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行土地改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主要是现实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7:43:27
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行土地改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主要是现实意义
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行土地改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主要是现实意义
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行土地改革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主要是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土地政策成功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改革开放时期,应该再次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城乡统筹的改革,既可以化解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形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流转.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时期 土地政策 经验借鉴 城乡统筹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成功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阶级的科学分析,也透视了土地政策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成功中的独特作用.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应该再次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积极投身城乡统筹的改革中,这既可以化解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形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流转.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总结其革命制胜的经验,对于当今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土地政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农民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对欧洲社会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的.马克思早在总结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指出,法国无产阶级如果能把农民从资产阶级影响下争取过来,“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①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②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工农联盟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旧中国是一个农民占80%以上的贫穷落后的大国,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实行土地政策、对农民进行战争动员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革命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的逐步发展过程.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农民的作用,忽视对农村的战争动员,多次主张攻打大城市,仅把城市和工人运动作为革命的落脚点和目标.经过了多次的较量和失败后,才认识到深入农村发动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土地政策的路径选择
近代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动员农民.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是我党对农民战争动员的重要资源,而土地政策是重要途径,因此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动员农民响应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③这一时期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制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1927年在井冈山制定了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法》,1929年又在兴国制定了《土地法》,将原来提出的“没收一切土地”④调整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⑤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这应该是一个根本原则上的重大调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形成全民族的抗日高潮,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加抗日,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⑥这个政策调动了中小地主、开明士绅阶层投身抗日的积极性,客观上壮大了革命力量并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一时期制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1946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抗日战争时期推行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为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⑦为了避免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党对富农和地主进行了区别,并对农民提出了要求,要区别对待中小地主和大地主、豪绅、恶霸、汉奸,给他们维持生活必需的土地.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和全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由“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⑧的政策,这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它的公布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物质利益,从而动员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成功地实现了对农民的领导,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土地政策的基本经验
准确把握国情是我党实行土地政策的基本依据.国情是一个综合范畴和动态概念,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领域,其实质是一国的社会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准确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基础上才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赢得了广大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土地革命成功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一方面是坚持自身的正确领导,顺应民意,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革命需要的土地口号和土地政策.另一方面是贯彻执行土地政策过程中,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及时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又不损害中农的利益,发布“怎样分析阶级”的指示,并指出土地改革应注意的问题.正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既保证了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又避免了土地改革中错误倾向的出现.
武装政权是我党实行土地政策的重要保证.地主阶级凭借拥有的土地资源和反动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农民,农民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与地主进行斗争,把地主的权力夺下来交给农民,这就需要把农民武装起来,建立农会,一方面可以巩固土改的胜利成果,防止地主卷土重来,另一方面还能够获得广大农民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和帮助.所以说,武装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强大的武装政权做后盾,就没有土地政策的贯彻执行,更不会有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适时制定土地政策充分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同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规.如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苏维埃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等.这些土地路线、政策和法规的适时制定,充分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需求,是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土地革命的直接途径.
借鉴与启示
必须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把农民的土地利益放在农村土地改革的首位.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并且,在革命的开始和过程中,一直把保障农民土地利益的政策贯彻始终.当今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城乡统筹工作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而引发的农民群体性上访问题,究其根本很多都是因为农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没有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因此,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必须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把农民的土地利益放在农村土地改革的首位.
党的基层政权在土地流转和土地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时刻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党的基层政权在土地革命中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确保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路线的正确贯彻和实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和土地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代表党和中央政府,把新时期党的农村土地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土地政策必须与时俱进,以充分反映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关键也在于适时地出台和调整了土地政策,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利益需求.党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在制定土地政策的同时,党根据国情需要和农民阶级的特点,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土地改革的具体法规,使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土地政策和相关法规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土地所有者的根本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