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你怎么求五百字的谢了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5 01:43:26
很多人喜欢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你怎么求五百字的谢了看?
很多人喜欢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你怎么求五百字的谢了看?
很多人喜欢过洋节,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你怎么求五百字的谢了看?
【哲学与生命】中国人,你为什么喜欢过洋节? 一家之言 2009-02-27 23:10:17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情人节快到了,商家又开始展开攻势,张网以待,大举进攻情人们的钱包.情人节成为中国人学习西式浪漫的绝佳方式. 最近,我刚好从碟子中听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全球化了我在那里》演讲中谈到中国人喜欢过洋节的现象,我也感触很深.
每年一到圣诞节,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和人们聚集的广场、城市的街头就满是庆祝和狂欢的人群,酒吧甚至狂欢到通宵,西方的平安夜来到中国的城市,学来了其热闹和狂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平安夜是什么,圣诞节是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基督教教徒在平安夜钟声敲响的时候都是要到教堂祷告的,他们只知道舶来西方圣诞的狂欢热闹,不懂得节日背后的文化.西方一些国家的节日是在基督教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有他们传统文化渊源以及传统文化土壤的,我们舶来他们的节日学到的只是表象,连文化以及来源都不懂的国人学到了肤浅的热闹而已,其它却没有学到.情人节,城市的玫瑰花价格大涨,小情人们甚至夫妻之间都会抢购玫瑰花和巧克力,专为情人节打造的消费品这一天特别火爆,恋人们都要在一起共度情人节.可是谁又知道情人节怎么来的呢?在中国土地上的洋节都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空洞之物,只有表象没有内涵的炫耀,在我看来,这是很可笑的.
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都必须有根,扎根在该民族的土壤里长成的大树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繁衍发扬的东西,比如民俗和节日.在每个民族哪里,形式和内容和谐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风俗.西方基督教国家过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这些节日都来源于基督教文化,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他们信奉基督教,接受基督教文化,自然融合在自己文化中,庆祝自己的节日.中国难道没有自己的节日吗?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根深叶茂的民风民俗,有着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可是我们却对自己的文化视而不见,偏要去过什么洋节,年轻一代甚至更不懂得民族文化的来历,这是很可悲的.难道中国人就这么不自信吗?
我觉得中国文化太美好了,我们不仅应该拥有自信,还应该挺起脊梁骨骄傲的告诉世界: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文化自成一家,美妙绝伦,不可替代!他们过圣诞节,我们过春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精确的推算出了季节时间气候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十二生肖多么有趣,古人计算时间的农历是我们过春节的依据,到现在还使用得好好的;他们过情人节,我们有七夕啊,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们中国情人节的起源;我们还有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的典故都是我们的文化财富,虽然最近几年有些国家将我们的端午中秋偷梁换柱,试图说成他们东西,但没有根基渊源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2009年中国调整假期,将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放假的范围,说明国家正在重视中华文化,有心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热衷于过洋节,这是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了问题.年轻人不懂自己国家的文化风俗,学习交流的渠道不畅通,反而从小去学什么英语,到了大学拼命考级,这算什么?一个连自己国家文化语言都没学好的人,怎么去学别国的文化,将来能够交流吗?一个孩子,首先让他把国语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大致理解,才有去学习外国语言的根基和理由.
照搬西方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伦不类.城市的建筑毫无特色,原来的小街弄堂都拆光,留下千篇一律的规划小区和中心广场;洋快餐赚得盆满钵满,养出了一大堆小胖墩;牛奶代替稀饭豆浆成为早餐……你还是你吗?没有文化滋养的东西拿来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始终缺少内涵.
我们应该探讨的是怎样保护和传播中华文明,怎样站立在中国的土壤中拥有我们自己的自信和自豪?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留给学者们去思考吧.但我想问一句:中国人,你为什么要过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