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以梦为马》的赏析谁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9:55:23
海子的《以梦为马》的赏析谁有?
海子的《以梦为马》的赏析谁有?
海子的《以梦为马》的赏析谁有?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海子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几乎囊括了海子诗歌中所有重要的思想.尽管在艺术上,它并不是最优秀的作品. 曾经有人责备海子一代的诗人,说他们不关注现实.那是对诗人的误读,也是对诗的误读.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不是从细枝末节入手,而是从本质入手.就好比一个哲学家在研究哲学问题,不会从个人入手,而要从整个人类来思考问题.海子,生活在物欲正在高涨,正在淹没一切的时代,人文精神正逐渐沦丧,蝇营狗苟,同流合污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常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海子坚持诗歌精神,坚持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坚持对光明的追求,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一种否定.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在海子的诗歌中,对光明的追求,是最为突出耀眼的主题.光明,在海子的诗歌中,具化为太阳,太阳成为海子诗歌中光明的象征物,成为海子咏唱的主要意象.海子写过十首长诗,其中七首以《太阳·七部书》命名(虽然那是由骆一禾命名,但那作品和太阳的意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子的长诗很复杂,但是在海子的抒情诗中,已经可以反复看到孩子对太阳的咏唱,对光明的追求.海子对光明的渴求,绝不是年轻人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堆砌诗歌的需要,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持久而强烈的渴望,“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海子一直自视为太阳之子,和太阳合而为一的愿望,那是一种疯狂,但也是海子追求光明的最好写照. 对光明的强烈渴求,总是和对现实的失望相伴随.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上是突飞猛进的,但人们往往缺乏精神和心灵上的财富.“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极为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作者对这种现实的认识.一个优秀的诗人,只能在贫困中挣扎,海子的贫困,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从小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大,饱受饥寒交迫的海子,——父母总是腌上几缸白菜,那是家里的美味佳肴,海子考大学的时候,父母每天给他专做一些,弟妹们总是羡慕地望着哥哥吃这些腌白菜,父母就会自豪地说,好好读书,等你们考大学的时候,也给你们吃腌白菜.(《海子传》)“一滴无名的泪水/在乡村长大的泪水/飞在乡村的黑夜”(《一滴水中的黑夜》),这种奇特而悲凉的感受,生长在城市中的人很难体会——海子忘不了贫困岁月留下的深刻印象,也知道金钱的可贵,但追求物质,在本质上和诗人的精神相悖,物质对海子而言,至多只是个“短暂情人”,但这个短暂情人,几乎从来没有来到过海子身边,海子短暂的一生,饱受贫困折磨,虽然大学毕业以后,在大学任教,有一份固定工资,但他的收入,都用来买书和接济家里,稍有积蓄,也都在“远方”的游历中消耗.到了月底,海子往往要借钱度日.对这样的贫困生活,海子有很多感受,但他感受更深的,不是自己,而是无数生活在农村的父老乡亲.海子清楚地知道,他的生活,比起家乡的人来,已经是天差地别.乡村的贫困和城市的富裕,对很多人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也是社会上存在的现实差距.“村庄”在海子的诗歌中,是个充满忧伤的意象,“看到卵石滚满了家乡的河滩/黄昏长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五月的麦地》). 物质的匮乏,绝不是海子痛苦的根源,海子的主要痛苦,来自于世俗世界对诗歌的不理解,对诗人的不理解.孤独的海子,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着前行,全凭着对光明的一种强烈执著.已被世界接受并认可,被推崇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梵高,被海子称为“我的瘦哥哥”.精神上,两人有着极为相通之处,——两人的不同之处,是海子还没有被认为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都对以太阳为主要象征物的光明有着极为强烈的追求渴望,梵高主要以向日葵为寄托物,但梵高也画过不少的麦地,而海子则主要以麦地为寄托物.“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责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海子从麦地找到了最恰当、最能表现内心热情和痛苦的寄托物.来自农村的海子,对麦地本就有着天然的亲近,而成为诗人的海子,那强烈的色彩,那尖锐的麦芒,更让诗人感受到光明给人的灼伤.“太阳的光明像洪水一样漫上两岸的平原/抽出剑刃般光芒的麦子”(《黎明》之三),在不少诗歌之中,海子都表达了相近的感受. 海子在现实中的痛苦,因为有了对光明的渴望,而得以缓解.“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再也不会否认/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升起而解除.”海子相信自己就是太阳之子,终将和太阳合二为一,“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黎明捧着我/光明的孪生之子.”(《黎明》之三)这种在世人眼里近于疯狂的思想,却是海子思想中的核心,是海子对光明的执著追求达到极点的表现. 海子对光明的近于疯狂的追求,使海子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是睥睨天下的豪气,二是近于绝望的孤独.“你们听着/让我告诉你们/你是腐败的山河/我是大火熊熊的赤道/你是人类女儿的伴侣/我是她们死亡的见证/你是惆怅的故乡温情的故乡/你是爱情你是人民/你是人类部落的三颗星辰/我只是、只是太阳/只是太阳.你们或者长成我/或者隶属于我.”(长诗《太阳》)但同时,海子感叹道:“我孤独一人/没有先行者没有后来人/在这空无一人的太阳上/我忍受着烈火/也忍受着灰烬.”(《太阳》)在这首长诗中,作者反复吟唱“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子就不爱人类,缺少爱就缺少一切.“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也有人类的气味/我还爱着.在人类尽头的悬崖上那第一句话是:/一切都源于爱情/一见这美好的诗句/我的潮湿的火焰涌出了我的眼眶.”(《太阳》) 诗人绝不缺少爱,爱永远是光明之源,对光明的强烈的渴望,诗人之爱就更为炙热,也更为宽广博大.诗人就是因为距离太阳太近,自身也成为一颗燃烧的星辰,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