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二选修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回眸》复习题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5:44:56
求高二选修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回眸》复习题纲
求高二选修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回眸》复习题纲
求高二选修历史《重大历史事件回眸》复习题纲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导致雅典政局的动荡
⑵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他们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⑶通过对梅加腊战争的胜利,梭伦树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2.贵族:平原派,工商业:海岸派,平民:山地派
3.前632年,雅典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卫城一度被占领
4.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5.内容
⑴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六一汉”),规定土地的最高占有额,制定遗嘱法
⑵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并享有不同权利及义务
⑶建立“四百人会议”
国家权力由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组成,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⑷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发展农业,促进手工业发展,改革币制,改革社会习俗
6.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7.克里斯梯尼深化改革
8.影响
⑴积极
①促进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⑵局限性
①扮演了“调停者”,带有“折中”色彩
②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④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⑴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春秋)和推广(战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
⑵政治上,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层
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形成
⑶军事上,春秋时期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各诸侯国都争相增强国力
⑷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成为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指导思想
⑸秦国统治者受到刺激,决心奋发图强
2.主要改革和变法
⑴春秋时期
①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②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⑵战国时期
①魏国李悝: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保护农业;
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影响:魏国率先强盛起来
②楚国吴起
③秦国商鞅:秦国各方面处于落后状态
3.时间:前356年
4.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5.内容
⑴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井田,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的原因
生产力低下;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商人,
防止其增加经济实力,勾结诸侯,参与政治,形成割据势力;
避免土地兼并严重,缓和阶级矛盾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统一度量衡
⑵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③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④普遍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⑤“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⑶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6.影响
⑴积极
①在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新制度,
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②为秦国完成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⑵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罚严酷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7.成功的原因
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⑵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⑶确立了正确的改革指导思想
⑷坚持改革,不屈服于旧势力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⑴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魏都城:平城
⑵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⑶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当时北魏统治者面临的更大危机
⑷冯太后和孝文帝热衷推崇汉文化
⑸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2.内容
⑴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484年
②推行均田制
意义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设立三长制
邻长,里长,党长:取代了宗主督护制
④推行新的租调制
⑵迁都洛阳
原因
①政治上,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
②经济上,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
③军事上,与北边强敌柔然相毗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
⑶移风易俗
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影响
⑴北方经济的繁荣和复苏
农业:齐民要术;手工业:青瓷
⑵政权封建化的加速,促进了北魏封建化的过程,顺应了历史潮流
⑶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⑷为隋唐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⑸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期(武则天后期)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
⑵三冗二积局面的形成
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二积:积贫、积弱
⑶庆历新政失败,变法迫在眉睫
庆历新政: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2.内容
⑴富国之法
目的:富国
作用: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募役法),
市易法(设置市易务),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⑵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
作用: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⑶取士之法
作用:培养人才,发挥其才干,为变法起到舆论作用,进一步扩大统治基础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重视官员选拔任用)
3.影响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4.失败的原因
⑴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⑵宋神宗动摇了,对变法的态度有所改变
⑶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⑷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⑸这次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
所以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根本原因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1.基督教的产生、发展和分裂
⑴1世纪左右,产生于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⑵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⑶11世纪,教会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分别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2.13世纪,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会垄断学校教育)、社会生活方面
3.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⑴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
天主教会维护封建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⑵政治上,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
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重大障碍
⑶文化上,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⑷思想上,“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
为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遗产
⑸教会贪婪腐败,对人民群众名目繁多的搜刮是引发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因此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
4.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披着宗教外衣的原因
⑴天主教会是当时西欧最有势力的统治集团,又是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而早期资产阶级力量有限,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⑵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5.“异端”运动
⑴内容
①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②揭露教会的虚伪与腐败
③对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予以否定
④《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教条
⑤要求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
⑥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
⑵意义
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
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它表明宗教改革已势在必行
6.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⑴原因
马丁•路德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会的权威,立志改革,实现民族复兴
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严重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使得天主教会有很大的影响力——根本原因
罗马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统治与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⑵导火索:兜售“赎罪券”
⑶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⑷内容
①“因信称义”
②坚持《圣经》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④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⑸影响
①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闵采尔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②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③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教诸侯签订和约(奥格斯堡条约),
规定“教随国定”,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④这次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7.加尔文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⑵内容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②宣扬“先定论”,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
③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美德
④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
加尔文成为这一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⑤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常宗教活动,
赌博、歌舞、酗酒、卖淫与奇装异服等都遭到取缔
⑥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⑶作用
①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
②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
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8.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③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⑵导火索:亨利八世的离婚案
⑶内容
①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经济上和罗马教廷的关系
②“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③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贵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⑷作用
①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②伊丽莎白一世上台后,恢复英国国教,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③对于英国社会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9.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⑴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⑶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清教运动
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的产生
15世纪末16世纪初,俄罗斯建立,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法律大全》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2.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⑴阻碍俄国经济发展,引发阶级矛盾及社会危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⑵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⑶新思潮的涌动
①十二月党人起义
②守旧派:改良;改革派:解放农奴,要赎金;激进派: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
⑷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直接原因
影响
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俄国统治者从昏睡中清醒过来
3.“二一九法令”
⑴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民可以高价赎买一块份地,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③农民由村社管理
⑵作用
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⑶性质
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⑷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
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
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欺骗性
改革后不久,广大农民就发觉自己上当受骗,纷纷举行暴动
4.影响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表现
⑴农业:俄国的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增加,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⑵工业: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工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⑶加紧侵略中国活动
⑷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局限性
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非常不平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⑴内容
①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②司法制度: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
③军事: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④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⑵影响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7.民粹派
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评价: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主观愿望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七、日本明治维新
1.德川幕府
⑴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⑵藩的首领大名(大地主)听命于将军
⑶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⑷家臣即武士
⑸农民为领主耕种
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
天皇→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
⑺推行锁国政策
⑻大商人:三井
⑼1837年,大阪起义,大盐平八郎
2.黑船事件
⑴1853年,美国人佩里
⑵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⑶给予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议定关税制度
3.尊王攘夷
⑴暗杀井伊直弼
⑵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⑶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⑷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4.倒幕运动
⑴倒幕派: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岩仓具视
⑵1866年5月,倒幕运动开始
⑶幕府为了维持统治,准备向法国贷款购买武器装备
5.戊辰战争
⑴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
⑵宣布废除幕府苛政、减半当年租税
⑶江户改名为东京,改元“明治”
6.改革内容
⑴“废藩置县”,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⑷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⑸推行“殖产兴业”
⑹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菱)
⑺倡导“文明开化”
⑻建立新军队,称为“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
7.1889年日本宪法
⑴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内阁首相
⑵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⑶内容
①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枢密院是最高顾问,是最高决策机关
8.影响
⑴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化的进程,
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成为日本发展的转折点
⑵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侵略,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了灾难
9.对外扩张
⑴1872年,渗透到日本和中国台湾岛之间的琉球群岛
⑵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获得领事裁判权和驻兵权
⑶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八、戊戌变法
1.背景
⑴《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侵略方式
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表现:争做债主,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工厂和银行
②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表现:由直接割地转为瓜分领土,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
⑵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①原因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要偿还外债,各地连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②措施
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③影响
遭到了官员的抵制,将沉重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
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①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上海裕晋纱厂,苏州苏纶纱厂)
②问题
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
随时都有破产和倒闭的危险,民族工业还面临着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③影响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改善社会环境,
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2.兴起
⑴早期改良思潮
①产生: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②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③主张
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文化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④影响
成为变法运动维新兴起的前奏,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⑵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①第一次上书
1888年,他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陈述变法图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
②理论准备
社会发展三阶段: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③思想特点: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④评价
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孔子旗号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从一登场就带有先天的政治软弱性,
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⑶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①公车上书
1895年4月,举人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②《中外纪闻》
北京、上海、湖南、天津,宣传变法主张,争取更多支持
③强学会
1895年8月,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得到了官员的支持,引起了西方传教士及外交官员的关注
⑷其他代表人物
①梁启超
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利弊》,
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②谭嗣同
在湖南创办《湘报》,创办时务学堂,发表《仁学》,
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体现民主革命思想
③严复
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
主张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
⑸作用
①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
②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③涌现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领袖人物
④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百日维新
⑴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①瓜分狂潮
德国:胶州湾(山东),俄国:旅顺、大连,
法国:广州,英国:“新界”九龙半岛、威海卫
②从理论宣传转为政治实践
上书:《上清帝第六书》
呈书:《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1689年彼得大帝)
保国会: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⑵百日维新
①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②内容
政治上,鼓励上书言事,给予平民参政议政的权力,
取消旗人特权,引起满族人的不满
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
军事上,建新式军队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君主立宪),设立制度局
③进步性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戊戌政变
⑴新旧势力的交锋
①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②代表人物:光绪帝,慈禧
③光绪帝措施
将礼部的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全部革职,谭嗣同等人被封为“军机四卿”,
想拉拢掌握新建陆军的袁世凯,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
希望争取得到美、英、日等列强对维新变法的支持,但没有结果
④慈禧措施
解除了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训政
⑵百日维新的失败
①导火索
谭嗣同带着密谕拜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了伊藤博文
②过程
慈禧“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
⑶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变法采取的方式手段错误
③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⑷变法的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
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国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