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造成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1:25:26
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造成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造成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造成的影响?
wo我考!
你干什么的啊
! 这是高中地理第一册 上的
你也要!
自己去查 到处都有
气旋
气旋(cyclone)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是人们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
大气中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两种:气旋和反气旋,都是大气中大型的水平涡旋运动.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中心气压最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形成上升气流,也称低气压.它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公里,大的有几千公里.气旋影响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和大风等.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涡旋,它们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我们分别称为气旋和反气旋,即低压和高压.
相关术语
气旋:气旋又低气压.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等压面)上,具有闭合等压(高)线,中心气压(高度)低于周围的大型涡旋.在北半球,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则相反
反气旋:反气旋又称高气压.气旋和反气旋是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
江淮气旋:是指出现在江淮地区的气旋.
东北气旋:又称东北低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旋.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锋面气旋:亦称极锋气旋、波动气旋、斜压气旋.产生于温带极锋发展中的波动上强烈斜压性气旋.我国有由锋面进入低压槽、浅低压或台风后发展成为锋面气旋的.
冷涡:冷性低涡的简称.中心冷于四周的涡,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东北冷涡: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涡.它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系统.
西南低涡:亦简称西南涡.在西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特殊地形和一定环流共同作用下,产生于我国西南地区低空的一种浅薄低涡.
反气旋
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占据亚洲大陆面积1/4.反气旋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30hPa左右,最高达1078hPa.反气旋中风速较小,地面最大风速也只有20~30m/s,中心区风力微弱.
反气旋,它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也称高气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其直径小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亚洲大陆上的反气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气压.由于反气旋中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反气旋控制本市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1)反气旋的类型
反气旋按生成的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和极地反气旋.按反气旋的结构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冷高压(如西伯利亚高压)通常到3~4km高度强度减至很弱,暖高压(如副热带高压)是深厚系统,可伸至对流层顶.
(2)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与寒潮
冬半年大陆表面强烈辐射冷却,空气在大陆上聚集而形成冷高压.东亚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它向偏东方向移动的特点是引起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所经地区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交锋处,形成云雨天气,冷高压的主体到达地区维持晴朗天气.
中央气象局曾规定,如冷高压活动过程中,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降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同时伴有6级左右的偏北大风,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中国冬半年的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有3~4次.每年的3~4月是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11月次之.全国性的寒潮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中国)约需3~4天.
夏季冷空气活动不可能达到寒潮标准,但24小时降温10℃还是有的.夏季冷空气向东南方向活动,它迫使暖气团抬升,促使水汽上升凝结成云致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重要原因.
(3)副热带反气旋(副热带高压)与梅雨
在南北半球纬度25°~35°范围是副热带高压地带.由于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差异,副热带高压断裂为若干个闭合的中心,即副热带高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夏半年分裂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北非高压和北大西洋高压.冬半年有: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和北非高压.副热带高压夏强冬弱,夏大冬小.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稳定、少动、极其深厚的暖性高压,具有大范围的下沉气流,在它控制下,天气晴朗.中国东部处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夏季它逐步向西向北扩展,以东南风向中国东部输送水汽,是中国东部降水的重要水汽来源之一,夏季江淮流域的大雨与它密切相关.盛夏时,如副热带高压脊伸展到江淮地区,脊上的下沉气流使水汽难以凝结成云,反而出现酷热无雨的伏旱天气.到冬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夏威夷方向缩小减弱,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不大.类似于中国东部的现象在美国的东部和其他大陆副热带纬度的大陆东岸也可出现.
大陆上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异常干燥,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如非洲撒哈拉沙漠.
(4)反气旋的分布
反气旋的路径没有气旋路径清楚.由于南、北纬25°∼30°空气下沉,在近地面扩散形成反气旋,因此在海洋上,全年都存在副热带反气旋.在大陆上,副热带反气旋冬季月份往往发展得很好;夏季由于温度高,形成各类季风,反气旋带破碎.
冷锋
冷锋是什么?
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
根据天气学家分析,冷锋的天气状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
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著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150~200公里.
第二类: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於高空中700hpa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沈,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乾冷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出现时间:西北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冷锋活动,冬季强,夏季弱,而出现的频数相近.其形状和移速受地形影响极大.
冷锋活动的一般特点:在东亚地区都有冷锋活动.冷锋的活动频数,北方多於南方,西南地区冷锋出现的频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现地点:冷锋的强度,冬季最强,常能直驱华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气.夏季,冷锋较弱,主要活动在北方,夏季的冷锋常带来雷阵雨天气.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暖锋
暖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机称为暖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与冷锋相对.
暖锋天气模型
在暖锋锋下的冷气团中,由于空气比较潮湿,在气流辐合作用和湍流作用下,常产生层积云和积云.如果从锋上暖空气中降下的雨滴在冷气团内发生蒸发,使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增多,达到饱和时,会产生碎积云和碎层云.如果这种饱和凝结现象出现在锋线附近的地面层时,将形成锋面雾.以上是暖锋天气的一般情况,但是在夏季暖空气不稳定时,也可能出现积雨云、雷雨等阵性降水.在春季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时,则仅仅出现一些高云,很少有降水.
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低压形成冷暖锋,高压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它们之间不能说有关系,也不能说一点儿关系没有!因为地理环境间存在着整体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