面关上飞船返回舱舱门,接着又关上轨道舱舱门。
塔台上人员全部撤离。完成了飞天前一切准备的3位航天员,静静地躺在距离地面50多米高的返回舱内。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中间座椅上的翟志刚伸出双手,分别与左边的刘伯明、右边的景海鹏紧紧地握了一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赶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航天员壮行并观看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拿起可视电话,满怀深情地对3位航天员说:“希望你们圆满完成此次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汇报!”
话筒里传来航天员充满自信的回答:“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5分钟准备!”
3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镇定地等待飞天时刻的到来。
点火:4秒钟的漫长等待
“……5、4、3、2、1。”随着零号指挥员郭忠来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39岁的郭忠来第一次担任神舟发射的零号指挥员。
在郭忠来的面前,并排摆放着5个话筒——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即使是在发射准备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零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
“点火——”
控制指挥徐文西迅速抬起右臂,果断地按下那颗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
1500米外的移动发射平台上,一股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型火箭底部猛地喷射出来。
发射中心指控大厅内,灯火通明。墙面上两块实时直播发射场景的巨大电子显示屏,瞬间被红黄色的烟雾填满。在一排排闪烁着的计算机屏幕前,上百名科技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不停跳动的各种数据。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坐在发射平台上——似乎如即将远行的游子,不愿意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
等待,让人透不过气的等待。480吨重的火箭,似乎压在每一个人的神经上。
这4秒的停滞,就如同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现在,那股蓄积的力量——604吨的巨大推力开始托着火箭徐徐升起。
火箭底部喷出的几千摄氏度高温的烈焰,在几秒钟内就将导流槽中数百吨水变为蒸汽。烈焰与蒸汽被压迫着从左右两侧的槽口喷薄而出,随即如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高达数十米的烈焰,一刹那将整个戈壁辉映得如同白昼。
酒泉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显示,3位航天员一切生理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巨大的呼啸声骤然而至,似炸雷滚过,如天崩地裂。数千米外观摩席上的观众同时感受到了滚烫的气浪和耳膜的强烈震动。
长征二号F型火箭开始了它的第7次飞行,也开始了长征火箭家族的第109次飞行。
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谢幕之旅。在完成托举7艘神舟飞船的使命之后,这种专为载人飞行而打造、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火箭,将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火炬,传给发射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的下一种火箭。
飞翔!飞翔!火箭加速上升,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划破墨蓝色的天幕……
飞行:航迹牵动万千神经
轰鸣声渐高渐远……
第12秒,火箭的尾部像被什么力量拽了一下,高速飞行的箭体向着东南方向微微拐了一个弯。
越飞越快、越飞越远的火箭,渐渐成了夜幕中的一个亮点。没有看够的人们,只能从还留在天幕上的烟雾回味昙花一现般的壮美。
相当于5倍自身体重的过载压力,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重重地压在座椅上。身着14.5公斤重舱内航天服的3位航天员,蜷曲着双腿,如同安睡在母亲子宫中的胎儿。
“尽管他们的耐受力超越常人,但此刻也需要通过调整呼吸来应对这段最难熬的时光。”曾先后把神五、神六航天员送上太空的黄伟芬说。
“火箭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
潮水般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涌向指控中心。发射场各测站的光学、红外、遥测设备,太原、渭南、青岛的测控站,分布在三大洋上的5艘远望号测量船……接力般把测控数据实时传来。
“从火箭点火的那一刻起,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就全面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有上千个单位、10多万人员参与到了这一工程之中。
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牵动着万千人的神经。
从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到成千上万的普通航天人,全都紧盯着神舟七号那向着天边延伸的航迹;
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和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同时启动;
在东风、银川、榆林、邯郸各个陆上应急搜救点,救生大队大队长刘涛和几百名同事已经携带救生装备,坐在已经启动的直升机和特种车辆里……
广播里,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第120秒,“逃逸塔分离”——这意味着火箭和飞船越过了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
第138秒,“助推器分离”——火箭进入52公里高空,捆绑在箭体上用以增加推力的4支小火箭完成了使命;
第159秒,“一、二级分离”——在飞过平流层和中间层之后,火箭芯一级自动脱离,芯二级就要和飞船一起接近大气层的边缘;
第198秒,“整流罩分离”——火箭已经飞出稠密的大气层,神舟七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杨利伟始终紧盯着计算机屏幕。5年前,他在首次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曾由于火箭高速飞行产生的振动而感到“很不舒服”。
“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科技人员经过严密测算,在火箭助推器内新安装了一套“变能蓄压器”,一举解决了火箭上升过程中的振动问题。
“神舟七号报告:舷窗打开!”
当听到从110公里的高空中传来翟志刚清晰的报告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内,首飞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鼓起掌来。
入轨:中国航天新的蓝图即将展开
几分钟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又是如此短暂。
第578秒,火箭以7.5公里/秒的速度,将飞船送到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入口。而此时,火箭的燃料也消耗殆尽,将以悲壮的方式与飞船告别。
“‘砰’的一声,然后陷入一片寂静。”杨利伟这样形容5年前他所经历的这一刻,“船箭分离时,我感到忽然有一种腾空的感觉,这是进入了失重状态。”
在短短的不到10分钟时间内,翟志刚和他的两名战友体会到了从超重到失重的过程。
“失重时,重力会全部消失,血液一下子涌向头部。”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说,这是航天员最容易发生空间运动病的时候。
遥测信号显示,3位航天员的血压、心跳等一切生理指标正常。
在接下来几天的飞行中,他们中的一人将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把中国人的足迹印到343公里外的太空之中。
“船箭分离!”当郭忠来大声报出这一喜讯时,指控中心大厅内凝固的空气一下子沸腾起来。
76岁的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和51岁的现任总设计师周建平紧紧拥抱在一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白发和黑发的交替,勾勒出中国航天日益年轻和自信的轨迹。
这次神七任务,从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到所属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再到各分系统,几乎全部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在太空这个广袤无垠的舞台上,年轻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将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建造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等新的宏伟蓝图。
21时26分许,停泊在太平洋的远望五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3位航天员表情沉稳。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感觉良好!”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欢笑声和喜庆的爆竹声回荡在戈壁滩的夜空。东风航天城变成了不夜城。
抬头望去,夜空中星光点点。载着3位航天员开始了绕地球飞行的神舟七号,是今夜星群中最亮最引人注目的一颗……(完)

收起

第一篇:
9月25日晚,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在这又一历史时刻,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实施太空行走,必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
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前进脚印,激励着我们大学生振兴中华科技文化实力的民族进取心,共同推进世界航空事业壮大的雄心壮志。虽然作为一个医学生,但是仍旧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为祖...

全部展开

第一篇:
9月25日晚,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在这又一历史时刻,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是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实施太空行走,必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
从1999年“神一”到今天的“神七”,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前进脚印,激励着我们大学生振兴中华科技文化实力的民族进取心,共同推进世界航空事业壮大的雄心壮志。虽然作为一个医学生,但是仍旧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为祖国的的发展与振兴做出贡献。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太空遨游,历数着中国谱写自我文明进步与向世界学习的坚定决心。
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不知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播下过漫游太空的美丽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随着“神一”到“神六”的顺利升空,中国人这一世世代代的梦想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一年,“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升空又将作为人类太空求索的新起点,向全世界展示这千年古国不可磨灭的魅力。此次神七的发射,中国航天员将历史性地出舱太空漫步,这是整个人类航天史的进步与胜利,也预示着人类终将把美丽的祝福带给深邃的宇宙。
我们敬佩并祝福有梦想的人,我们更为身处一个有梦想的国家而骄傲。有梦想就有铸造精彩可能,仰观苍穹,心底不禁传来阵阵:神七加油!中国加油!
第二篇:
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刚刚进入2008年,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就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胜了困难。这场灾难刚刚退去,汶川大地震又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遭遇了历史上空前的挑战,灾区美丽家园瞬间被毁,数万同胞被夺去生命,重重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再一次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英雄史诗。
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点亮了世界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灯塔,吸引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各国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得到了新的升华,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交相辉映,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www.gwdq.cn 公文大全收集整理〕
此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准备实施太空行走。3名宇航员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吸引着全世界凝望。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业绩,来自中国几代航天人5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出的丰硕成果。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
第三篇:
今天晚上我早早的就守在了电视机前,等着看神舟发射直播。晚上21点10分,我国的神舟7号点火升空。过了一会儿,指挥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宣布神舟7号发射成功!这时我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太空事业又一个新的高度。这次宇航员也要走出飞船,到太空里行走。这是中国历史从未有过的壮举。
这次成功的发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结晶。现在的技术也真是发达了,在飞船正常入轨后,航天员在飞船里一举一动就立刻显示到电视屏幕上来了。三名宇航员在几乎是0重力的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独特的庆祝。他们把手中的飞行记录本扔起来,把手中的笔也扔了起来。在0重力下。这些小物体在飞船中漂浮着,并不会急速降落下来。真好玩。
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我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好开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向神七航天员乘组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叔叔学习,学习他们努力工作的精神,学习他们刻苦训练的精神。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这一代的肩膀上。我们只有向这些叔叔们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新一代的人才。
看着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我默默的许下心愿,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增光填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