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篇》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的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7:22:57
《礼记.礼运篇》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的状
《礼记.礼运篇》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的状况?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礼记.礼运篇》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时期的状
讲的是夏朝的事
我觉得从“天下为公”可以看出来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的《尚书》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就是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从此,中华民族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主流的路线一直是“以德服人”,“协和万邦”,并成为贯穿中华民族整个发展过程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上古典...
全部展开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的《尚书》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就是先“亲九族”,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平章百姓”,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从此,中华民族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主流的路线一直是“以德服人”,“协和万邦”,并成为贯穿中华民族整个发展过程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上古典籍《易经》中的卦象、卦辞和爻辞,提出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描绘了一幅统一和谐的宇宙图景。《易传》提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天人相参,天人和谐,认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2]。意即依据乾道即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但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的价值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里的“和”即和合、和谐、和睦;“合”即同心合力,协同合作。只有“和”才能上下合一,万众一心,天下太平,百姓安宁。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倡导“既且和平,依我馨声”,虽然是讲言语和谐,但也包括了天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群己和谐[3]。还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4]意即百姓整日辛苦劳作,向往富足安康的生活,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国家,内忧外患自然消除了,充满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国语》提出“和合”思想,赞颂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5]。意即商契能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使百姓安定和谐。又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即世界生生不息,万物丰长;如果没有差异,事物就会停滞,就不会有新事物产生;又云“以他平他谓之和”,即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由对立到统一就是“和”。自此,“和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观念。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强调人际关系和谐有序, 并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以此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儒家和谐论有三个重点:①强调“和”与“人和”及“和谐”的极端重要性:一是强调“和”是礼的重要体现。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6]。认为无论是依礼法维护等级秩序,还是在夏禹、商汤、周文王等有成就的先王们的治国之道,“和”都体现了珍贵和美好的价值,这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二是把“和”看作是天下之正道,“和者,天地之正道也”,所以为人处世都要讲究“贵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是强调“和”是最高的德性,“德莫大于和”[7]。四是强调“人和”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②提出中庸是实现和谐的方法。中庸也可叫中行、中道,其含义有三:一是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时,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呼”。以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志,强调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倡导“致中和”,认为天地万物,只有各得其中,才能相互依存:“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忠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强调“中和”是天下之“大本”“大道”,中和、和合、和谐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二是要求做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想,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事;三是“择乎中庸”,通过“求同存异”,把看似矛盾的两件事调和乃至统一起来。这对增强凝聚力,缓和紧张局面,处理棘手矛盾,确有意想不到的功效。③“仁爱”是和谐的出发点。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说:仁即“爱人”[10]就是“泛爱众,而亲仁”[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2]。其弟子子夏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13]。孟子说:“仁者爱人”[14],爱人不能光爱自家人,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爱人者人恒爱之”[16]的效果。由爱亲人而爱百姓,由爱百姓而爱万物,就可以实现仁政。仁政实现了,天下自然安定和谐。仁爱学说是中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可以延伸到忠恕、孝悌,克己以及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美德以及仁政、德治。因此,天地之间的人类应该循天之道,在各方面保持协调和谐,重点是人际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包括人体自身的和谐。和谐所追求的目标是由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宁、详和。刘向则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和,将导致很坏的结局:“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家室不和,室家大凶”[17]。《礼记》还描述了一个和谐理想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8]。这个大同社会的特点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财产公有,财物不必藏于己;各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即出力不必为己;进行社会分工,使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实行民主,讲究信用,选贤举能,消除私有观念,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社会安定和谐,没有刑事犯罪。这个和谐大同社会,成了2000多年来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
墨家、道家、中国佛教、道教和董仲舒的和谐思想。 墨子认为和谐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 ,倡导兼爱、和合、非攻、尚同,执着地追求友好、和平与和谐。他认为天下百姓应该“兼相爱,交相利”。“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19],否则,“离散不能相和合”,就会相互伤害,天下大乱。他坚主“非攻”,反对“大则攻小也,强则攻弱也,众则攻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等侵略战争,认为这些侵略战争祸国殃民,荒废农时,毁人城廊,割人庄稼,伐人树木,杀人百姓,涂炭生灵。墨翟不仅倡导和平和谐,而且践行和平和谐思想,公元前444年至前399年,先后三次止楚攻宋、止齐攻鲁、止鲁攻宋,至今传传为美谈。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认为和谐是宇宙本身的常态,倡导“贵柔”、“知足”和“不争之德”,主张“无为而治”[20],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21],意即道蕴含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认为人类处理自己和万物的关系必须取法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天地万物的和谐。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中国化佛教的核心理论是非暴力论,主张灭欲、慈悲、中道、和谐。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和谐统一体;强调佛光净土,永恒安乐,菩提树下,众生平等,天地万物,同体大悲,仁者无惧,慈悲无我,团结互助,同体共生;力主中道,不走极端,水到渠成,花开蒂落,因缘和合,终成正果。道教也强调阴、阳、和三者和合,万物才得以生成。这些都是中国广大人民向往和谐社会的反映。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对诸子百家的绝对排斥,而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明显受到燕齐文化影响,认为和是天地间最普遍的原则,是最高的德性。
注:[1]《尚书.尧典》;[2]《乾.彖传》;[3]《诗经.商颂.那》;[4]《诗经.大雅.民劳》;[5]《国语. 郑语》;[6]《论语.学而》;[7]《论语.子路》;[8]《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9]《中庸.第1章》;[10][13]《论语.颜渊》;[12]《论语.公冶长》; [14][16]《孟子.离娄下》;[15]《孟子.梁惠王上》;[17]刘向:《说苑.敬慎》;[18]《礼记.礼运篇》;[19]《墨子.兼爱上》;[20]《老子.68章》;[21]《老子.55章》
收起